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成名放浪不羁后,王勃惹恼朝廷祸及家人,空留天下第一骈文!

  王勃,字子安,自幼即聪明颖异。6岁能文,被赞“神童”。9岁,读《汉书注》,作《指瑕》10卷。10岁,已饱览六经。12~14岁,于长安学《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 乾封元年(666年),16岁的王勃,科试及第,被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成为大唐最年少的命官。

  

  之后,才思泉涌的王勃,犹如笔端生花,常有佳作。其中,所撰《乾元殿颂》之文,极其华美、绮丽,引起了大唐皇室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唐高宗李治,曾赞扬其:“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由此,王勃的神童之名、文名,为之大振,且直接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入选“初唐四杰”,并被推为首位。

  话说,春风得意的王勃,在当上朝散郎后,经主考官的介绍,任职大唐皇室沛王府修撰,与沛王李贤可谓是非常投机。老话说的好:“春风得意之时,务必要保持清醒,切忌得意忘形,以免说错话走错路,酿大错而悔恨终生。”显然,年少成名的王勃忘记了这句老话,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继而开始放浪不羁起来。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已有放浪不羁之风的王勃,旋即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为沛王助兴的同时,而讨伐英王的斗鸡。

  当然,这其实算是王勃的,一种拍马屁行为。此后不久,这篇拍马屁的文章,传到了唐高宗手中,致使高宗大怒。继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最终,王勃为自己的放浪不羁,付出了代价。不仅刚刚打通的仕途毁于一旦,还被大唐皇室逐出了长安。

  按常理,年少成名的王勃,在被大唐皇室逐出长安后,应该自我反省,并收敛自己的放浪不羁,收敛心性才对。可是,大概是因为太过有才华,太过恃才傲物。此后的王勃,并没有收敛自己,依然是我行我素。显然,这也为他的第二次,且是更大的挫折,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乾封3年(668年)5月,被逐出长安的王勃,踏上蜀道,开始了他长达2年多之久的蜀地之行。不过,于蜀地期间,王勃仍心念长安,期盼回归。咸亨2年(671年),因“檄文风波”已过,王勃从蜀地欲返回长安参加科选。回程途中,王勃受一个朋友,也就是虢州司法凌季友邀请,到了虢州并谋得了一个参军之职。

  

  也就是在做这个小小参军期间,王勃的放浪不羁的性格,再次作妖起来。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王勃碍于面子,将其藏匿了起来。奇葩的是,后来王勃又害怕走漏风声,危及自己仕途,转而直接将曹达杀死,以了其事。最终,王勃再次为自己的放浪不羁,付出了代价,而且是天大的代价。即东窗事发后,王勃获死罪。

  此次变故,王勃不仅完全葬送了自己的仕途,还顺带连累和葬送了,其父亲--王福畤的仕途。不久之后,王福畤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南荒之外的交趾县令。想来,王勃对此是深感无地自容的,是愧疚万分的。这从王勃写给父亲的《上百里昌言疏》中,我们便可窥见一二。在信中,王勃写道:“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

  好在,在王勃的作妖事迹中,不幸中还留有一丝万幸。那便是王勃遇上了大赦,没有被处死。 话说,王勃出狱后,在家中停留了一年多。彼时,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但彼时已有所畏惧的他,拒绝了。想来,接连两次的变故,让王勃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放浪不羁,自己的不知收敛,并不适合官场。

  上元2年(675年)秋,心存愧疚的王勃,决定远行南下去看望父亲。此后,王勃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经淮阴后,入长江,再经江宁等地,前往父亲的所在地。据信,就是在这次探望父亲的行程中。九月九日,王勃路径洪都(南昌),恰好遇到了都督阎公,新修的滕王阁落成,大会宾客。一番机缘巧合之下,王勃写出了那篇,号称天下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写罢,举座大惊,王勃则是意气风发,不久即辞别众人……

  

  话说,大概是天妒英才,又或者是命运在和王勃开玩笑,写完《滕王阁序》后,没过多久,即传来了王勃“溺水而亡”的消息。至于是如何溺水,又溺亡于哪里,是江河之中,还是大海之中,无人知晓,无从考证。而且,是溺亡于未见到父亲的途中;还是见到父亲后,归家的途中溺亡,也无人知晓,也无法考证。甚至,还有传言王勃是因为,羞愧于自己害了父亲,而跳河或跳海而亡。总之,对于王勃的死那是众说纷纭,谁也说服不了谁;也算是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吧!

  不论如何,王勃是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鼎鼎大名的。而提起王勃,大家最先想到的,大概率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及天下第一骈文《滕王阁序》。特别是那篇,代表了王勃巅峰才华的《滕王阁序》,尤其能吸引人注意,总能引得无数人极尽赞美,继而产生共情、共鸣!就连那个居庙堂之高,曾经将王勃放逐的人--唐高宗李治,也不能免俗和例外。

  话说,当唐高宗李治在长安,第一次看到那篇号称天下第一的骈文时,也被深深震撼到了。不仅大力称赞王勃,还想要重新召回王勃。可当唐高宗想要召回王勃之时,却被告知王勃已经溺水身亡!只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道:“可惜,可惜,可惜!”

  最终,在历史长河之中,王勃的大名,便时常和那号称天下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可许多人,一看到这篇《滕王阁序》,又会联想和慨叹,王勃的年少成名与放浪不羁,两番惹祸并祸及家人。

  正所谓:“呜呼哀哉!一个曾经的神童,年少成名的超级俊才,终因年少成名放浪不羁,而落得个惹恼朝廷(大唐皇室)、祸及家人,郁郁而不得志,空留天下第一骈文!”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和拜读一下,那篇号称天下第一骈文的惊世文章,来感受曾经的那个年少成名,却又放浪不羁的,青年才俊的满腹经纶和文采!

  《滕王阁序》版本一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