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使命》:揭开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隐秘而伟大

  作者:王彦

  有一条秘密交通线,它从当年的党中央所在地上海出发,途经香港、汕头、大埔、永定、长汀等地,最后抵达瑞金。1930年代,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这条隐蔽的交通线在多次反 “围剿”中始终保持安全畅通,有着“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之誉。

  

  交通员们用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坚定信仰,用生命走出了一条路,一条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路。 制图:冯晓瑜

  今晚,“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重点剧目《绝密使命》将在央视一套和腾讯视频开播。该剧围绕鲜为人知的中央红色交通线,讲述隐蔽战线上共产党员与敌人斗智斗勇的革命历史,反映了红军时期长达3000公里的红色交通线上输送物资、传递情报、护送干部,实现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中央苏区战略转移的故事。这条“地下航线”何以从国民党白色恐怖中突围,何以摧不垮、打不烂?剧中将藉由“小人物大格局、小站点大风云、小故事大智慧”的艺术手法,揭开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隐秘而伟大。

  聚焦历史风雷中了不起的小人物,讴歌共产党员忠诚底色

  《绝密使命》的主演表中,张桐的名字赫然在列。不久前热播的《觉醒年代》里,他出演了李大钊一角。告别党史中的大人物,这一回他在新剧里扮演大埔青溪中站站长潘雨青,这是个基于历史原型作了一定艺术虚构的红色交通员。在党史大事件、大人物之外另辟蹊径,将镜头对准历史风雷中了不起的小人物,《绝密使命》的独到之处正在于此。

  该剧开篇以六名青年干部半途牺牲的紧急事件,引出党中央要建立独立交通网,打通上海经香港、汕头到闽西直达瑞金中央苏区绝密交通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密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故事里,潘雨青、邹叔宝等交通员在复杂环境下以各种乔装身份与敌人周旋,前赴后继,无畏牺牲。

  总策划袁锦贵介绍,该剧取材自《中央红色交通线研究》中记载的史实。党史里,中央红色交通线建立于红军时期,为了加强中共中央机关与湘鄂赣、鄂豫皖、闽粤赣等革命根据地的联络而建立,有长江线、北方线和南方线三条主要秘密交通线。新剧中再现的,是其中最重要的南方线。这条线连接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两大战略核心,绵延闽粤赣三省的高山密林,需要交通员突破敌人的重重关卡,穿越赤白交界地区的层层封锁线,闯过国民党军警的盘查和暗哨追踪,避开反动军团的袭击,严防叛徒的出卖和破坏,困难重重。

  “全剧的思想主题是忠诚。”袁锦贵说,剧中的主要角色由蔡雨青、邱辉如、孙世阶、余良晋等原型人物糅合而成,他们在当时都是很普通的人,但凭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对中国革命事业所抱定的信仰,他们行走于刀尖而不怯,淬炼于血与火而无悔。历史上,这些默默无闻的交通员在红色交通线上护送的革命家包括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

  编剧钱林森表示,中央红色交通线曾护送了200多位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进入苏区,运送了数千吨军用及民用物资,传送了大量文件和情报资料。“交通员们经历生死考验,没有一个贪生怕死,没有贪慕富贵,没有一个叛变,更没有一个畏难而放弃任务。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坚定信仰,用生命走出了一条路,一条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路。”

  以精良制作致敬无名英雄,一次创作也是剧组的党史学习课

  《绝密使命》与《绝命后卫师》《绝境铸剑》并称“三绝”系列电视剧。前两部分别讲述红三十四师的英勇事迹与闽西红军独立营铸就军魂的故事,已先后在央视一套播出,深受观众喜爱,也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主流奖项的嘉许。

  作为“三绝”收官之作,新剧依然由总策划袁锦贵和编剧钱林森搭档。为延续前作的良好口碑,《绝密使命》在制作上进一步升级,首次启用了国内少有的碳纤维T8电子伸缩炮。整部剧约有1500个特效镜头、500余个场景,涉及上海、广东、福建、香港等地,复刻了当时的码头、老街道、商铺、交通站旧址、特色土楼、民居等。

  同时,为了最大程度追求真实质感,剧组辗转多省重回红色热土,90%以上场景采取实景拍摄,小到一个暖水瓶、一盘石磨、一盏油灯,大到大麻码头、大麻老街、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青溪镇棣萼楼等,剧组都力求还原历史的风貌。此前在北京举行的看片会上,剧中呈现的场景被赞 “宛如闽西和粤北历史风貌的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主创中有不少80后——导演白涛、制片人张敏以及三位主演张桐、应昊茗、牟星。在张敏看来,创作的过程对于青年主创无异于一次党史学习, “拍这部剧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央红色交通线这段历史和一群可爱可敬、充满信仰和忠诚精神的革命英雄,我们所有人都是怀着敬畏之心在工作”。(王彦)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