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收官,好看的背后是浙产剧一以贯之的匠人精神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汪佳佳
开播20多天后,浙产献礼剧《我们这十年》于11月3日播完最后两集,完美收官。
44集,11个故事。通过以小见大的讲述方式,关注十年新成就。《我们这十年》题材多元、地域广泛、情调对撞,颇有“折子戏”的意趣,有一种“共同体美学”的光辉。
弹幕里、豆瓣上,观众们留下了一句句充满真情实感的评论。11个章节,十年为引,群像以歌,唱出了新时代祖国各地人民共同的心声。
这就是文艺作品的价值和魅力。
选好题材
《我们这十年》中的每一个单元,都在聚焦小人物——他们平凡真实,有血有肉。
“这一年中,无数轮的筛选、论证,100多次的内部研讨,我们也曾彷徨不前。但我们始终坚持用心、用情、用功的工作态度,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我们这十年》的创作。”《我们这十年》总出品人、华策集团总裁傅斌星说。
为什么动人?因为真实,真实赋予故事生命力。
每一个大的选题,其实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以人民为创作中心,是《我们这十年》成功的根本原因。
这部电视剧,不仅把神州气韵展现在观众面前,还让“我们”自己的故事深入人心,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故乡,曾经的记忆,此时的改变。11个故事40-中的“我们”,覆盖军人、警察、文化从业者、科研人员、教师、餐饮从业者、创业者、政务部门工作人员、青少年、退休员工等形形色色的人,虽然剧中他们或为光鲜的C咖,或是平凡的配角,但我们在“我们”身上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就是生活的主角,我们一起唱出时代的最强音。
从现实取材,展现人民真实的生活,把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普普通通却又闪耀着光辉的劳动者、追梦人的故事搬上舞台,以电视剧的语言记录下这一切,《我们这十年》的价值与意义,绝不仅限于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
它还让我们明白了,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是那么的珍贵,比如简单的“一日三餐”;很多我们觉得不真实的事情,就那样日复一日地在我们身边发生着,比如那个放弃城市铁饭碗回乡种粮食的女孩。
讲好故事
怎么让好题材讲出好故事,这是更大的挑战。
《我们这十年》做到了,虽然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
比如导演毛卫宁,他一人执导了《砺剑》《一日三餐》《西乡明月》三个单元。
《一日三餐》是毛卫宁团队第一个确定的故事,因为它发生在2012年,是《我们这十年》的开端,主题是“八项规定”。
大家的第一个反应都是,八项规定是要求党员干部的,那么党员干部应该成为这个戏的主角,所以一开始,编剧郝岩构思了一个领导干部“回乡记”,通过他回乡所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来谈八项规定对他的约束和影响。
这个思路,郝岩写了五稿,但是都没有通过。毛卫宁告诉他:“这个剧是给观众看的,不是专门给党员干部看的专题片,所以要回答好‘八项规定到底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什么’的问题,我们要换个思路。”
于是郝岩又花了半个晚上的时间,创作出一个新的思路。这个思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郝岩是个北方人,但是故事背景是广东。为了让他能好好体验生活,毛卫宁自掏腰包,让郝岩从大年初一到初五,呆在广东体验生活,每天最大的任务就是四处吃,在吃的过程中采风,收集素材。这样,才有了后来大家看到的《一日三餐》。
主创们的方法论,是把握住了“这个剧是给谁看的”这一宗旨,选择最佳的讲述角度进行创作,真正做到了“接地气”。
一脉相承
在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上,如何深刻呈现?如何个性表达?如何合作制片?——这些都是制片方和创作者面临的难题。要打破“样板戏”的窠臼,要求有追求的编创者在实践中形成稳定的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艺术性的突破。
不仅是《我们这十年》,梳理浙产电视剧脉络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有着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就是在大时代中记录普通人的故事。
“《温州一家人》演绎了当代普通中国人的奋斗史,普通人遇到了好时代,就会拥有传奇般的力量,走出去,闯出去。胆大不怕路远,技多不怕路绝,这才是主宰自己命运的大女主。”
11月1日晚,第33届电视剧“飞天奖”颁奖典礼上,演员殷桃作为《温州一家人》的演员代表,在朗诵表演中,说出了上面这段话。
浙产剧《温州一家人》是2012年播出的,于第二年获得了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十年过去了,大家依然记得这部剧,依然在口口相传着。
2017年,由杭州佳平影业出品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在全国热播,并于第二年荣获第3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今年的“飞天奖”舞台上,浙江再次满载而归,浙产剧《和平之舟》《叛逆者》斩获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浙产的《运河边的人们》《绝密使命》《外交风云》等作品也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温州一家人》里的周阿雨,还是《鸡毛飞上天》里的骆玉珠,又或是《叛逆者》里的林楠笙,他们熟悉得好像你的堂姐,你同事的阿姨,你父母口中未曾谋面的太爷爷。他们是大时代洪流里的浪花一朵,他们是千千万万分之一,他们,也是历史的全部。
接下来,浙江留给大家的期待还有很多,比如比如《县委大院》,比如《天下长河》。
会有怎样的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致谢: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 马纶鹏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