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火了,是靠讨好女性观众吗
文/蒋敏玉
《梦华录》播出一周,豆瓣开分8.3,半天后升到8.8,远超年初爆款剧《人世间》和《开端》,成为今年评价最高的爆款作品。
女主角刘亦菲从“赵灵儿”变为茶铺老板“赵盼儿”,搭配男演员陈晓,两位“古偶颜值天花板”的合作使得新剧的口碑和热度快速攀升。
电视剧《梦华录》海报
《梦华录》开播以来,在微博热搜上相关话题词超过四十个,观众讨论从剧里延伸到剧外。
“嗑到刘亦菲和陈晓的糖、惊叹一下柳岩的演技、顺便骂一下包贝尔”,成为该剧观众的日常操作。
除此之外,全女性制作班底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女导演真好,还得是女编剧。”
不过是在讨好女性?
改编自关汉卿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电视剧《梦华录》,保留了女性为男性所骗后互助自救的故事主线,又在赵盼儿救助姐妹宋引章的基础上增加了孙三娘被抛弃的戏份,最终呈现出三位姐妹共赴东京汴梁创业的剧情。
电视剧《梦华录》剧照
能看得出,打着“女性”、“励志”标签,女性向确实是《梦华录》的创作思路,主角们反抗命运、互相帮助的台词、剧情比比皆是。
刘亦菲饰演的女主角赵盼儿的台词金句是“但凡我决定的事,无论如何都不会后悔”,贯穿剧情始终。
第十集里,花魁张好好因为私人恩怨寻找宋引章,见面后两人却因为彼此欣赏,坐在亭中一起弹唱,令不少观众感慨这才是女性友谊的正确打开方式。
因为关汉卿的原作在前,《梦华录》被和《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以及根据后者拍摄的另一部电视剧《爱情宝典》放在一起比较。三部作品中,只有《梦华录》更改了人物设定,将妓女改成了乐伎,还删掉了原作中赵盼儿和周舍厮混三天的剧情,多次提及从良和贱籍、靠一技之长谋生和以色事人的区别,引来对该剧不过是在“讨好女性观众”的质疑。
近日《梦华录》评分开始下降。图/网络截图
在这样的质疑下,观众拿出了2003年播出的《粉红女郎》举例。那部改编自朱德庸漫画《涩女郎》的电视剧被视作中国内地女性群像剧的源头。虽然电视剧中展现了不少独立女性意识觉醒的片段,但仍有女性角色争抢暧昧对象的戏码。
在《粉红女郎》播出一年后,“中国版《欲望都市》”也出现了。这部由四个“大龄未婚女青年”、七十多场恋爱情节构成的《好想好想谈恋爱》,主打女性独立与解放,豆瓣评分达到8.2分。剧中原本不想结婚的毛纳不仅自己最终结婚,还给朋友写信称“一个女人再无法无天,她的法是男人,天也是男人”的情节被观众认为是女性“独立价值观的彻底崩塌”。
此后十多年间,影视行业被《琅琊榜》《甄嬛传》这样的“大男主剧”和“大女主剧”轮番占领,类似剧作中就算出现了有野心、有想法的传奇女性,她们的成功也总脱离不了身边男性的支持和帮助。
2016年《欢乐颂》大火后,一批爆款女性群像剧再次集中涌现。和男性为主角的剧作不同,女性群像剧的特点是将女性作为中心,借由不同女性的成长故事,将职场歧视、生育困境、身材焦虑和亲密关系失控等现实困境和生活痛点拿出来反复讨论。
从豆瓣评分来看,《欢乐颂》《我的前半生》《上海女子图鉴》《三十而已》《流金岁月》等等剧作的评分都在7分左右,而评论中无一例外都有人抨击它们是打着女性主义旗号讨好女性观众的玛丽苏剧。
刘亦菲在《梦华录》中饰演的赵盼儿,被普遍认为和16年前《仙剑奇侠传》中的赵灵儿如出一辙,赵灵儿也是刘亦菲最受好评的角色之一。图/剧照
商品必然需要研究受众
女性观众需要讨好么?
根据云合平台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各家视频平台的用户构成中,女性用户占比均在60%以上。而在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的收视调查中,《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小娘惹》等展示女性力量的剧作首播观众构成中,女性观众比例同样全部高于男性。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到2021年8月期间,播出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女性群像剧就多达15部。
在大银幕端,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突破50亿票房,成为近年来国产电影票房之最,这也是一部纯粹女性向的影片。
《你好,李焕英》让贾玲成为全球票房最高女导演。图/官方剧照
对此,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副主任闫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最近几年之所以有很多差异化的女性形象出圈,主要在于女性观众对于剧情的关注度和投入度更高,此类剧作能够满足女性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欣赏口味。
“当前很多都市女性正处于事业、生活、爱情以及种种社会关系的交汇点,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能够较大幅度地涵盖与折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产生共情效果。”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在内容创作上更大程度地迎合受众的口味,看似是趋势导致的必然结果。
但事实上,对于制作方和平台方来说,押宝某一单一题材并不理智。
任职于视频平台的影视行业内部人士刘新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女性题材能不能火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比如前年火的电视剧是《三十而已》,去年是《小敏家》和《扫黑风暴》,今年是《人世间》,从历史数据来看,哪个题材的红利都在一两年左右,并没有主题上的规律可循,各家视频平台也都不会特别针对女性制作什么剧,因为女性本身就是娱乐消费的主力,更重要的是剧作本身的质量。”
在刘新看来,“爆款不是因为题材,而是因为和观众产生强烈情感共鸣而最终实现口碑和收视的双丰收。女性观众看的作品越来越多,曾经的甜宠、虐恋或者是贩卖焦虑博同情的戏码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对于平台而言,也更希望百花齐放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题材出现爆款,大家一窝蜂地上,把这个题材迅速搞到审美疲劳。剧能爆,除了作品的质量过硬,运气成分也很大。一部爆款作品也许对平台和创作者有一时的红利,但是对于行业来说并没有多少借鉴价值。”刘新说。
闫伟也认为,从商业视角来看,剧作的成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在创作上并没有多少可复制的所谓经验,某一两部剧也不太可能决定某一题材类型作品的持续性热度。
其实,要“讨好”的并不单纯是女性观众,而是要摸清楚,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于怎样的内容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电视剧《梦华录》剧照
“千万别觉得你懂女性”
去年,一部名为《爱很美味》的女性群像剧,拿下了豆瓣8.1的高分。其男性导演陈正道在受访时表示,“我给男性一个好的建议,不管一个男性要拍女性主题还是要追求女性,当你觉得你吃住她了,了解她了,就是你失去她的第一步。”
“千万别觉得你懂女性。”陈正道语重心长。
可是,女性就一定懂女性么?
曾担任过《理想照耀中国》《遇见你之后》等影视作品的女性编剧余思完成了题为《社会语境与性别呈现:中国当代电影女性形象研究》的博士毕业论文。
在整理了从80年至今的百花奖、华表奖获奖作品后,余思发现,不同于“最佳男主角”获奖影片多为历史伟人,“最佳女主角”获奖者饰演的角色清一色是基层女性,她们是妈妈、女医生、女法官、乡村女教师,她们在家庭与事业中痛苦博弈,但在关于自己是谁这件事上都面目模糊,看不到女性自我实现的表达。
“这些年来很多大女主剧《甄嬛传》《芈月传》《如懿传》,或者女性群像剧《三十而已》,虽然是女性题材,但内核不是女性主义的,还是在说女性如何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上好好生存下来,按照男性主导社会的逻辑去创作的。”余思说。
《梦华录》中部分台词引发争议。图/剧作截图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余思看来,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观众的群体构成很复杂,很难找到创作观念上的基准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新剧的创作时间可能远早于播出时间,反映的还是三四年前的审美。
“以前宫斗剧火的时候,传递的观念是女性要生存下来,获得男性的青睐,但现在很多90后、00后在讲女性的独立意识,学习爱自己。”余思认为这已经足以反映社会观念的进步。
“《梦华录》的优点是既是女性题材,又在讲女性自我拯救的故事,而没有在讲一个女人如何钻营博得男性喜欢,或者在男性掌权的世界里向上爬的故事。”余思认为,这与《梦华录》的主创是女性导演和女性编剧有一定的关联,“创作者本身肯定会去选择和自己有共鸣的题材,无形中是有一些偏向的。”
余思也认为自己是带着女性主义意识在创作。端午节档期上映的电影《遇见你之后》原本是讲一个灰姑娘和王子在浪漫罗马相遇的故事,但余思和女导演侯祖辛都认为改编成剧本时,女主不应该是一个花痴可爱的追星女孩,更应该强调她的自我意识,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也是从两个人互相鼓励、共同成长的经历中生发出来的,这比一见钟情更为可贵。
“影视作品可以视作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有时它是写实的,有时又是失真的,但总能借助它们看到受众群体的变化。”余思说。
电视剧《梦华录》豆瓣热评。图/网络截图
多年前,余思看过一部名为《大法官金斯伯格》的纪录片,其中有个片段令她印象深刻:
记者问金斯伯格:“作为首位女性大法官是何感受?”
金斯伯格反问:“为什么女性成为大法官大家会意外?等到大家都不会问这个问题的那一天,整个社会的性别观念才是真的进步了。”
余思想着,性别议题之所以在当下总是引起激烈讨论,正因为女性生存场域仍然存在问题才会引起激辩,也许有一天,女性创作者和女性题材作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丰富和多彩,到那时,它们都会在观众眼中变得稀松平常。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