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系列报道八——在坚守中奋斗 于艰苦中成长

  这里平均海拔4530米,“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冬天暴风雪,夏天穿棉袄”是那曲的真实写照。这里既是海拔极地,更是精神高地、信仰高地、政治高地。那曲市森林消防大队一茬茬指战员赓续交替,超常工作、生活、训练,他们将责任扛在肩上,将忠诚镌刻心间,将荣誉举过头顶,不论海拔多高、条件多苦,始终坚定筑牢身在边疆、心向中央、维护核心思想根基。

  “再艰苦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干;再艰苦的地方,总要有人来守”。长期以来,那曲大队指战员始终牢记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要求,全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队20年来,大队先后涌现出了“艰苦创业标兵”梅建波、“消防忠诚卫士”孔特特、“藏族干部好样子”索朗达杰等先进典型,为大队全面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努力实现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宏伟目标。除了先进典型,大队还有无数默默奉献的一线指战员,他们不畏艰险、不怕困苦,用坚实的臂膀扛起守护祖国和家庭的神圣职责,那曲大队分队长李秀才曾说:“作为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对家人的亏欠无疑是最多的,想要一心埋头干工作,就不得不牺牲家庭亲情,遇到一个可以互相理解、相互包容的人是幸运的,精神上有共同的信念和追求,支持对方干事业的热情,这是别人都不具有的浪漫,也让我们的每次相聚显得愈发珍贵,让人分外珍惜。”

  “没有到西藏以前,我以为西藏就是照片中美丽的布达拉宫,来了西藏以后才知道世事往往难以想象。那曲的风景也确实很美,蓝天白云,但经常忽然之间就狂风大作,还夹杂着沙子,打的脸生疼。”李秀才家属史丽香和其他队员家属聊天时感慨道。

  在生命中总会想起那样一个时刻,守望着温柔的九月。史丽香带着刚满一岁的儿子第一次到大队探亲。内地还是刚熬过了炎热的初秋,安静祥和;那曲已是呵气成霜的寒冬,雪虐风饕。本是满心欢喜的探亲之旅,却在走下火车踏上那曲土地的那一刻,随着那曲的气候一起,温度骤降。胸闷头晕、呼吸不畅等高原反应来的措不及防,想要第一时间出站见到心心念念的人都做不到。一只手抱着孩子,一只手拖着行李箱,走走停停,两百米的距离用了二十分钟才走完。出站口,老远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爱人在警戒线外抱着一件崭新的大衣激动的不停挥手,本该是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和拥抱,却怎么也迈不开脚步。距离上一次休假才过去仅仅几个月而已,怎么就成了现在皮肤黝黑、嘴唇干裂的样子,甚至咧嘴笑着的时候还能看到嘴唇上的点点殷红。这与她想象的场景大相径庭,没有高楼,没有树,入眼尽是荒凉。很难想象,自己的爱人是怎样在这样的环境坚持到今天的。

  感受着那曲凛冽的寒风,阳光很好,却丝毫捕捉不到它的温暖,有的只是强烈的紫外线。李秀才一边接过儿子和行李一边将大衣给妻子穿上。时隔几月不见,儿子已经一岁,浓浓的思念化作的深深一吻,又似乎看到了印在儿子脸上的“口红”,尴尬的拢着袖口轻轻的擦了擦。看着这样的丈夫,史丽香心里说不出的心酸,极度不适的高原反应也抛在脑后,只为了可以在这个他坚守的地方多陪陪他。看着妻子严肃的表情,李秀才开着玩笑:“那曲的风景还不错吧,老家可是难得看到这么漂亮的雪景。”但是在史丽香的眼里,这一座白雪覆盖下的城市,在阳光的照耀下,是那么的刺眼。

  初到那曲,寒冷的夜晚总是那么难以入眠,面对如此陌生的环境,感受着丈夫坚守这么多年的地方,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生活条件艰苦,自来水都是年初才接通,在内地随处可见的树在这里成了需要专家研究怎么种活的生态课题。史丽香的心里有太多的话想问,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最后只能轻轻的说一声“辛苦了!”脑海里还在闪现着今天的一幕幕场景,按照往常习惯现在已经熟睡的儿子突然哭了起来,本以为是饿了,却怎么喂也不吃,儿子的哭声也越来越大,哭的嘴唇都开始发紫、声音开始嘶哑,看着妻子因为着急也开始落泪,李秀才的心里仿佛被刀割一般,说了一句“等我一下”就拿着衣服跑出了门。顾不得大队长有没有休息,一声“报告”就进了屋,听到这样的情况,时任大队长的孔特特马上答应了下来。没过几分钟李秀才又急匆匆跑回了屋大口大口喘着气,断断续续的说:“走...去医院!和队长请好假了....让我们开着大队车去。”医院检查结果是高原反应,孩子不适应才会一直哭,建议早点带着孩子回内地,折腾到凌晨三点才回到了大队。“明天你们就回去吧。”李秀才抱着熟睡的儿子。即使还没有从刚见到妻儿的喜悦中缓过神,考虑到孩子却又不得不狠下心让他们颠簸了三天才从老家风尘仆仆来到那曲,又得颠簸三天回家。听到这话的史丽香沉默了,作为父母,他们都知道孩子的健康和成长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我心里特别清楚你的辛苦,不仅要干好自己的工作,还要牵挂着孩子和家里,所以当我遇到困境想要放弃的时候,就会想想你的付出和艰辛,我就有坚持下去的动力,让你安心的奋斗在救援的第一线,拥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当史丽香说出这句话,眼神是那么的坚定。间隔不到一天,再次来到了那曲火车站,不同的是昨天是来,今天却是走,在李秀才不舍的目光中,史丽香抱着孩子一步一回头踏上了回家的火车,结束了这趟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短短不到一天的探亲之旅。仿佛将所有的别离都藏在了心底,她走进了车厢,他转身离开了车站,但即使抬头望着天空也控制不住眼眶里的泪水。

  如果有机会,谁不想陪着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如果有机会,谁不想一家人其乐融融;如果有机会,谁又愿意在异地他乡,颠沛流离。但谁又能在国与家之间坚定的选择后者。然而,这样的事情又何止李秀才、何止史丽香,更体现在那曲大队的每一名指战员的身上。那曲气压低、氧气少、掉头发、尿黄尿的特殊环境,大队指战员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工作、生活、任务的艰难。“这世上,没有谁活的比谁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喊地,有人在默默坚守。”他们要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要流更多的血、更多的汗—— 他们用坚强的忍耐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次、两次、三次!激励、坚持、超越!他们始终牢记总队首长来那曲检查工作时的讲话要求:“那曲确实苦啊,但是苦要苦的有意义,苦要苦的有价值,要在艰苦中有作为。不能把苦当作‘躺着就是奉献’的挡箭牌”。风雪中,泥沙和手掌上的鲜血渗透在一起,老茧和黝黑成了战友间审美的标准;训练场上,一声声威壮的喝喊,响彻草原,激荡着指战员们闪光的青春。

  正是这样一群热血青年,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勇于挑战极限,做到任务越重越要训、环境越苦越敢训,让脱了的头发,丰厚他们的内心;让凹了的指甲,鼓起他们的士气;让差了的身体,挺起他们的脊梁,始终坚定“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的信念,切实有力维护好42万平方公里羌塘大地的生态环境,全力守护好52万藏北同胞的生活安宁。

  ▌监制:郑 龙

  原标题:《【强国复兴有我】系列报道八——在坚守中奋斗 于艰苦中成长》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