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告诉你,真正想安慰一个人,这样做最有效
作者:姚小美,创作有温度的文字,分享实用的情感知识
人们走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一路会遇到很多波折和不顺利,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安慰,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也会互换角色,成为那个可以安慰别人的人。
能安慰人,会安慰人,考验一个人的情商和能力,生活中,很多人本身是好的,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安慰他人的时候,却起到了反作用,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如果,我们能懂一点心理学知识,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安慰剂”效应告诉你,真正想安慰一个人,只要做好这件事就够了。
安慰剂效应,又被称之为伪药效应、假药效应及代谢剂效应,是心理学概念,主要应用于心理咨询方面。
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起到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通俗地讲,在病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其服用完全没有药效的假药,但病人却得到了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
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在医学和心理学案例中非常多见,很多医生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经常会考虑使用这种“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比如:安慰别人时,效果就非常明显。
01)、众所周知,心理暗示对人的作用是很大的,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和一个消极的心理暗示,带给人的影响非常明显。
曾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两个人同时去医院检查身体,当他们改天去取体检报告的时候,由于两人的名字相同,其中一人错把对方的诊断报告单拿回了家。
真实的情况是,一个人得了重病,而另一个人是身体健康的人,就是因为两人拿错了诊断报告单,结果令人震惊。
那个原来生病的人,看到自己的诊断结果是健康的,他便完全放心地快乐生活,几年后,再次查体时,他完全康复。
而另一个本来身体健康的人,看到自己患有重病,因此郁郁寡欢,几年后,他真得因为得上了那种病而离世。
02)、也就是说,心理暗示的作用值得我们重视,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法用于安慰别人的时候。
当一个人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其相信,事情一定会有转机,或者告诉对方,事情不是他想象得那么糟糕。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感觉最无助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我们想要去安慰他,就要从最有希望的角度去宽慰对方,把对方从绝望的边缘拉回来。
我们可以告诉对方一些与之类似、且最后都是好结果的例子,让其相信自己也会渡过难关,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事后,你会发现,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带来我们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真的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这在心理学上也是有依据的,更像是吸引力法则带给我们的力量。
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这种心理学知识,首先帮助对方从情绪上向好的方面扭转,只要情绪好了,做事的态度也就有所好转,事情也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在我们劝慰别人的时候,态度一定要真诚,尽量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这样,对方才能对你真正地依赖,你再用什么样的方法安慰对方,他们都会深信不疑。
人与人的交往本就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只要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对方,与对方共情,就会得到他的信任。
很多时候,想要安慰一个人,需要花费些时间和耐心,要认真聆听对方的倾诉,让其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帮助,而不是来敷衍对方的。
我们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既应该帮助他人,也可能会需要帮助,当我们选择安慰一个人的时候,就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要付出些时间和精力。
俗话说,帮人帮到底,如果我们要安慰一个人,就要坚持一下,不要半途而废,用适当的方法固然重要,而重要的是,不要嫌弃对方麻烦而选择中途退出。
这样做,会很大程度上伤害到对方,可能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参与其中。
综合来看,我们如果想要安慰一个人,要善于运用“安慰剂”效应,再加上我们的真诚和耐心,相信一定会帮到别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