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江德福将江德华接到城里,不只是让她享福那么简单

  江家三子一女,只出了江德福这一个大人物,足矣。

  那个年代,农村父母对于孩子接受教育的态度远没有现在这么重视,因此,江德福兄弟姐妹四个都没有文化,甚至大字都不识几个。

  江德福的父亲早逝,只有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们拉扯长大,能够保持温饱已经不易,读书上学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于是,江德福的大哥很早地承担起这个家庭的重任,照顾弟弟妹妹。那个时候的江德福很小,整天就跟在大哥的屁股后面干农活。

  二哥和大哥年龄相近,不服大哥的管束,整天在村子里游手好闲。原著里的二哥相貌很好,经常和村里的姑娘不清不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会和张桂兰厮混在一起的事实。

  因为误杀了人,二哥逃走,江德福走上了从军的这条道路,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在母亲去世之后,江德福对这个家几乎没有什么留恋,所以一走就是音讯全无,将张桂兰留在了农村老家。

  那些年,江德福无牵无挂,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事业上,也成了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只是当他再回到家乡的时候,张桂兰已经怀上了自己二哥的孩子。

  这对江德福来说是一生的耻辱,他将张桂兰赶回了娘家,再也不想见她一面。对于家乡,他更没有了牵挂,甚至是厌恶。

  不知道如何面对二哥,有恨也有心痛,更重要的是,只要待在家里,就觉得别人看自己的眼光不对劲。

  江德福是一个很看重面子的人,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只能选择逃避,将兄弟姐妹都留在了农村老家,直到自己娶了城市女人,他才觉得有面子照顾老家的人。

  一人得道,江德福的成功是用年轻时候的一心奋进换来的,同时,他也承受了张桂兰带给他的耻辱。幸运的是,在以后的很多年里,他再也没有经历过同样的悲痛。

  

  有出息的哥哥,想要让自己在农村的妹妹享享福。

  曾经的江德福可谓是乡下的土猪,在功成名就,娶了城市女人安杰以后,他的身份和地位迅速上升,有金钱也有能力照顾好乡下的妹妹江德华。

  而江德华呢,命苦。

  在嫁了人以后,丈夫就和江德福一样,选择了从军。只是再也没有消息,只有婚姻之名,没有婚姻之实的江德华,不仅要继续在婆家干活,还要被扣上一个“克夫”的名头。

  江德福有了出息,他自然要照顾妹妹,所以在安杰生了孩子以后,他以让江德华照顾孩子为由,把她接到了城里。

  对于他的这一心理,安杰不能够理解。

  在安杰的认知里,将江德华接过来,那是客人,怎么能让自己的小姑子像保姆一样伺候自己呢?当然,江德华干活还不如保姆干得好。

  所以,她宁愿用一个保姆,也不愿让江德福把自己的妹妹接过来。只是在这件事情上,江德福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先斩后奏地将江德华接到了城里。

  江德福愿意忍受安杰的小脾气,也愿意被她不痛不痒地改造生活上的习惯,可是在将江德华接到城里这件事情上,他有着自己的倔强。

  安杰明白了江德福的想法,没有办法的妥协了。

  安杰不了解农村的情况,但是江德福却很清楚。如果不是他有出息,江德华将会在农村一直接受别人的风言风语和侮辱,被她的婆婆当作免费的劳动力。

  只有利用自己的身份,才能将江德华从农村解救出来。住在自己家里,虽然会和安杰吵架,也会家宅不宁,可总好过整天在老家跟一群泼妇吵架的好。

  事实证明,江德华在城市成长得很快,不仅和安杰相处得像姐妹一样,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这一点上,江德华比张桂兰幸运了很多。

  

  有身份的丈夫,娘家也可以挺起腰杆子做人。

  在成分论的年代,安家近乎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一个外逃的资本家父亲,安泰娶了地主家的女儿,安欣嫁给了清华大学的高材生。

  安家一家子人都是见过上流社会的有钱人,穿着西装,出入在西餐厅,吃牛排,喝咖啡,印证了老欧说的那句话:“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是,这样的生活状态却并不是值得赞扬的事情,甚至应该接受批判。在评定成分之后,安杰的嫂子上街买菜都会觉得抬不起头,到处被人指指点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江德福见到了安杰,很执着地要娶她,安家喜出望外。如果安家有了这个女婿,足以抵消他们简历上那几个成分高的亲戚。

  问题出在安杰身上,当时的她还没有完全接受现实,她想嫁给一个同样阶层的人,看不上江德福这样一个没有文化的大老粗。

  可嫁给江德福,才是安杰做得最正确的选择。

  安家可以抬头挺胸的做人,至少不用承受别人的冷言冷语。身边的人因为江德福的身份,向他们投去了之前没有过的注目礼,这种尊敬让安杰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

  老欧确实被打成了右派,可是他的两个女儿完全没有受到任何牵连,在江德福的安排下,都成功地走向了最好的岗位,甚至不用从基层干起。

  安杰不喜欢她的侄女,可是当安泰找上门的时候,她还是央求着江德福找关系,将侄女送到了想去的地方,同样是普通人不敢想的职位。

  因为安杰嫁给了江德福,惠及了整个娘家人,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实。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江德福是一个家庭观念很重的男人,为了安杰,他的仕途数次受到影响,对待那些农村亲戚,他也是能帮忙的就帮忙。

  江德华觉得安杰的娘家人享了江德福太多的福,所以将自己农村老家的亲戚都叫到了海岛上。这群亲戚住在江德福家,免费吃喝,走的时候还要带走一大堆东西。

  作为一个村子里出来的小伙子,江德福尽最大可能地忍受着他们的陋习,也会像帮助安杰娘家人一样给他们找关系,送他们去合适的岗位。

  燕凤是一个不识字的女人,甚至连男女厕所都分不清楚,可是江德福并没有因为她不识字就不管她,她也得到了同等的照顾。

  如果没有江德福的存在,燕凤苦学多年,也未必能够有同样的成就,这就是人脉在当时的重要性。

  燕凤没有文化,而在原著当中,江德福的一个耳朵听不见的儿子,也被他送去当兵。

  在作者刘静的书中,曾经有了最直接的语句讽刺这样的风气:“这个年代,连听不见的人都可以从军,还有什么规定是不能改变的呢?”

  当然,这些看似不合理的事实,都在正常地发生着,这也是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时代背景,也是还原真实的好作品。

  

  不管安杰如何委屈地嫁给了江德福,她都必须承认江德福带给她的庇护。

  和安杰同样出身的安欣,因为嫁给了老欧,经历了太多的不如意,她羡慕安杰可以做老师,而安杰则可以轻描淡写的说:“做老师有什么好的。”

  在安杰去黑山岛看望安欣的时候,邻居帮忙照看孩子,一个月七块钱,安杰没有犹豫地说了一句:“那还不算贵。”

  安欣愣神了一会,是啊,对安杰来说七块钱确实算不了什么,可是已经处在底层的她来说,七块钱也许是她半个月的工资,也许是她省吃俭用才能节约出来的。

  江德福的仕途,最大受益者就是安杰。

  这部名为《父母爱情》的电视剧,其实很现实,亲情很现实,爱情很物质。

  但现实也没什么不好,毕竟还原真实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