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疯人院院长”的采访火了!这位北大老师,到底有多牛?

  前段时间,一则采访短视频火爆了网络,一个面容邋遢的人手里拿着几个馒头,还抱着一瓶矿泉水,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不少人都搞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看起来极为普通的短片,能够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其实,并不是这则采访短片有多么厉害,而是短片中接受采访的这个人,是北大极为出名的一位数学老师。采访人问他为什么要选择数学专业时,他表示自己本身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只不过在参加数学联赛时不小心取得了第一名,因此就被保送到了北大。

  

  其实他的人生远比他所描述的要更加神奇,北大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人们叫他韦神或是疯人院院长,也有人亲切地说他是陈景润的接班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数学对许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让人发疯发狂的学科。

  但他却能够展现出对数学极大的天赋,甚至能够轻松解答出一些,许多人一辈子也想不明白的数学问题。这位数学天才的年纪并不大,今年也只不过刚刚三十岁。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他从小就对学习充满兴趣。

  而他的父亲恰巧也是一位数学系的教授,因此家里有许多与数学有关的藏书,这给年纪尚小的他提供了很多学习数学的机会。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家里翻看《华罗庚数学学校》了,这本书也可以说得上是他的数学启蒙,他很快就解答出了书中的一道数学问题,并且体会到了研究数学的快乐。

  

  他的数学天赋很快就得到了展现,在初中时,老师就推荐他去参加山师附中的奥数训练队。

  当时和他一起参加训练的都是高中生,虽然他还在进行初中知识的学习,却能够在数学方面展现出超越队友的天赋。虽然中考的时候他的总成绩,并没能达到山师附中的录取要求,但是因为数学天赋极佳,学校最终还是破格录取了他。

  高中开始,他就参加奥数国家集训队的训练。也就是在那时起,他的名气逐渐在同龄人当中流传开来。因为他们在参加集训的时候,会有八场大型考试,每次考试都会给出四个小时的解题时间。这相对于一般的数学考试,时间又增加了不少,但需要解答的题目却只有三道。

  从这些信息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三道题目绝对不是简单的数学问题,这八场考试总共涵盖了二十四道这样的难题。

  

  用一个更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解释,那就是能够得到国家奥数金牌的选手,用四个小时的时间,也只能解答出题中的一道或两道题目。但这位数学天才却与众不同,他用四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这二十三道数学题目的解答。

  就连当时带领他们进行集训的数学教授,也被他的这番操作惊掉了下巴。而且,他还总是能够用自己的解题方法,对这些题目进行解答,很多时候他给出的答案,比标准答案都还要简便快捷。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考试还没有开始,他就已经将题目都解答完毕了。当时,人们都将他的这种解题方法称为韦方法。而在他参加国际奥数比赛的那一年,人们要求选手在两天的时间内,用八个小时解答出六道大题。

  

  那道压轴的平面几何问题,即便是出题的老师也要用三个小时进行解答,年仅十六岁的他,却用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解答。那一年他才高一,却理所应当地得到了竞赛的金牌,一年后,他又参加了这样的竞赛。

  虽然遇到了同样才华横溢的对手,但他最终还是以满分拿下了那场比赛的金牌。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数学天赋,他才被北大看重,成功保送到了北大的数学系。

  在北大学习的时候,某次老师安排学生自己上台讲解试题。轮到他上台讲解的时候,同学们都在下面自己学习,因为没有人能听懂他在讲什么。有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够解答一下他的解题思路,但没想到老师也尴尬地笑了,笑说自己也没能搞懂他是怎样解出这个题的。

  哈佛大学被他的才华打动,甚至想要免除英语考试,招收他入学,但他却拒绝了哈佛大学的请求,继续在北大读书。

  

  此次走红让他感到有些意外,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这位数学天才。

  虽然在采访镜头面前,他显得有些邋遢甚至不修边幅,但身边的同学都说他是一个待人亲和的人,哪怕一些对于他来说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他也不会对咨询的学生发脾气,反而非常耐心细致,用学生能够听懂的方式进行解答。

  天才之所以能在某些方面做出卓越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专注于这件事情。其他同学享受休息的时候,他却愿意花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钻研数学习题。对于这位天才来说,解开数学题目的快乐远比穿衣打扮要更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