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温度突然降了不少,落叶归根畅想曲
今天温度突然降了不少,最高温度看了一下天气预报,大约是11℃。
现在走到河边的小路上,周围黄色的树叶纷纷的落下,在道路上铺满了很多。
原先树上那些翠绿的叶子,有的都成了金黄的颜色,非常的漂亮。
四季的变化,真的是非常的美。
看到这些落叶,突然想起了落叶归根这件事情。
这段时间,颜宁回国这件事让她在互联网上成了热点。
个人觉得,她这次回国可能也是有落叶归根这层含义吧。
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终究是属于少数民族。
能不能彻底的融进当地去,真的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毕竟在本国的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多年,故乡的感情还是有的。
最重要的还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说到底还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怎么能一转身忘了哺育自己的祖国?
在国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
而国内却是飞速发展,热闹非凡。
想必颜宁在国内也属于一个公众人物,身边粉丝无数。
可是到了国外,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认识她。
这种落差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了的。
况且国内现在正是世界发展的中心。
我们的社会正在飞速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描述一点也不为过。
颜宁在国内肯定算得上是顶尖的高手。
但是她到了国外,却丝毫感受不到国内的感觉。
个人的想法不一定对,但是我觉得大家的想法应该和我是一致的。
有些技术在国内可能是顶尖的水平,但是到了国外却不一定能够排到前几位。
这里面还有一个爱国情怀的问题。
想当年钱学森已经在美国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但是他却为了新中国抛弃在国外的奢侈生活,依然回到了祖国,帮助祖国进行建设。
这样的人才值得大家的尊重。
1935年,钱学森跟随留美大潮来到美国麻省理工留学。
最初选择的专业是飞机机械工程。
短短一年时间,他就拿到了别人三年才能拿到的硕士学位。
最后,钱学森来到大科学家冯·卡门的门下,这里聚齐了四位火箭精英。
天才往往都是疯狂的,这四位在学校的宿舍里自制火箭,失败发生爆炸,经常的事,所以他们也被戏称为自杀俱乐部。
教授冯·卡门用自己的关系为这个神秘俱乐部带回了美国军方的项目。
有了资金的自杀俱乐部,更加活跃,爆炸的频率和动静也越来越大。
最后终于学校再也不敢收留他们,被赶出校园的他们不得不搬到离学校几里地外的阿洛约·赛科山谷。
这一搬顺便建立了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基地,一直沿用到今天。
1944年,教授冯·卡门被美国国防部任命为美国国防部科学资讯组组长,钱学森也加入了这个咨询组。
非美国公民的钱学森正式进入了美国军事的心脏五角大楼工作,成为了那里面史上第一个非美籍工作人员。
1945年二战尾声,美国五角大楼向即将战败的德国派出了36人专家组。
当时已经是美军上校的钱学森跟着老师冯·卡门,作为专家组的一员前往德国寻找一个重要的人物。
钱学森又跟着老师冯·卡门拜访了冯·卡门的老师--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的普朗特。
在慕尼黑,钱学森代表专家组提审了德国的火箭之王,后来的美国的航天之父----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告诉钱学森,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战争模式。
这个模式比以往任何的战争武器都要强大。
为了避免将来地球再次遭受战争磨难,现在需要将这一成果献给一个正义的战胜国。
他觉得只有在各大国导弹技术实力均衡的条件下,才能维持未来世界的和平。
令冯·布劳恩没想到的是,正是他眼前的这个人后来实践了他口中的均衡下的世界和平。
美国航天航空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创始人、可以自由出入五角大楼、审讯冯·布劳恩的美军上校,美国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
这是钱学森在美国的地位。
当时钱学森的工资是每月二千美金,当时的豪华轿车的售价是一千多美金。
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种水平的工资,放到现在还是秒杀大部分人。
这就是当时钱学森回国之前的真实生活水平。
这个可要比现在回国前的颜宁,成就和生活水平要大得多。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当初那些跑到美国去的那些教授级的人物,在国内的成果美国根本就不承认。
但是当时他们都把国内的房子卖掉了,工作也放弃了,义无反顾地投奔到了美国,根本就不好意思再回来。
只好在华人的餐馆里给别人刷碗或者是出一些力气工作。
反正好多年都不回来,别人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水平。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笑话,因为我周围的朋友们都亲眼见识过这些事情。
相对来说,颜宁赶到了一个好的社会,也很年轻,可以回国从头再来。
像上了年纪的人可就没有那么幸运。
友友们怎么认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