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它期许我这一年拥有被讨厌的勇气,继续大胆地许下做自己的愿望,并勇敢实现它!

  ——曾宝仪

  就像书里面的青年一样,我们大多数人会因为自己的出身、学历甚至容貌怀有强烈的自卑感。我们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渴望寻求他人的认可,喜欢用“自信”把自己伪装起来,以便保护内心里那份不为人知的脆弱。

  我们时常会心怀抱怨,抱怨世界的不公平,抱怨规则的不合理,抱怨同事的不可理喻,抱怨父母的“操碎了心”,抱怨一切除我们自身以外的东西。那么,我们的种种不幸,又究竟是谁的错?

  心理创伤真的存在吗?

  弗洛伊德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行的罪魁祸首。当我们把人生看做一幕大型戏剧的时候,它那因果规律的简单逻辑和戏剧性的发展进程自然而然地就散发出摄人心魄的魅力。

  但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了心理创伤的存在,他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的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在没有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个人的思维方式是比较像原因论的,比方说,我会把我性格里一些负面消极的问题,归结为童年里的经历,我不想去做一些事情,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问题。

  但看到阿德勒的目的论之后,我才发现,我这么多年来对自己的“深刻分析”并不能改变现状是有原因的,因为过去的经历不能帮助我改变任何现状,决定我将来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的,是我对过去经历的看法,是由我自己主导的。我之所以不能改变现状,其实是因为我已经下定了“不改变”的决心。

  你想“变成别人”吗?

  青年有一位非常开朗的朋友,他深受大家的喜爱,可以瞬间令周围的人展开笑容。这让不善与人交往的青年非常羡慕,并且非常渴望变成朋友那样的人。哲人则倡导人应该悦纳自己,即便再想变成别人,也终究不可能成为别人,自己是“自己”就可以了。

  阿德勒认为,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青年之所以想要变成别人,就是因为他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

  

  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能会遇到那么一两个足够优秀的,就像标杆榜样一样立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去追赶、去超越。我们会羡慕对方,因为他在某方面甚至多个方面都比我们做得好太多。面对差距,重要的不是等待原地羡慕、“渴望成为对方”,而是要在看到差距之余,立足当下开始改变,去成为新的自己。

  人生取决于“当下”

  哲人有一位年轻的朋友,虽然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但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五年或者十年,他优惠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阿德勒的目的论认为,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也许“小说家”的梦想会破灭,但即便破灭了又能怎么样呢?重要的不是“想”,而是“做”,只有去“做”了,才会有后面一系列的结果。

  人生总有“不幸”,但这并不是别人带给我们的,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不幸”,取决于我们要不要行动起来去改变这“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