6个跑步错误,许多人都在犯错,老手建议:及时改正错误

  随着健身文化的普及,全民健身的口号早已经打响,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到健身队伍中。而在健身过程中,跑步这项运动是最常见的,是一项男女老少皆宜的运动,也是众多运动项目中最受欢迎的运动。有些人跑步是为了减肥,而有些人则把跑步当作是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不管怎么说,坚持跑步都有利于身体健康。

  

  跑步是一项简单的运动,几乎每个人都会做。但是,就是这么一个难度低、门槛低的运动,超过90%的人都没能把跑步做正确。跑步姿势错误、跑步频率错误、跑步的时间错误等等,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当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跑步是否正确。下面就给大家带来6个最常见的跑步错误,大部分人都在犯错!只有及时改正错误,才能让跑步的效果最大化且避免受伤。

  第一:跑前不热身,跑后不拉伸

  从小体育老师就教导我们,在运动之前要热身,运动之后要拉伸,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跑步前热身,跑步后拉伸基本上是每个跑步爱好者必做的两件事情。然而,大部分人都没有热身和拉伸的习惯,每次跑步都匆匆忙忙开始,一上来就开始跑步,而每次跑完步后就立刻坐下来休息,这是最常见的错误。

  那么跑步为什么要热身和拉伸?其实不仅是跑步,在做任何运动的时候,热身和拉伸也至关重要。热身能够让身体从冷启动进入到热启动状态,提高体温,降低软组织粘滞性,减少肌肉拉伸的概率;拉伸能够缓解肌肉酸痛,提高肌肉柔韧性,增强关节的活动范围等,能帮助身体更好的恢复。

  

  第二:长时间用同一双跑鞋

  跑步是一项简单的运动,穿上一双跑鞋就能完成。但是,在跑步过程中,膝盖会承受强大的冲击力,如果鞋子的减震能力不足,就会给膝盖带来更大的冲击力,就会提高膝盖受伤的概率。所以,在跑步过程中,长时间用同一双跑鞋是种错误的方法,至少对膝盖不友好。因为鞋子在跑步过程中会受损,无论是鞋子的减震能力还是弹跳能力都会随着跑步的距离而下降。如果不及时更换跑鞋,那么膝盖将遭受更大的冲击力,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跑步次数太多了

  这一个错误经常发生在刚接触跑步的新手身上。刚开始跑步的人,对跑步非常热情,又或者是为了更快的减肥,于是,每天跑好几次步,从来没有考虑让身体休息和给身体充分的恢复时间。因为他们觉得,只要我跑越多,那么跑步的效果就越好,减肥的速度就越快。这种行为就很容易引起过度运动,导致过劳损伤的情况出现。并且,身体会持续疲惫,也因此就失去了跑步兴趣。

  所以,我们在跑步的过程不要盲目追求次数,正常来说,一周跑步4次左右,每次1个小时就可以了。只有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才会感受到跑步带来的好处。

  

  第四:跑步的步幅太大

  每个人的腿长不同,跑步的步幅也会不一样,但是,步幅太大的错误,往往都是盲从导致的。比如看到某个运动员在比赛中用大跨步跑,于是就学着去做。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运动员要根据赛道长短来调整步幅,才更容易拿到好成绩,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运动员腿长,所以,步幅大一些没关系。如果去模仿运动员的步幅,那么就容易导致受伤,这也是最常见且最容易导致受伤的跑步姿势。

  跑步的步幅太大,膝盖所承受的压力会提高,容易导致膝盖受伤,并且,这个步幅太大的跑姿会让脚后跟先着地,导致脚掌远离身体的重心,容易造成胫骨夹板的损伤。

  

  第五:跑得太快

  在跑步前,有些人会定目标,比如“xx分钟跑完xx公里”,于是,为了完成目标,就用快速跑步来完成,每次跑步的速率都很快,一直持续快速跑,直到完成目标后。虽然说快速跑并不是什么错误,但是,持续长时间快速跑,那么就是错误了。因为快速跑会增大地面对膝盖的冲击力,容易导致其受伤,更何况是持续长时间快速跑。

  所以,想要避免膝盖受伤,那么就要把跑步的速度降下来,用合适自己的跑步强度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第六: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在运动过程中,水也是必备的运动补剂。特别是在跑步过程中,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是,许多人在跑步的时候总有个坏习惯,也就是每次跑完步后才补充水分,因为他们觉得,在跑步过程中喝水会影响跑步效率。然而,跑步后才补充水分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在跑步过程中,身体会大量排汗,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那么很可能会导致脱水,也会影响肌肉发挥,降低跑步效果。

  

  总结:

  跑步是一项有利于健康的运动,也能促进减肥的效率,还能帮助我们释放压力。跑步的门槛也比较低,是一项男女老少皆宜的运动。不过,在跑步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安排跑步计划,不要盲目去跑步,尽量把跑步错误改正,才能减少在跑步过程中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尖叫吧健身#

  作者:马甲线健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