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洋鬼子到真洋鬼子,看假冒外国品牌“画皮”的进化之路

  日本匠人家族,“古法手工制锅,百年技艺传承”,“一生只做一件事”,这些描述,听起来似乎就很酷。再找来演员演绎一番,一个日本制锅家族第四代传人的高大上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这就是近日人民日报曝光的“国产铁锅谎称日本制造,将铁锅卖出千元高价”的壹加生活铁锅案例。

  假洋鬼子“伊藤慧太”

  据壹加生活描述,1892年前后,初代创始人“伊藤穗高”受到铸器魅力吸引,走上拜师学艺之路,其后几代人不断将技艺发扬光大,在百年间屡获“日本非遗传统工艺奖”“大阪文化奖励奖”“日本手工工艺匠人”等荣誉。“伊藤”家族四代制锅,连续四代“一生只做一件事”。

  这样的理念更是打动不少消费者,铁锅售价高达千元也一样热销。

  然而这一切都是假的。壹加宣传视频中所谓的铁锅“第一代”创始人、“第二代”传承人的照片,实际分别为日本小说家志贺直哉、雕刻家高村光太郎的照片,且两人均出生于1883年是同一代人;“第四代”传承人“伊藤慧太”实为中国演员怀远;铁锅也都是在国内代工厂生产。

  然而,假洋鬼子被曝光之后,消费者维权却陷入困难。

  陕西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王浩公分析认为,壹加通过声称其销售的系“伊藤家族第四代”传人打造的铁锅这一虚假陈述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该行为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欺诈的定义,消费者可依法要求壹加履行“退一赔三”的法定义务。而根据电商平台销量保守估算,截至2020年12月,铁锅销售总额超过3000万元。

  但部分消费者在退款时却遭遇阻力,要么被客服拉黑,要么客服就是顾左右而言他,还反劝消费者不要“信谣传谣”。

  康巴赫到底是假洋鬼子还是真洋鬼子

  假洋鬼子形象被拆穿了,还那么理直气壮,不禁令人想到去年底央视曝光的另一个案例,长期在宣传中使用“怕化学涂层脱落,用德国康巴赫蜂窝不粘锅”之类的标语,包装自己是所谓德国高端厨具品牌的康巴赫,却原来是一家不折不扣的中国企业。

  结果,央视的曝光还引发了厂家的一番辩驳。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在其所注册的康巴赫品牌官微、官博等平台,发布了一封自称“KBH kitchenware GmbH(康巴赫厨具)”公司的声明,称KBH kitchenware GmbH(以下简称德国康巴赫)是一家在德国注册的公司,所以康巴赫系德国品牌是不争事实。

  仔细梳理,中国厂家还真的在德国注册了康巴赫。继浙江巴赫2012年注册康巴赫、KBH等商标之后,其实控人在德国注册的公司KBH kitchenware GmbH也于2013年在德国申请“KBH康巴赫”这一商标。这看起来,就比壹加生活铁锅直接的造假、演戏高明了不少。

  说白了,我确实在德国注册了公司、商标,我可是真洋鬼子不是假洋鬼子,就算我的锅在国内生产,我说自己是德国品牌有错吗?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这种扯虎皮做大旗的做法,且这个虎皮还是自己注册的伪虎皮,真的是把消费者当做傻子吗?网友甚至吐槽,咋不取名叫“迈巴赫”呢?况且,国内生产、销售的康巴赫,浙江巴赫厨具公司本就有康巴赫商标和相关专利,与德国注册的康巴赫并没有关系。

  实际上,这种中国厂家在国外注册品牌,然后在国内假装自己是国外品牌的套路,并不鲜见。毕竟洋名字听起来似乎比较洋气,对初创企业来说也更容易打开销路。

  但是,“大人,时代变了”。

  日吹和德吹曾经是中国互联网圈十年前的主流,什么日本清洁工洗刷马桶后敢从马桶里舀水喝,各种百年匠人、仙人;青岛下水道旁德国人留下的油纸包等等传说充斥网络。因此,就有厂家给自己穿上日本匠人、德国制造的“画皮”,不将心思用在提高产品质量、继续研发创新上,而是将精力用在注册外国公司、伪造外国品牌的形象上。

  但新一代消费者,亲历了中国的崛起,对国外品牌盲目崇拜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不管是中国品牌还是外国品牌,大家看重的都是产品的质量、设计、创新,大家都不希望自己为追求品质升级所付出的溢价,其实只是被一张“画皮”所欺骗。

  铁锅能够成为潮流单品,本就是中国制造业升级进化、消费者消费升级互相驱动的结果。中国厂家本应利用好这一有利于自己的趋势,打响中国制造自己的品牌之路,让自己的品牌能够占领更高的段位,占领中国制造、中国智造的高端心智,而非扭扭捏捏、遮遮掩掩、欲盖弥彰,非要扯一个无中生有的外国“画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