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岁的波德莱尔:在残酷里放入全部温情

  

  诗人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他在相片中常常呈现这样的视角:瞪大的眼睛直视镜头,眼神专注而质疑。今年是波德莱尔诞辰200年,他的诗作不仅在文学界持续发挥影响,也在美学与视觉领域驰骋。

  波德莱尔出生于1821年4月。这一年,是中国清朝道光元年。36岁时,波德莱尔出版了日后在大众破圈的《恶之花》,彼时清朝咸丰七年,太平天国风起云涌,第二次鸦片战争正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出生一百年后,周作人于1921年将波德莱尔的诗作翻译介绍到中国,影响了诸多民国诗人。没过几年,在相邻的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在自杀前留言:人生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波德莱尔肖像

  波德莱尔写了很多诗歌,他有好几个恋人,他的生活放荡不羁,他的痛苦源源不绝,他的作品争议不断……大多数普通人未必读过波德莱尔的诗作,对于“恶魔诗人”或者“尸体诗人”这等咬牙切齿的标签与评价也如云里雾里。

  

  首版《恶之花》封面上是波德莱尔的手稿

  但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却如一种有着明确指向的意向般,突破了小众的诗歌与文学圈,穿越了200年的时空障碍,在电影、戏剧、装饰等等艺术领域遍地开花。

  

  日本漫画《恶之华》

  2009年,日本漫画家押见修造在《别册少年Magazine》(讲谈社)创刊号上开始连载《恶之华》,讲述了主人公春日扭曲的恋爱之旅。其中还有关于作者对于青春的看法,青春没有对错,即使充满黑暗那也是自己的青春。

  

  日本漫画《恶之华》

  漫画名字就来自波德莱尔同名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不仅如此,漫画中的男主角公春日就被设定为是波德莱尔的忠实拥趸。

  

  日本电影《恶之花》改编自同名漫画

  2019年,日本导演井口升将押见修造的这部漫画作品搬上了大银幕。

  

  日本电影《恶之花》剧照

  影片讲述了迷恋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的代表作《恶之花》的中学生主人公春日高男,被同班同学仲村佐和目睹了偷班花佐伯奈奈子体操服的场景,于是被她的各种离谱要求捉弄的故事。电影名字也直白地直接就叫做《恶之花》。

  

  日本电影《恶之花》剧照

  日本文化中的物哀底色似乎对波德莱尔格外青睐。此前,曾轰动东南亚的剧集《贤者之爱》中,优雅美貌的真由子,为了向夺走自己父亲和恋人的百合复仇,而精心栽培百合的儿子直巳。

  

  《贤者之爱》讲述了一个另类复仇故事

  陪伴他,引导他,启蒙他,教他如何得体地开香槟,如何具有阅读趣味,如何获得高雅审美,如何探索两性关系,直到直巳不可救药爱上自己……

  

  《贤者之爱》中,真由子引导直巳阅读波德莱尔

  当一切冲突爆发,大雨滂沱之夜,这对年上恋人坐在餐桌旁,真由子夸奖直巳独立走向成人世界,并推荐他阅读波德莱尔……除去三观震碎的养成剧情,波德莱尔在这里却成了一个鲜明的注脚,抢夺的恶,情感的美。

  

  《贤者之爱》剧照

  回到波德莱尔的故乡法国,古灵精怪的新浪潮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曾为一个名为《艺术中的裸体》的系列电视节目拍摄了短片《女雕像》。

  

  瓦尔达的短片《女雕像》

  镜头对准了巴黎古老建筑的梁柱上常有优美的雕像,瓦尔达说,她特别感兴趣那些自“波德莱尔的时代”就已经默默支撑着巨大建筑的女雕像。

  

  瓦尔达在片中将波德莱尔作为一个时代标签

  波德莱尔变成了一个时代标签,和瓦尔达镜头里的那些沉默的雕像一起。

  

  比亚兹莱的画作风格兼具恶与美

  而在画作中,最得波德莱尔精髓的,大约要属插画家奥勃里?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

  

  文学与艺术功底使得比亚兹莱的风格独树一帜

  从小酷爱文学,为他的画作奠定了丰厚饱满的底蕴;自命不凡的性格与跌宕的经历,又为他的风格增添了阴骘诡异的色调;热爱音乐,沉溺于向艺术借来的梦境中,则使得他的作品始终具有无法抵抗的美。

  

  比亚兹莱的风格与波德莱尔不谋而合

  兼具恶与美,在讲述其短暂26年一生的传记中,作者也不由得借用了波德莱尔那最著名的诗作予以命名——《恶之花:比亚兹莱插画艺术》。

  

  比亚兹莱出版了一系列插画作品

  Le spleen de Paris

  《巴黎的忧郁》

  

  [法]夏尔·波德莱尔 著

  郭宏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Les fleurs du mal

  《恶之花》

  

  [法]夏尔·波德莱尔 著

  郭宏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编辑-Y

  撰文-Gnay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200岁的波德莱尔:在残酷里放入全部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