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变形记》华裔女孩的青春成长记,电影英文名有三重意思?

  《青春变形记》是皮克斯22年出品的动画片。遗憾的是,它没有登陆院线,而是直接上线了Disney+,据说这让皮克斯内部还挺不满的。

  本片是好莱坞又一次以华人女孩作为主人公的动画片,上一部是《花木兰》。

  其实对皮克斯而言,动画片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寻梦环游记》是墨西哥,《夏日友晴天》是意大利。

  《青春变形记》讲述的是在加拿大长大的华裔女孩小美成长的故事。

  本片的导演Domee Shi 石之予,上一部作品2018年的动画短片《包宝宝》,让她和皮克斯拿下了奥斯卡小金人。那时,石之予刚满30岁。

  石之予1989年出生在重庆,2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他父亲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在是川美的外聘教师。

  石之予从小就喜欢画画,长大又学习了动画专业,以实习生身份进入皮克斯,内部竞争拿到了《包宝宝》的项目,并且一鸣惊人,真的好励志。

  《青春变形记》让她成为皮克斯历史上第一位执导动画长片的女导演,也是华裔导演。

  正是导演的背景,让《青春变形记》的中国味道更加纯正,故事里小美和她妈妈的华裔形象,她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变化也让更多观众共情。

  尤其是那些跟导演和小美一样,在欧美华裔家庭长大的二代移民,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青春变形记》延续了《包宝宝》探讨华裔移民亲子关系的话题。

  小美是个13岁的少女,就像很多在国外的华裔孩子,在学校是科科考试成绩优异的学霸,回到家是孝顺听话勤劳懂事的乖乖女。

  可她也跟所有同龄女孩一样,有自己的闺蜜姐妹团,追星,而且已经开始有了青春期的叛逆和性萌动。

  偏偏她的妈妈,也像很多中国妈妈一样是一位虎妈,望子成龙,管教严格,不会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

  她跟踪小美,看小美日记,贬损小美的朋友,还会拿着日记直接找小美暗恋男生算账,让小美颜面扫地受尽嘲笑。

  情绪激动之下,小美变身成了小熊猫。原来这是她家族的神秘力量所致。

  这显然是一种隐喻,青春期的女孩开始有了独立的自我意思,内心爆发出叛逆反抗的小野兽,与表面的乖巧听话完全是两种存在。

  影片的英文名turning red,可以有几种解释,一种是生气发火,还有一种是女生初潮。电影又增加了一层变身红色小熊猫的意思,可谓妙哉。

  这是每个少男少女都会经历的成长过程,尤其是中国孩子更会感同身受。

  而且,影片并未停留于此。小美的妈妈也曾经受过她妈妈的严厉管教,也曾与母亲因择偶问题抗争。

  这或许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当传统被带到异国他乡的文化差异中,对子女而言文化和家庭的双重冲突更让他们无所适从。

  小美的成长环境就是如此。本片还有着另一层面的意义表达,那就是关于多元文化和少数族裔。

  小美的闺蜜团成员,有白人,有印度裔,有韩裔。她们共同追的星偶像男团四城男孩,则更加多元。

  作为少数族裔的移民二代,从小出生在一个多元文化环境下,身边除了家人外都是各种肤色族裔的同学同伴,反而种族的概念会非常淡化,自然就少了上一代移民的古板与保守。

  他们交的朋友,喜欢的人,首要的标准已经不是种族和肤色,而是能否相处得来,是否三观相合。

  影片中小美变身小熊猫后,大家的反应就是一种佐证。

  没有人害怕小熊猫,反而都很喜欢她,小美和闺蜜们甚至借此“敛财”,卖票、开发周边、拿出场费,去赚看偶像男团演唱会的门票钱。

  现实世界中,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人们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也越来越包容和开放,这或许就是世界大同的方向吧。

  不过,所谓多元文化世界大同的背后,还是消费主义价值观在起着主导作用。不然,小美她们追什么星,看什么演唱会?

  小美最终的选择,也跟她的妈妈、外婆一辈完全不同。她没有把自己的小熊猫封印起来,而是学会与它共存。

  每个人内心或许都有一个小野兽,你学会跟它共存了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