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这场夺嫡之战,靖王胜利了,誉王却成了炮灰
琅琊榜讲的是梁帝因为疑心太重,所以杀了自己的儿子,灭了整个赤焰军,林殊“重生”归来,一步步扶持靖王上位,并且平反冤案的故事。这部剧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悲剧,林殊赢了吗?赤焰七万英魂回不来,心底的伤痛无法抹去,那场冤案之后,林殊面目全非,曾经也是拉过大弓的手,如今只能在背后搅弄风云。
梅长苏来到金陵,整个朝局就注定不能平静,祁王死后,梁帝立了软弱无能的景宣为太子,就是因为好掌控,但又忌惮祁王一人独大的教训,所以扶持誉王与之抗衡,然而誉王一旦稍有得意,就立刻冷淡下来,那边誉王还在烦恼自己哪里不小心得罪了父皇,殊不知,自己的亲爹只是把他当成一颗棋子利用,因为是滑族之后,所以梁帝根本没打算真正扶持誉王。这场夺嫡之战,誉王终究还是成了炮灰了。
其实,誉王才是那个最像梁帝的人,对比祁王和靖王,誉王显然更加圆滑,能屈能伸,祁王之死最大的原因就是过于刚强,祁王的治国理念更加激进,所以很多事情都会反驳自己的父皇,天子之威也敢冒犯,当然会引起梁帝的忌惮,招来杀身之祸。再来看誉王,同是有求于梅长苏,誉王不惜放下身份,三顾茅庐,礼物多次被退回也不生气,并且一口一个先生极为尊敬。而太子则高高在上,态度不足,在已经听说得麒麟才子得天下这样的话后仍是没有诚意,这一点,估计连靖王也比不上。
招揽贤士助自己夺嫡不是恶事,誉王的行为正是证明他能屈能伸,慧眼识珠,并且身边也有支持自己的势力,说明誉王还是很有能力的。纵观全剧,除了设计私炮坊爆炸一案,誉王也并没有害人,做的恶事并不多。在夺嫡之战中,他比靖王懂隐忍,比太子有谋略,太子那边如果没有谢玉,绝对就被轻松秒杀了。誉王最像梁帝,也具备做皇帝的条件,不过还是成为了靖王的陪衬。
且看祁王临死前,誉王站在一边瑟瑟发抖,在这之前,因为有祁王的光芒,所以他在父皇面前几乎就是一个小透明,估计也没有胆量去和有才有势的祁王争,只不过祁王的死给他的打击太大了,不管当初如何受宠,生死都只是梁帝的一句话,让誉王意识到,只有手握权力,才能保全自己,所以誉王开始了夺嫡之战。可惜他没有主角光环,不仅梅长苏对他不是真心的,就连秦般弱都是虚情假意。
秦般弱也是滑族的人,所以才会舍弃太子辅佐誉王,方便在最后使出底牌,撺掇誉王谋反,这件事关乎存亡,但她根本不会在意誉王的死活,只要达到目的。所以在夏江和她的设计下,誉王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最后举兵造反,又因为没有主角光环所以理所应当的失败了,结局惨淡不说,倒把靖王送上了太子之位。
说来誉王这个人也是比较惨的,自己的父皇利用他,甚至还有杀母灭族之仇;身边最信任的幕僚设计他,导致他最后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落得个必死的结局;梅长苏将他当成垫脚石,明面上出主意帮他,其实最后受益的都是靖王,生生将他从一个手握权势的亲王逼到无路可退,其实换个角度讲,誉王何尝不无辜?靖王有梅长苏的帮助,有了梅长苏就等于拥有了江湖势力和琅琊阁,再加上蒙挚,夏冬,霓凰,这么多人鼎力相助当然成功,而誉王一生打拼,最终为他人做了嫁衣。
很多人认为誉王比靖王更适合做皇帝,誉王的心机重,虽然祁王死后才稍稍显露,但多年忍辱负重,对皇权斗争也是很有经验,而靖王和祁王一样,性格过于刚直,有啥说啥,不考虑皇帝的感受,并且靖王常年征战在外,一身的军事本领自然没话说,但对于内宫的人情世故明显不如誉王,更适合做个军师武将,不否认他一定是个明君,但朝堂之上,定会因为这冲动脾气而吃亏。
既是夺嫡,就必须遵守成王败寇的规则,以旁观者的角度,靖王夺嫡成功是必然,但免不了还是要为誉王叹一声气!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