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亿人遭遇校园霸凌,为什么未成年人犯罪如此猖獗?

  10月20日,一名10岁的大连小女孩琪琪,身中7刀,遗体在距家百米之外的灌木丛中被发现。

  而凶手竟是一名未满14周岁的男孩蔡某某,在小女孩被害之后,这名男孩还在qq群里发视频炫耀,有点担心的表示自己的指纹可能还在对方的衣服上。

  明明只有13岁,但他做事手段的狠辣,以及事后围观的冷漠,让人不寒而栗。

  10月24日,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后,警方立即对蔡某某实施了收容教养,期限为三年。

  尽管警方已经表示是法律框架内最严措施,但我们不知道三年之后他的命运会不会改变。

  (图片来源:天下说法)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甚至是恶性犯罪屡禁不止,尤其是大连11岁少女被杀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终于迎来了审议与修订。

  01他们是天使,也是恶魔?

  没有是非观的孩子,是这个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玖月晞《亲爱的弗洛伊德》。

  最近《少年的你》正在热映,不论是话题度还是口碑,都收获了不错的成绩,除了易烊千玺和周冬雨之外热点人物,电影中谈到了校园霸凌和校园暴力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记得电影中有两处情节,一群男生围殴另一个男生,小男孩担惊受怕,无处可逃的样子令人心疼,同样还有这群人教唆另一个男孩去偷别人的钱包,虽然没有成功,但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把一个少年推向犯罪的边缘。

  全球每年约有2.4亿人已经遭遇或正在遭遇校园霸凌,这也让我们思考到为什么如今的未成年人犯罪会如此猖獗?

  2004年,根据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改编《彷徨之刃》,与2010的日本电影《告白》情节有些类似,同样讲述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家长们选择复仇的故事。

  《彷徨之刃》中,高中女孩秀珍被四个未成年人下药并奸杀,还把强暴的过程做成录像带进行出售,偶然之下,父亲看到了这则录像带,崩溃不已。

  向法律申诉,但法医给出的结果女孩死因由药物引起的肾衰竭,凶手获刑最短1个月,最长7年,原本可能只想听一句道歉的父亲,谁知少年不知悔改,女孩的父亲便对他们下了杀手。

  于是原本是受害人的父亲,为了报仇成了警方通缉的杀人犯。电影荒谬而又真实。

  相比之下,《告白》中单亲妈妈的复仇结果较为高明,她没有单纯杀死罪犯泄愤,而是选择摧毁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东西,杀人先诛心。结局让两名少年精神崩溃,杀死了他们最亲近的人。

  尤其是学生直树的母亲被直树挥刀砍死的那一瞬间,特写慢镜头将血的轨迹详尽描绘,似乎也在象征着森口老师复仇的决心和痛苦在那一瞬间释放。

  两部电影中偏向于隐射社会上存在的合情不合法行为的矛盾,当苍白的法律遇上极端的复仇渴望,究竟要选择理智还是情感?

  根据日本刑法第41条,14岁以下者被视为无责任能力,会被送到儿童心理司儿童福祉公司等作为判定和监管。

  不少国家对于未成年人有极大的包容,不过在伊朗的法律中,男子15岁,女子9岁便可以判处死刑。但由于国际公约禁止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行死刑,所以会在满18岁行刑。

  罪犯可以不受影响的继续生活,而被害者有些失去了生命,有些却要永远承受一辈子难以忘记的伤痛。

  不管是现实化的《彷徨之刃》,还是理想化《告白》,都撕开了人性的尺度,《彷徨之刃》里一句台词令人深刻:“犯罪哪里分大人和小孩,只有坏人而已”。

  想起去年报道的一名13岁少女肢解同学的案子,让人触目惊心。女孩的犯罪行为丝毫不亚于一个成年人,犯罪原因则是因不满同学比自己漂亮,遂怀恨在心,将同学约至自家分尸杀害。

  因未满14周岁,法院最终判决被告人收容教养三年,被告人父母赔偿原告共10.8万元。

  11万元,一条人命,法律究竟保护的是受害之人,还是凶手?

  “是父母在守护你们的生命吗?还是武器呢?世界上最能守护你们生命的是少年法,只要你们想就可以杀死任何人”电影《告白》中,森口老师对着讲台下面的学生们讲到。

  基于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我们一直倡导“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但随着近几年来未成年犯罪的情况而言,我们是否因为同情加害者,而忽略了受害者一方的权利,值得深思。

  毕竟未成年犯罪影响的不仅仅是影响了几个家庭的问题,更向广大未成年群体及父母敲醒警钟。

  02

  未成年人犯罪,责任归咎于谁?

  青少年犯罪一般跟成年人是不同的,很多都只是寻求刺激,或者寻求发泄,没有十足的目的性,没有善与恶的概念,或者干脆就是为了好玩。

  于是社会中,当一群不学无术的混世魔王聚在一起兴风作浪,势必酿成大错,没有责任意识的他们,尤其14岁未成年人法的限定,更是加大了这些青少年知法犯法的机会。

  “他们还只是孩子”,这句话,我们听了太多遍了,孩子犯了错难道就能逃避惩罚了吗?

  当小孩子做错了一些事情之后,大人们只会一味的请求原谅,请求给孩子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但要是孩子不知悔改呢。

  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羁押》,曾提名91届奥斯卡最佳短片。真实,震撼,又无比残忍。故事起源于英国1993年一桩未成年犯罪案件,两名10岁男孩成为了英国近代史上年龄最小的杀手,犯罪过程让人起鸡皮疙瘩。

  英国利物浦两名10岁的小男孩,平时调皮捣蛋,经常喜欢去一些店里偷零食,玩具等。或许这样的行为已经让二人玩腻,他们萌生了另一个想法:决定诱拐一个儿童。

  于是二人很快瞄准了下手对象,将独自在商店外面吃糖果的2岁小男孩詹姆成功带走,一路上这二人对小男孩拳脚相加,后来把小男孩带到了铁道旁,他们拽掉了鞋子和裤子,用石头砸他,把电池塞进了小男孩的嘴里,甚至还扒下詹姆的裤子,玩弄生殖器。

  受害人母亲报了警,警方逮捕二人时,两人还串通好了口供,拒不认罪。最后还是凭借受害者身上的DNA,将他们二人定罪。

  原本法院只判决10年,但是超过30万人联名请愿,最后判了15年。但因为一些未成年保护和人权组织的求情,两名小孩只判了8年。

  8年会让人改过自新吗?其中一名出了监狱的男孩,后来因多次藏毒,斗殴又被关进了监狱,期间警察还在电脑上发现了关于儿童色情的文件夹。

  犯罪与年龄是无关的,永远不能以“他还是个孩子”为借口作为理由躲避惩罚。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极为便利,同时这也会让一些未成年人过早的接触一些暴力,血腥,淫秽的信息。

  另外,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成长。几乎每一个问题少年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过分溺爱、管教过严、父母离异等等都会对未成年人产生巨大影响。

  13岁的蔡某某恶毒的犯罪行径让人不寒而栗,面对逝者竟没有一丝愧疚。

  在小女孩被害前,13岁蔡某某就有“前科”,经常在网上搜索一些大尺度视频,受其影响,生活中多次尾随女邻居,遭到邻居投诉时,作为孩子的父母不仅没有解决,还一直纵容,据相关报道,杀死小女孩的几个小时候后,家长还在擦拭地上的血迹,小女孩的母亲上门讨公道时,还被赶了出来。

  由此可见,男孩杀人,多次骚扰女邻居,父母包庇的态度直接反应了家庭教育的问题。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2008年的一部电影《伊甸湖》,虽说是一部恐怖惊悚片,但真正令人浑身战栗的是片中那些未成年人如强盗一般的行径,被残暴伤害的那对情侣在那群孩子的眼中,仿佛只是发泄的玩物。压抑的氛围里调动出观众的负面情绪。

  仔细推敲,其中带头的那个孩子,父亲十分凶恶,平时总对他大呼小叫,拳脚相加。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正因有这样的父母,孩子才会认为武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武器。

  不过,并非所有在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都会恶性循环,也有一些善良的人甚至他们曾经也想要当一名超级英雄。可是为了看起来合群,即便他厌恶那群暴力孩子的恶毒行为,但是他更恐惧那股力量,不幸降临时,他能做的只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关于未成年犯罪的电影有很多,比如《被遗忘的人们》与《无人知晓》有异曲同工之妙,把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注点落实到了阶层身上,视角更为冷酷。

  《被遗忘的人》有豆友评论道:“在贫穷的世界里,亲情被生存需求取代,善良比较彪悍一文不值。”

  《无人知晓》因为阶层的原因,未成年人在学校环境和社会交往之中均存在较大的问题。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全国法院新收犯罪案件中,16到17周岁周岁以上犯罪占比近9成,以初中生为主。14周岁到15周岁最容易犯抢劫罪。

  同时农村偏远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率超过8成,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出身的孩子,缺乏素质教育,犯罪率较高。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说到有些女教师不愿意去乡村支教,环境可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素质教育的严重缺失,有些女教师上厕所也会担惊受怕,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无数眼睛看着你。偷抢拐骗这种事也时有发生。

  “猖狂”的未成年犯罪无数次的触碰社会道德底线,孩子犯罪,责任归咎于谁存在很大的争议,但不能否认的是如果父母和学校能够多给与孩子们正确的引导,不幸的事或许没那么多了。

  03

  如何预防未成年犯罪?

  网上有相关评论表示,根据主观故意、残忍程度、损害后果、犯罪频度、社会影响等因素,法律应适当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的惩罚力度,适当加大监护人的附带处罚力度。

  我们都知道惩罚只是手段,如何通过教育及心理疏导让其康复,通过矫正让其顺利重归社会,才是根本目的。

  所以,除了事后惩戒,更重要的则是事前预防,加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道德和法治切实高效的落实,未成年的犯罪率才可能会减少。

  美国,大多数州立学校会聘请全职辅导员向学生们提供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正帮助,如果辅导员发现学生行为异常,一般会先向学生家长反映,有时还会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

  从心理学上讲,一般12岁或者更早就会步入青春期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蜕变成长成为完整的有自我存在感的,被认同的,有价值观的成人。

  他们会思考自己是谁?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对自由的渴望更为迫切,总而言之是一个尤其重要的给予情感支持,培养情感表达和情绪沟通能力的阶段。

  其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会选择片面的看待问题,坚持自己所认为的“正确”,心理学家大卫·艾尔金德认为青少年具有不成熟性,这种思维的不成熟性至少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理想主义和批判性2、爱争论3、优柔寡断4、言行不一5、自我意识6、独一无二和无懈可击

  一般情况下,他们经常会说:

  “他们不理解我,没有人能理解我;我很愤怒,他们太不公平了。”

  “我很愤怒,快疯掉了。我要反抗,但他们只要我听他们的,不让我说话。”

  “我什么都不好,别人都比我好。我失败了。反正我什么也做不好,那我就拒绝做你们要我做的。”

  在这个时候,家长与学校提供的教育一定程度上会左右他们的三观,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反之,过于宠溺或者暴力也会把他们推入一个深渊。

  13岁少年杀人引起极大舆论,舆论背后反映了目前对于未成年性教育与道德观念教育的不成熟。

  遏制未成年犯罪,教育与法律并重。

  东野圭吾《彷徨之刃》里讲道:“让误入歧途的少年改过自新固然重要,但由谁来医治无辜受害者心中受到的伤害呢?这样的观点是目前的法律所欠缺的。失去子女的父母还要去为罪魁祸首的未来着想,这未免太残酷了,不是吗?”

  英国规定,孩子满10周岁可承担刑事责任,美国,有15个州最低刑责年龄分别是6岁、7岁、9岁和10岁,还有35个州不设最低刑责年龄。标榜“人权”和“自由”的加拿大也将最低年龄定为12岁。

  据相关新闻,印度的线上暴凌率排到了全球第三。考虑到如此严重的少年犯罪形式,印度作为未成年人总数超过1千万的国家之一,已将最低刑责年龄定为了7岁。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在即,也希望“14岁未成年犯罪0成本”真正能得到改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