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老太太看《智取威虎山》痛哭,儿子疑惑,老太:杨子荣是你弟

  1964年的某个下午,在山东省牟平县,一出《智取威虎山》正在上演。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么哈!么哈!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冻涂的蜡!……”

  舞台下面,一位中年农民也带着他的母亲宋老太太在观看。演出还没有结束,宋老太太痛哭起来,儿子疑惑不解,老太太念叨:“戏里说的杨子荣是你弟弟。”

  她和儿子都是质朴的农民。儿子劝慰老娘说:“娘啊,天下相似的人多得是。要是的话,部队上早来信了。”

  老太太没有再说话,她感觉杨子荣就是她的儿子,可她也只能把这种感觉深埋在心底。世上哪有母亲不熟知儿子的,杨子荣不是的话,她二十年未见的儿子又在哪里?

  在那个年代,侦查英雄杨子荣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是老百姓心中的大英雄。然而,关于杨子荣家里还有哪些亲人,家乡具体地址是哪里,却无从知晓。

  直到1974年,侦查英雄杨子荣的身世之谜才被破解,宋老太太真是英雄杨子荣的母亲吗?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轴,来了解杨子荣牺牲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美国客人相见杨子荣家人

  1969年年初,美国艺术代表团来中国访问交流。周总理还亲自陪美国客人观看了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幕布缓缓闭合,《智取威虎山》演出结束了。周总理侧身看向美国艺术代表团团长大卫,他的眼里含满泪花。

  周总理微笑着问道:“大卫先生,对这场戏,你如何评价?”

  大卫的心情好像还没有平静下来,他说道:“总理先生,杨子荣就是西方的佐罗,应该受到人民的尊敬、崇拜。这真是太精彩了。”

  大卫继续说道:“总理先生,戏里的英雄杨子荣是塑造的人物,还是真实的故事?”

  周总理告诉他,杨子荣是真有其人其事。

  

  这位美国客人大卫,告诉总理:“总理先生,在我们那里,英雄的母亲和家人也和英雄一样,都会受到尊敬。不知我能否去拜访一下英雄的母亲和家人?”

  周总理说道:“大卫先生,当然可以。我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周总理回去以后,立刻给解放军总参谋部打电话,让他们查询杨子荣烈士家乡的具体地址。

  第二天上午,秘书把一份有关杨子荣的材料交给周总理。在这份材料里,只记载了杨子荣的原籍在山东胶东一带,具体地址没有。

  一向沉稳的周总理把资料摔在桌子上,在房间里渡开了步子。

  总理的心情很复杂,这不仅仅是烈士身世的问题,更关系国家的声誉和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却不知道从哪里来?不要说美国客人,一个普通老百姓问起来都无法交待啊?

  周总理把秘书叫进来:“你立刻通知总参、总政和民政部,让他们一起,务必一个月内寻找到杨子荣家中的亲人和家乡详细地址。”

  

  寻找英雄一波三折

  随着英雄事迹的广泛传播,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也多次进行寻找他的老家,可是都没有收获。

  杨子荣牺牲时,是和在那场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一起安葬的。因为当时条件有限,墓前也只立了一普通的木碑。牺牲多年后,人们连烈士的遗像没有。

  1964年,济南军区和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再次来到胶东一带调查,犹如大海捞针,空手而归。

  寻访杨子荣的领导和战友,有的说他是荣成人,有的说是文登人,也有的说是牟平人,无法最终确定是哪里人。

  周总理做了指示后,第38军、海林县民政局、东北烈士纪念馆组成了联合调查组。调查组人员也下了决心:“不完成任务,绝不回家。”

  

  调查组来到烟台地区,地委也非常重视这件事情,专门召开了电话会议,各县还成立了“寻找杨子荣办公室”,成员包括民政、公安、武装部、妇联等相关部门人员。

  通过张贴寻人广告,利用村里喇叭广播等方式进行寻找调查。

  山东老区人民都行动起来。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收到近千条线索。调查组的同志不分昼夜,对所有线索进行了排查寻访。

  在牟平县,一位妇女的话,让调查组打开了新的思路。

  当年的山东老区,是国共两党争夺的重点地区。今天是武工队,明天可能是中央军。那些参加解放军的青年,为了不给家人留下麻烦,改名换姓是经常的事情。

  杨子荣是不是改了名字呢?

  

  杨宗贵和杨子荣

  牟平县的一位干部告诉调查组一件事情。在圩峡河村,有一个杨宗贵的身世与杨子荣相似,他的母亲是宋学芝老太太。杨宗贵参军去了东北,一直没再回来。有乡里人说在东北看见过杨宗贵,看起来像土匪的打扮。

  因为这个原因,村里还取消了她家军属待遇。老太太不服,多次到县里来上访。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并没有杨宗贵是土匪的证据,又恢复了军属的待遇。

  调查组迅速赶到圩峡河村,找了村里的老人来了解杨宗贵的情况。根据搜集到的材料,杨宗贵与杨子荣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

  为了核实村民的说法,调查组又请来乡里从东北复员的老兵,召开了座谈会。

  召开完座谈会,调查组又向当年和杨子荣一起战斗过的老战友了解情况。

  两份资料一对比,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

  杨子荣的老战友们提到:“杨子荣于1945年农历八月参军时,身穿黑夹袄。杨子荣还曾经说过,他家有老母、妻子,婆媳关系不是太好,有一头小毛驴难以养活。杨子荣参军以前来过东北,会说东北话。”

  家乡老兵提供的情况是:“杨宗贵于 1945年农历八月十三参军,身穿黑夹袄。杨宗贵家婆媳不和睦,养过一头小毛驴。 杨宗贵12岁到26岁在安东做工,说东北话很流利。”

  调查组初步认定,杨子荣可能就是失踪的烈士杨宗贵。但是没有杨子荣生前的照片。

  6年之后的1974年春天,一张已经泛黄的旧照片辗转寄到了曲波手中。

  这是当年杨子荣在庆功会上披红戴花的生前照片。因为这是一张近百人的合影,人脸看不清楚。于是就请人将这张唯一存世、弥足珍贵的老照片翻拍放大了。

  曲波把老战友都叫来。老战友们看到这张照片,都异口同声地惊呼道:“这是杨子荣啊!”

  照片又被送到杨子荣的哥哥杨宗福那里,老人看到照片时,老泪纵横:“我的亲弟弟呀!”

  杨子荣英雄的身世之谜终于被揭开。可是他的母亲宋老太太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宋学芝老人离开人世的时候,都不知道,她亲手贴在炕头上的宣传画里的传奇英雄,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牵肠挂肚的亲生儿子杨宗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