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之王”钱学森:那些年的预言,正一个个变为现实!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火箭之王”、“导弹之王”,但是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称号:“预言之王”,那些想都不敢想的预言正逐渐成为现实,如何做到的?
第一:新能源汽车
现如今国产新能源汽车已经强势崛起,比亚迪等企业已经开始了蓬勃的海外计划,虽曾想早在30年前,钱学森就写信给主管科技的领导,建议下定决心搞电动汽车。他说,汽油和柴油都是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1世纪,环境保护将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于是1992年,钱学森就写信阐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要知道,当时刚刚富起来的人民还在为有一辆捷达王而高兴,大都数人家有“28大杠”也算是成功人士了。
但是,钱学森因为“科技大家长”的习惯,与各领域的研究者有着丰富的交流,他敏锐地接受着国内外的科技进展信息,根据趋势做出判断:他在信中写道:“在此形势下,我们绝不应再等待,要立即制订蓄电池能源的汽车计划,迎头赶上,力争后来居上。”
确实如钱学森所言,直到新能源汽车崛起,国产品牌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弯道超车”。钱老不但给出意见,还提供了技术方案,他根据当时的电池工业情况,分析了“氢化物——镍”蓄电池的技术情况,指出“充一次电后,可以使用250-300公里,就可以进入实用阶段了”。到了1993年,钱老再次写信提出建议:“民用汽车一定要电气化,用蓄电池。而在‘863’中我们已突破氢化物,镍电极电池,已在开发中。那为什么不立即下决心搞电动汽车,跳过汽油车这一阶段?”
是的,如果你看过钱老的书信集,你就会发现,钱老的专注。他不是一时兴起提出建议,而是基于深刻的研究和观察之后提出建议,并且持续跟进的。
第二:虚拟现实
还是在30年前,我国的电视都刚刚开始普及,钱老就已经关注到虚拟现实的VR技术,并且取名叫做:“灵境”。这是极具中国诗意的的名字,“中国味特浓”。1998年,已经87岁的钱老写了一篇短文,文中这样说道:“我们传统文化正好有一个表达这种情况的词‘灵境’;这比‘临境’好,因为这个境是虚的,不是实的。”
一字一句地斟酌,让人看完书信不得不由衷的感慨:战略科学家的专注力和细致入微的钻研精神真的太宝贵了。后来在多个时期,多个场合,钱老都对人工智能、VR技术等提出建议,并总结自己的观点:“人机结合、以人为主”。
第三,量子信息
我国量子信息领域起步并不早,一开始面对的也是“缺衣少食”的研究。1998年,郭光灿团队开始研究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为了扩展研究,特意召开了“香山会议”,因为是新兴学科,国内研究人员很少。
为了提高会议知名度和影响力,郭光灿特意写信给钱老,邀请他来主持会议。钱老收到信件后立即回信。钱老在信中明确表示量子信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年事已高无法亲临现场。现在回过头来看,正如钱老所言,全国的力量被组织 起来了,我们在量子力学、量子信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四,钱学森弹道
1940年,钱学森在美国火箭年会上根据桑格尔弹道这个概念,提出了“火箭助推入大气层滑翔飞翔”的概念,后来被称为“钱学森弹道”。
这是一种全新的飞行器(导弹或者飞机等航天器)弹道的设想,通过“助力——滑翔”形成飞行弹道。它与桑格尔弹道不同是这种弹道的特点是将弹道导弹和飞航导弹的轨迹融合在一起,使之既有弹道导弹的设突防性能力,又有飞航式导弹的灵活性,以至于在大气层打水漂。这样不仅能实现更大的射程,而且命中精度和气动控制也得到了非常好的保障。
时至今日,我们的东风系列导弹,最新的“过于先进,不便展示”,都在使用该项技术,而美国和俄罗斯只能制造桑格尔弹道。“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里”,钱学森的预言和研究,让我掌握真理,成为勇者的刀锋。钱老的预言还有很多,成就还要继续发掘。感谢钱老,铭记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