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再成爆款,传统文化为啥能被玩得这么“香”
2022河南卫视春节晚会又出爆款:舞蹈《国色天香》云集11位优秀舞蹈家,演绎唐朝白居易、狄仁杰、上官婉儿等传奇人物共赴盛大的“牡丹之约”,上演了一场视听盛宴。
从农历旧岁的《唐宫夜宴》到虎年春晚的《国色天香》,一年来,河南台挑起了一副“文化创新”的担子,凭着“一颗匠心、一份创意”,换来了一片称誉。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河南台的“一心一意”中得到了回应,电视春晚的生命力也依靠传统文化的密钥成功再启。旧时把“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作“开门七件事”,实际上它们不能混为一谈:柴米就是温饱,油盐酱醋象征世间百味,茶则堪称“中国人的精神”——温良。假如用春晚作比,河南台的文化创新全在于把“上菜”变成了“敬茶”,让观众不仅能够“品尝”视觉盛宴,还能“回味”文化醇香。
细察河南台的几度“破圈”,就能发现其中的“创新之道”。
河南台成功的关键是“创意”,也就是发掘文化创新的“增长点”。河南台一年来的“破圈之作”并不是传统电视晚会“备受瞩目”的语言类节目,后者在春晚数十年的历程中表现不俗。语言类节目的成功既是内容特征的体现,也是社会需求的表征。忙碌一年的人们需要笑声,也需要戏谑来宣泄内心的愁苦,因此,讽刺相声和喜剧小品相继成为观众的“心头好”。时过境迁,物质生活的丰富提升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关注,多元审美的发展则挤占了语言类节目的市场,文化创新需要“另寻出路”。
河南台陆续推出的舞蹈《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和《国色天香》代表着完全不同于语言类节目的文化创新“增长点”,相比之下,后者可以算是民间文化“登堂入室”,前者则是传统文化“卷土重来”。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继民间文化之后的“新增长点”,至少可以归纳出两点原因:一方面,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文化自信与传承自觉;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在跨越地理界限的网络世界更能够彰显凝心聚力的文化功能。
由此可见,不仅是舞蹈,各种优秀传统文化都具备成为“爆款”的潜质,使之成为可能的则是“匠心”。就在1月31日下午,N视频粤相聚团圆饭Mini春晚在线上进行,体现了地方对自身文化的挖掘。
“匠心”是河南台成功的保障,或许也正是创作者选择舞蹈形式的理由之一。在名目繁多的传统文化中,舞蹈是少有的能够同时满足视觉与听觉的艺术形式,舞者的服饰、妆发、身姿配合着音响与节律共同构成了节目的基本要素。人们对充分运用新技术生产、呈现、传送视听节目所引起的冲击有目共睹,河南台不断推陈出新,对运镜、剪辑、后期等各环节的技术呈现进行把控,使得成品能够更好地适应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与分享而不致突兀,对新技术的敏感,尤其是对网络传播规律的充分认识,也是河南台之所以能够高品质推出文化产品的重要条件。 (原题为《再成爆款,传统文化为啥能被玩得这么“香”》 作者 张晨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