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普照》: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家庭对于很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温馨、幸福?还是压抑、痛苦?其实应该都有吧,一部分人有着令人艳羡的家庭氛围。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家庭如同深渊,他们没有办法脱离,只能苦苦挣扎。

  《阳光普照》讲述了一个家庭所经历的各种事情,电影以悬疑式展开,这样的方式让影片中家庭的温情和残酷都增加了很多层次。台湾很多电影其实都是带着温暖清新的格调,但是这部电影却不同。

  钟孟宏执导的电影其实往往是在温情的关怀里压下了黑暗的力量,叙事深入平民阶级的日常生活,却掺杂着一种黑色暴力和幽默。他的镜头可以穿透台湾现实社会中破碎的伦理关系,同时保持着一种独特的风格。影片将一个承受了丧子之痛家庭的艰难经历娓娓道来。

  

  其实我们看电影时会下意识的期待善有善报,期待所有善良的人都能够有一个好结局。但是好电影其实都会更加的“任性”,会比现实更加真实,也更加残酷。这部影片被誉为台湾年度最佳剧情片,主要的剧情都是围绕着家庭、人性和意外进行叙述。

  剧情围绕着一家四口展开,这个家庭和大多数家庭相似,有着很多家庭常见的特征。父亲把孩子全部交给母亲教育,母亲又偏爱小儿子,忽视哥哥。哥哥各方面优秀,但弟弟却是叛逆、顽劣的。这样情况,很多家庭都有。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是这些所有的因素加起来,却让整个家庭成为了一个复杂的场域。

  

  哥哥是一个温暖的人,优秀自立,永远为了别人着想,把自己放在最后。这样的他在幼时会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也让他渐渐成为了整个家的希望和支柱。弟弟在哥哥优秀的衬托下,变得越发不堪。他渐渐沉沦,身处阴影之中。

  他也只有用自己的顽劣来获得父母的关注,只有这样他才能确定不管他做了什么,父母都不会抛弃他。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一场意外,他进了少管所。父亲直接就放弃了他,听着父亲无情的话,他只是红着眼眶,陷入了沉默。父亲对他的不喜,他早就知道。会有这种结果,其实在意料之中。

  

  父亲小文确实一直都不喜欢顽劣不堪的小儿子的,他在驾校,学员问他,他永远说自己只有一个儿子。这个父亲从心里好像不愿意承认有一个那样不堪的儿子,对于他来说,只有优秀的大儿子才算得上儿子。毕竟以后这个家只能靠大儿子撑起来,小儿子绝对做不到。

  现实中我们是不是也曾经被父母忽视过呢?这样的情况不会出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但是家里有兄弟姐妹的却很容易出现。或许总会有人觉得父母好像更喜欢其他孩子,总觉得父母对自己就是要差一点。

  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父母有时候从心底确实是有一些偏心的,就算已经尽力做到公平了,内心的感觉还是没有办法忽视。在无意识中,父母总是会给更喜欢的那一个更多的关爱。小孩子都是敏感的,或许他不会说出来,但是内心感觉得到。

  

  但是阿豪真的就是一个完美、没有任何烦恼的人吗?其实在他优秀的皮囊下,藏着他深不可测、无法言说的内心。身上肩负着父母的期望、所有人的赞美,阿豪其实活得很累。弟弟进了少管所之后,弟弟阿和怀孕的女朋友就找来了。因为是阿和唯一的骨肉,母亲最终肩负起了照顾阿和女朋友的重担。

  阿豪只能更加努力,才能让父亲的关注继续停留在自己的身上,也能让母亲内心不再因为觉得亏欠自己而不安。他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其实他很羡慕、甚至嫉妒弟弟。

  他嫉妒弟弟能够肆无忌惮的顽劣、任性的生活、不担负那么多。嫉妒甚至引发出了他对弟弟的愤怒,他愤怒无论弟弟怎么胡闹,母亲都始终不离不弃的为他收拾烂摊子。

  

  父母和周围人给予的压力,对弟弟的嫉妒,这些所有的情绪都被他很好的藏起来了。表现在世人面前的永远是那个温暖、懂事、优秀的孩子。但其实他和弟弟就是在互相羡慕,他羡慕弟弟的自由、随性。弟弟羡慕他的优秀、完美,也羡慕他所获得的那些赞誉,因为这些赞誉从来没有人用在弟弟身上过。

  影片中有一幕,阿豪从补习班回来看见母亲正在厨房里抽烟垂泪,他这才知道,母亲愁的是没有人陪弟媳去产检。就像是习惯般的,阿豪接过了这个担子。但是阿豪却带弟媳去见了阿和,也许是因为嫉妒即使是做了那样的错事,母亲还是下意识保护着阿和。也或许是他想让弟弟成长,担起自己身上的担子。毕竟以后弟弟就不再是一个任性的少年,而是需要担起一个家庭重担的父亲。

  

  从看守所回来,阿豪沐浴更衣后,从楼上跳了下去。这个优秀了一辈子的人,就连自杀之前都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不肯给家里增加麻烦。如果父母早点注意到他身上的压力,是不是就不会造成这样的悲剧了?

  如果有人早点明白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承担那么多的期待和压力,或许他就不会如此了吧。如果他不这么懂事,为别人考虑之前先想想自己,或许他内心的压力就不会这么大了吧。阳光永远照耀着他,让他只能不停努力。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供他休息的阴影,这可能就是他最后如此选择的原因吧。

  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非常努力的生活着,哥哥努力的优秀,弟弟努力的顽劣。母亲努力的为整个家庭付出,而父亲则努力的逃避着在这个家中他需要承担的责任。如果他不曾逃避,或许这个家不会变成这样吧。

  

  阿和犯事进少管所之前,他不愿意管这个一直顽劣的小儿子。对于一直优秀让他满意的大儿子,他也只是通过送阿豪驾校发的本子来表达他的爱。他是一名驾校教练,所以他理想的人生就是该停的时候停,该行的时候行,一辈子平平稳稳。可是他好像忘了,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需要做的很多。

  在整部影片中,并没有过度的对人性的美好、温情进行渲染,但是又突出了生命中那些要素之间斩断不了的因果。4个人在家庭中都采用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或是逃避、或是承担。这些都是因,从而造就了果。因果循环,最终让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光明和阴影。

  生活并不是影视剧,善有善报可能并不成立,风雨后阳光可能并不会出现。但是就是这样才造就了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人生,我们在各种因果循环交织的大网中苦苦挣扎。

  很多父母是不是应该想一想,自己给予孩子的压力是否太大了?可不可以试着不再要求孩子事事完美,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就好。试着和孩子谈谈心,了解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