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17岁定情,与初恋携手73年,力排众议娶回“不育”妻子,婚后仅7年便儿女

  2001年,年过七旬的台湾诗人余光中,发布了一篇名为《绝色》的描写雪夜美景的诗作。

  在这首诗歌里,余光中极力渲染月色与雪色之美,却在临近结尾处神来一笔,惊艳四座:

  “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诗中拥有这抹绝色的女孩,便是余光中的初恋,也是陪他走过60年的妻子,范我存。

  然而,二人当初决定结婚时,所遭遇的来自家庭的阻碍,着实令人难以想象。

  

  1937年,南京沦陷,彼时的余光中才刚满9岁,便目睹了日军骇人的血腥手段。

  得知日军逼近南京的消息后,母亲马上带着余光中离家,开始了居无定所的逃亡生活。

  母子两人辗转逃到了上海的法租界,此后两年一直住在亲戚家。

  1939年,母子俩又随国民政府搬到了重庆,终于过上了相对安定的日子。

  在重庆的7年时光,于余光中而言是快乐美好的,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与自己的初恋范我存初相识。

  

  那时,母亲经常带余光中去远房亲戚家串门,范家便是其中之一。

  一次,范我存见家中来了客人,就好奇看了一眼,只见是个比自己大几岁的男孩,模样周正。

  初次见面时,余光中有些害羞,穿了一件麻布制的衣服,理着小平头,看起来的确是既严肃又腼腆。

  听母亲介绍,这男孩应当算是自己的表哥,书念得极好,中文英文都很棒,还非常有绘画天分。

  范我存不由得崇拜起男孩来,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巧合的是,范我存也懂得一点绘画,又和余光中年纪相仿,两人初次见面便聊得十分投缘。

  从那以后,他们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从文学聊到绘画,从爱好聊到生活,越聊感情越深。

  

  1945年,抗战胜利,长年在外漂泊的余光中一家,终于回到了家乡南京。

  那年,余光中17岁,范我存14岁。

  情窦初开的年纪,他们情投意合,偷偷互定了终生。

  然而,生活总是不如人意。

  不久之后,余光中随家人来到香港,不得不与范我存分别。

  二人当时甚至以为,这一别可能就是一辈子。

  无巧不成书,兴许在暗中,月老早已为他们栓好了红线。

  

  1949年,范我存一家来到台湾定居,余光中一家不久后也来到了台湾。

  这天,余光中去街上办事,一眼就看到了范我存。

  在他乡不期而遇,两人都惊喜万分。

  这次相遇,更是坚定了两人要在一起的决心,回家便告诉了各自的父母。

  出人意料的是,余光中母亲竟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这丫头从小就有肺病,连学校都去不了,身子太差了…

  医生检查过,她可能终生不育,我们家可不能绝后!”

  另一边,范我存的父母也嫌弃余光中,怕这个书呆子难以照顾好自家的宝贝女儿。

  尽管如此,情比金坚的两人仍然要在一起。

  拗不过子女的坚持,双方父母最终只得同意。

  1956年,夫妻俩在台北中山堂举行了婚礼,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步入了婚姻殿堂。

  这一年,余光中28岁,范我存25岁。

  婚后的两人十分幸福,还共同孕育了5个子女,余家父母担心“绝后”的顾虑,也就此烟消云散。

  

  岳父岳母曾担心,余光中太像个书呆子,大概不懂浪漫,会让女儿受委屈。

  可余光中每次投稿,都会让妻子范我存帮忙把关,还总有小巧思,悄悄传递爱意。

  有一次,余光中接下了《梵高传》的翻译工作,总是在纸的正面写译文,背面写下情意绵绵的话,再寄给范我存誊抄。

  翻译这本书,余光中前后用了11个月,30多万字都是范我存誊抄。

  而这几千张稿纸的背面,每一字也都藏着余光中对妻子满满的爱。

  

  2016年,是夫妻俩牵手的60周年,迎来了两人的钻石婚,余光中曾主持过一场分享会。

  在讲到自己著作的《乡愁》时,他突然顿住,抬起头问:“我的新娘在哪头?”

  “在这儿呢!”

  只见台下,范我存从人群中站起来,接受众人艳羡的目光。

  他们相视一笑,仿佛这恩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

  2017年冬天,余光中病逝于高雄,享年89岁。

  次年初,范我存联系到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和文物馆,捐出了丈夫的翻译手稿,分文未取。

  面对舆论热议,范我存只做出了极简单的回应:

  “他的作品是属于千千万万人的,而非独自属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