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一样飞往你的山》:过去没有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燥郁冷血的父亲,胆怯顺从的母亲,喜怒无常的哥哥,塔拉的童年乃至青年时期都被蛛丝般的噩梦所笼罩。

  这个普通的女孩用锋利的笔触揭露出一个病态的家庭,用笔墨为世人描绘了她饱经坎坷的前半生。

  即使现实残破不堪,即使我们深陷牢笼,我们也应当像鸟,飞往属于我们的山。

  

  “我们的生活在轮回——四季轮回,昼夜轮回——在永恒的变换中轮回,每完成一次轮回,就意味着一切未有任何改变。

  我曾相信我们一家就是这不朽模式中的一部分,相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会永生。但永生只属于大山。”

  塔拉·韦斯特弗出生于爱达荷州山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她的父亲在废料厂做一些闲散工作,母亲精通草药,是一名助产士。

  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为了补贴家用,年幼的塔拉也要跟随爸爸哥哥去废料厂工作。

  她的童年被破铜烂铁所包围,耳边常年环绕着父亲对政府的恶毒咒骂,在父亲眼中,政府是恶魔的化身,而公立学校则是政府引导孩子远离上帝的阴谋。

  在早年将几个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后,父亲深感学校的教育之腐朽,所以他选择让所有的孩子在家里自行学习。

  除了对学校抱有敌意,这位父亲还将医院视为第七层地狱,总之,但凡是和政府有关的机构,他都敬而远之。

  这位上帝的忠实信徒坚信所有的苦痛都是上帝的安排,面对苦难,他们只能听天由命,祈祷天使与他们同在。

  

  在一次旅行途中,塔拉一家不幸遭遇了车祸,副驾驶座的母亲五官扭曲,生命岌岌可危。

  一向坚定的父亲第一次动摇,他迷茫地问:“我们该叫救护车吗?”但最后他的信仰战胜了一切,母亲被带回家里静养。

  用父亲的话说,她的生死掌握在上帝手中。

  这之后无论是塔拉摔伤还是肖恩被火烧,这位父亲都拒绝去医院,他相信妻子的草药治疗胜过一切医生的“毒药”。

  再不济,他们还有上帝呢。只要上帝仍在,他们就可以永生。

  这种扭曲的思想渗透到家庭内部,大多数人都在他的威压下选择妥协,说服自己和父亲站在同一战线,以此来逃避清醒的痛苦,要知道盲目要比清醒简单得多,站在多数人的队列也会让人感觉更加舒适。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每个时代都会有反叛者出现,每个时代都会有屈原的存在。

  在家人们都对父亲的思想深信不疑时,塔拉的哥哥泰勒对此作出了他的反抗。

  泰勒和塔拉的其他哥哥有着天壤之别,他生性喜静,爱好音乐,渴望知识,塔拉在他的影响下也变得柔和。

  但在泰勒去读大学之后,塔拉却心生怨恨,在年幼的她看来,泰勒背叛了巴克峰,将她一人留在了这个凌乱的家。

  

  “泰勒步入了一片虚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也不知道。他无法解释这个信念从何而来,也无法解释它是如何发出明亮的光来穿透那黑暗的不确定。但我一直猜想那来自他脑海中的音乐,来自我们其他人听不到的充满希望的曲调,来自他买三角学书和收藏铅笔屑时一直哼唱的秘密旋律。”

  那时候恐怕塔拉自己也想象不到,将来有一天,她也会站在家人的对立面,成为一个叛徒。

  在顺从的母亲坚信治疗有关精神,不受限制,肌肉测试是一种祈祷,一种神圣的祈求时,塔拉就明白了,她在和这个家庭渐行渐远。

  从书本上学到的一点知识和现实里的惨痛教训让她不得不对父母的信仰产生怀疑,哥哥肖恩的喜怒无常也让她产生了远走的欲望。

  肖恩的态度和情绪变幻无常,他会为塔拉治疗受损的脊椎,会让塔拉免做一些危险的工作,但他也会对塔拉拳打脚踢,进行精神上的羞辱。在塔拉开始注重外貌的青春期,他指责塔拉变得轻浮,强迫塔拉承认自己是一个荡妇。

  比侮辱和暴力更令人寒心的是母亲的无视与默许,塔拉无数次希望母亲可以阻止肖恩。

  

  但母亲却把这当做兄妹间的小打小闹,好像只要她不承认,那这一切就都是正常的,肖恩是正常的,生活也是正常的。

  塔拉决心逃离在巴克峰的悲惨生活,为此她选择读书。从小就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教育,自学的过程很是艰辛,塔拉也为此烦闷,像无数个普通人一样,她怀疑自己的能力,也质疑自己的耐心。

  第一次考试她失败了,带着大家的嘲讽和挖苦,塔拉向泰勒求助,那个脱离了家庭的哥哥对她来说意味着另一个世界,一个她正渴求着的世界。

  好在第二次考试塔拉顺利通过了,她终于可以暂时远离那个曾让她痛苦万分的家庭。

  陌生的环境总是教人心慌,离开了公主山的塔拉感觉自己在杨百翰大学里格格不入,学校里的大家都是父亲嘴中的“异教徒”。

  在明亮喧嚣的杨百翰大学,塔拉坚守父亲的教义,穿着依旧保守,这是个可悲又无奈的事实,有时候我们脱离了苦痛之地,却难以一时脱离它的影响。

  

  “有的人反对平等的大潮;有的人必须从某些人那里夺取自由。”学期结束的塔拉返回家乡。

  父亲和肖恩站在同一战线,希望把塔拉拉回从前,变回过去的样子,他们本身毫无自由可言,必须要从塔拉那里夺取自由,而对塔拉的羞辱也正是他们的快乐源泉。

  这并不奇怪,当我们无法拥有某物时,宁愿看其毁灭。

  面对肖恩对自己的种种刁难和暴力行为,塔拉选择用自己的方法来让自己相信自己,她坚信自己活在自己的思想中,而不是别人的思想中。否则在母亲的否认声中,她会怀疑,那个受哥哥虐待的女孩是否是她本人,那些痛苦的记忆是否只是她的幻想。

  当周围的所有人一再否认你所说之话,你也会渐渐迷失,怀疑自己,或许有毛病的不是他人,而是我自己本身。

  家庭的影响使塔拉变得极度不自信,面对导师对她论文的赞美,塔拉只觉得那是毒药,她宁愿导师对她大吼大叫,而那正是她在家庭里所熟悉的流程。

  

  虽然没有勇气向周围人吐露她的身世,但她一直渴望着表达自己丑恶的一面,或许那可以给她带来病态的安全感,没有人会再对她有所期待,而没有期待,就无所谓失望。

  “你不是愚人金,只有在特定的光线下才会发光。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己。你就是黄金。”

  克里博士的一席话给矛盾的塔拉打了一针强心剂,但她还是控制不了骨子里的自卑,她还未找寻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勇气。

  除了同伴和哥哥泰勒,塔拉也试图从书籍中寻找答案。她阅读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饱含激情的文章,思考女性的本质,而“就女性的本质而言,没有什么终极答案。在未知的黑暗中,我从未感到如此安慰。它似乎在说:无论你是什么人,你都是女人。”

  塔拉自此不再哀怨自己不是男儿身,她意识到女性也拥有男性所拥有的天赋和抱负,无论男女,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番成就。

  

  后来姐姐奥黛丽承认自己也受过肖恩的伤害并向塔拉寻求帮助,塔拉也下定决心向父母挑明此事,母亲在邮件中表示支持,还承认了自己身为母亲所犯的错误。

  但当塔拉回家后,奥黛丽没有出现,母亲没有为她发声,而父亲只当他们是在胡扯。

  至此,塔拉不再纠结,真相只有自己知道也无妨,假装糊涂的人不会希望他人将其唤醒。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有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成为了博士的塔拉终于敢于直面从前的自己,她向人们坦白,自己曾经贫穷而又无知,自己生活在怎样糟糕的家庭里,而当她讲述这些时,并不觉得耻辱,这是塔拉对过去的释怀。

  当我们可以坦诚而轻描淡写地讲述出那些痛苦,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与过去和解,准备好了面对未来的勇气。

  “让这张脸,让这个女人与众不同的不是衣服,而是她眼睛后面的东西,是她咬在齿间的东西——是希望、信仰或信念——让人生不再一成不变。”

  教育给了塔拉新的信仰,新的人生,也让她与家人站在了对立面,但她并不后悔,最起码她可以掌控自己的思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普通人该如何度过这一生,是在爱里沉沦,还是在现实里清醒?塔拉给了我们答案——“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

  塔拉曾为了父母的爱选择放弃现实和理智,但最终她还是迷途知返,投身于现实和理智;而我们这些普通人,也应该像塔拉一样,做自己的主人,成为一个思想上的自由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