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盗总喜欢戴着独目眼罩?真是受伤吗?

   | 国家人文历史

  ID | gjrwls

  作者 | 牙牙乐

  提起海盗,特别是海盗船的船长,我们脑海中浮现的人物形象无外乎是——头戴三角帽、独臂铁钩手、斜蹬木棍腿、独目黑眼罩,当然还少不了骷髅图案的海盗旗和他们苦苦追寻的金银珠宝。无论是在小说、话剧还是动画、电影中,上述外表形象和强悍、掠夺的精神特质早已被小说家、剧作家们描绘得有声有色。

  那么,为什么海盗们大多都是独眼呢?是在抢劫打斗过程中负了伤,还是为了威慑敌人让自己显得凶狠乖张…?或许这些都有可能,但归根结底,独目眼罩是人家为了工作需要,专门配置的行装。

  

  传统的海盗形象,总是戴着独目黑眼罩

  按照现行公认的说法,海盗生活在船上,需要在明晃晃的甲板和黑漆漆的船舱中穿行,眼睛在明暗之间来回切换。我们都有类似的感受,突然进入强光环境后会由衷地感叹一句「亮瞎了」,刺眼眩晕之后就能较快地适应并看清周围的物体。但突然进入黑暗环境后,会觉得伸手不见五指。

  时间慢慢过去,视觉才会逐渐清晰,这种体验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海盗总是戴着一只眼罩。因为,当他们进入昏暗的船舱后,将眼罩换到另一边,这样一直遮着的那只眼就能快速适应黑暗,不需要太多时间就能恢复视力。特别是在发生打斗时,不至于在近乎失明、大花眼的情况下挥刀乱砍、「群魔乱舞」。

  毕竟时间不等人,保命最重要。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眼睛适应黑暗的过程被称为视觉上的「暗适应」(对应的就是「明适应」)。我们的视网膜上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后者是黑暗环境下看东西的主要细胞载体。

  

  因为视杆细胞内含感光物质——视紫红质,视紫红质由维生素A的醛化合物和视蛋白结合而成,对弱光非常敏感。当眼睛由明亮进入黑暗后,视杆细胞开始「努力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合成新的视紫红质,促使眼睛的光敏感性逐步增强,看东西也就愈加清楚。一般进入黑暗7分钟后,眼部能生成60%的视紫红质,25-30分钟后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所以,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视紫红质分泌不足,进而引发夜盲症。当然整个「暗适应」过程还伴随着瞳孔直径的扩大、视觉神经中枢的调整等一系列复杂的综合性调节。

  除此之外,可能有些海盗船长是真的失明了。在没有现代先进仪器设备的传统年代,船长需要通过星盘、六分仪等工具观测北极星或是太阳的高度、角度,来判断船的所在位置和航行方向。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会灼伤视网膜、晶状体,流泪畏光且不说,严重者还会引发黄斑病变、白内障等眼疾。换句话说,这应该是海盗行业的职业病,毕竟那个年代也有没有墨镜可戴。针对眼疾,网友们还有一种调皮的说法——海盗船长忘了自己是铁钩手,稍不留神,挠痒痒时把眼睛给挠瞎了…

  

  六分仪:用来测量远方两个目标之间夹角的光学仪器

  分析汇集了以上生物物理因素,但思来想去也觉得不至于每位海盗都是「独眼龙」,如此就要归结于文学创作和电影电视的功力了,也就是说海盗群体的独眼、独臂、独腿形象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

  海盗历史悠久,自人类有船只、能远洋航行以来就如影随行,算得上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当海盗就是一种谋生手段,他们挥舞着刀枪棍棒强取豪夺,寻求奇遇和财富。据说凯撒年轻的时候还被海盗绑架过,同时代的另一位政治家庞培曾率大军出征地中海,围剿了海盗的后方基地,为自己的政治天平增加了一枚砝码。古罗马的海盗不曾落幕,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海盗就登场了,这些维京人乘船跨海、打劫西欧,粗犷又凶猛,在中世纪的舞台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劫掠大戏。

  

  维京人

  紧接着,随着15世纪末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西欧海盗又成为了欧洲各国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积极开拓者。就拿英国来说,16世纪中叶萌发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一世(1588-1603在位)特别鼓励造船、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甚至是掠夺。

  

  伊丽莎白一世,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海盗们渴望发财、聪明狡猾、敢于冒险的特质为海外征伐所需要,所以伊丽莎白一世纵容弗朗西斯?德雷克等英国海盗,在海上抢劫老对手西班牙的商船,还授予他们「私掠许可证」,也就是一国政府授予本国私人船只在作战期间攻击他国船只的权力。此外,并行的远洋航行和探险活动更是为英国带回了数以吨计的黄金白银,从新大陆美洲等地获取的财富促进了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1581年,女王特地登船赐予德雷克皇家爵士头衔,此后他又打败了大名鼎鼎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得以受封勋爵,荣耀一时。

  

  弗朗西斯?德雷克

  自后江洋大盗们肆无忌惮,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诸如17世纪末的大海盗爱德华蒂奇(1680-1718),据说他留着络腮大黑胡,肩膀上总是披着弹药,独眼木腿,脚蹬鹿皮靴,还养了一只鹦鹉。通过劫掠,他弄来一艘产自荷兰的豪华商船,船上还架着火炮,爱德华将船命名为「安妮女王复仇号」,不仅明目张胆地抢劫本国商船,还敢直接与英国海军交战。亡命之徒般的打法令英国官兵门狼狈不堪、伤亡惨重,黑胡子的臭名「威震天下」。没错,他就是尾田荣一郎所绘漫画《海贼王》中「黑胡子」的原型。

  

  海贼王

  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文学小说家们纷纷落笔,依托爱德华蒂奇的形象塑造了一批极具代表性、影响深远的海盗角色。

  1881年,英国小说家史蒂文森创作的长篇小说《金银岛》描述了一位经典的海盗形象。有「独腿海上漂」之称的约翰西尔弗为了得到宝藏不择手段,他狡猾奸诈、心狠手辣,乔装成厨子在船上威逼利诱一群水手为他卖命;唯利是图、见风使舵,周旋于敌对的不同阵营间。这一形象成为了海盗恶棍的「杰出」代表。《金银岛》的故事履经演绎,衍生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和游戏,经久不衰。1904年,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的舞台剧《彼得潘》大获成功,里面的主人公——铁钩船长(或译为虎克船长),他的断臂铁钩手让人印象深刻,对后世凶恶的海盗形象进行了深化补充。

  

  《金银岛》中的海盗:约翰西尔弗

  

  影视形象铁钩船长

  进入21世纪后,日本动漫作品《海贼王》和脱胎于迪士尼乐园游戏的《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将海盗文化推广至更广阔的领域,约翰尼?德普饰演的杰克船长更是掀起了「海盗精神」的新一波文化浪潮。除了拥有传统海盗的特质外,杰克离经叛道,梳着一头细发辫,画着烟熏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不说,还爱翘兰花指,外加怪诞、懒散、爱耍贫嘴的个性。他非常热爱自己的「海盗事业」,总会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扭转困局。当别人喊他名字时,他还爱强调自己的船长身份,梦想就是乘着「黑珍珠」号出海航行,探索未知的冒险旅程。杰克的放浪不羁代表着海盗文化对自由和勇敢的崇尚,充满了魔幻传奇色彩。

  

  《加勒比海盗》中的杰克

  当然杰克船长没戴独目眼罩,大概因为眼罩远没有一头脏辫和满脸的烟熏妆来的令人印象深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