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真实的生命之书,讲述人与土地的羁绊,藏着我们共同的过去

  小时候,总想着:“千万不要活成父母的样子!”他们活得辛苦,又过于小心翼翼,似乎经不起什么风浪。后来,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因为孩子是父母的软肋,同时也能够激发出他们爱的盔甲。

  正是这种隐藏在骨子里的坚韧,促使天下的父母们跨过一道又一道的难关。在中国作家叶浅韵的散文集《生生之门》一书中,就通过讲述发生在滇东北部地区一个偏远山村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再现了人与土地之间的奇妙羁绊。

  

  土地,可以生长出生命所需要的一切。有了土地,所有的生命才能够循环不息,其中,自然也包括人类自己。从这点来看,土地与母亲有着一样的特质,我想这大概就是诗人经常用母亲来歌颂土地的原因吧。

  在本书中,内容可以分为六大部分,即“生生之门”、“生生之木”、“生生之火”、“生生之土”、“生生之金”和“生生之水”。当循环不息的生命与五行交织在一起,人的命运也变得悬念丛生。

  生与不生

  人都是贪心的,有了女儿想要儿子,有了儿子却又偏偏想要女儿。然而,伴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一个家庭里孩子的数量也在发生变化。

  从生育不设限到独生子女计划,从开放二孩到如今的三胎开放,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当这些国策落实于偏远的小山村,更是时时刻刻刺激着人们的敏感神经。

  

  在“生生之门”中,作者以冷静克制的口吻讲述了周围家庭的生育观和女性的生育史。有人为了生儿子,可以不要命;有人为了拼二胎,宁愿远走他乡;有人为了生孩子,英年早逝……

  血淋淋的生育史,充满心酸和泪水,意味着时代的进步与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思想观念的彻底消失。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人间悲剧出现。

  人与植物

  自古以来,植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就具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一些植物的果实可以吃,一些植物的枝叶可以喂养牲口,还有一些植物可以用来修房子。

  当作者在“生生之木”中,开始讲述自己小时候与植物的各种交集。那种熟悉的感觉,如同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春赏核桃树的花朵,夏吃美味的洋芋,秋拾遍地的板栗,冬收新鲜的水萝卜。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植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蓬勃生机和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

  奇怪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原本常见的植物在偏远的山村消失,又在城市的角落里出现,就如同被迫离开家乡的孩子,只是前途未知。

  人与土地

  过去,人们以拥有大量的土地为荣。只要有地,踏实肯干,一家人就饿不死。因此,在老一辈人身上,都有着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在“生生之土”中,这点同样体现在作者的长辈身上,尤其是母亲。伴随着父亲的早逝,母亲在短暂的悲伤后,将全部的精力付诸于拥有的土地上。

  

  即使儿女们已成家立业,依然勤勤恳恳。这种对土地的敬畏,正是现代的年轻人所缺少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放弃土地,进城打工,纵然也是生计的需要。

  而在人死之后,落叶归根,深藏于土地之中,何尝不是另一种亲近呢?生命的轮回终究是逃不开的,清白而来,干净而去也没什么不好。

  遇见一本好书,是触动心弦的。《生生之门》是一部真实的生命之书,它写自然,写生活,也写人生,令人感慨万千。最重要的是,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藏着我们的过去!

  #散文#

  生生之门(限量签名本 李敬泽x叶兆言x徐则臣联袂推荐!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热爱与哀愁)京东好评率100%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39.4购买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