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过去,《我不是药神》关于药企的争议,也该尘埃落定了
文|令狐伯光
前段时间,文牧野导演的电影《奇迹笨小孩》在网络上线,这部电影在上映的时候观众就反应远远不及他导演第一部作品《我不是药神》
文牧野导演,徐峥、周一围、王传君、谭卓、章宇、杨新鸣等主演《我不是药神》。
这部电影在2018年7月上映,不但票房达到三十多亿,同时口碑好评如潮。它是这十年豆瓣唯一上了9分的国产电影,当然从质量来讲也有观众因为题材的原因给了高分,但本身质量确实是很高的国产片。
2018年到现在差不多快4年过去了,后来现实题材国产电影也不少,但是再也没有下一部《我不是药神》,足以证明这部电影的优秀。
不过,即使优秀如《我不是药神》,网友每次谈论到这部电影在有个问题上都会争论不休。那就是电影为了着重表现男主角勇哥,于是把整个穷人吃不起药的矛盾引向了医药公司。
这都不是暗示而是非常明确了,其中有个很明显的镜头是医药公司代表去见领导,周一围饰演的警察和医药代表握手,结果他手事先被咬出血了,于是血沾在了医药代表的手上,这个镜头实在是太明显了。
于是乎,很多网友围绕着这个问始争论,支持的人和反对的人都有观点支撑。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时间已经过去4年了,虽然只有短短的4年,但是现实中发生了太多的大事,尤其是“疫情”这个全球性的大事件。
首先谈谈这个支持药企的人的观点,这个道理也都很简单。近现代工业革命以来,虽然生产力大大进步了,但是这个掌握生产力的还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往下面推是老牌企业。而这些企业本身是公司而不是做慈善的,哪怕做慈善的也是拿多余的钱去做对吧。
关键是这个药企和其它行业有很大不同,他们科研这边投入费用很多,比一些大型工业制造业企业都多。一方面是药物原材料贵,另一方面人才投入以及高端器材也都需要花钱。而且投入这么多,也不一定能够研发出专利来。同时药企要盈利,工人要赚钱。
这个决定药价的是供需而不是成本,市场经济情况下,医药价格都是由市场供需决定。医药成本并非只有研发和原料成本,还有很高的试错成本,即使投入几亿甚至几十亿研发药物,到头来可能只是一场空。
比如艾滋病药物研发,几十年过去了,投入的钱还没有收回来1毛。
很多药企能为其带来利润的可能只有一种药,但是却要承担很多要的研发成本,我国很多药企公司就是这样,一种药养活一种个上市公司,你不能渴望他把价格定的多低。
这个还有延伸出来的利益纠葛,药企毛利润看上去是很高,有的都能到90%了,但净利润并没有那么高,原因在于后面的利益纠葛也蛮多,比如什么回扣,什么销售费用,什么竞争压价等等。
《我不是药神》就是那种谁也不能说好说坏的矛盾体,仿制药确实便宜,疗效一样,对病人是福音,但对于制药企业打击很大,如果你宣传这种买假药的精神,那很快我们的医疗水平就会跟印度一样,新病没制药厂愿意研究,因为没钱去研究这个病了,你要不宣传这种做法,那就会有很多人因为买不起药等死。
国内游戏行业就跟印度医药制度一样,单机游戏没有版权,导致3dm,游民这些网站跑去破解游戏,对玩家而言快乐无比,不要钱的盗版游戏谁玩着不开心?结果就是国内做单机游戏的公司根本入不敷出,所以才导致现在国内单机游戏行业如此的低迷,甚至早些年大批垃圾页游肆虐,根本没有3A大作生存的土壤。
所以大家可以称《我不是药神》原型勇哥为英雄,但他进去了也完全是合乎规矩的,如果制药行业再像这样印度或者国内游戏业早年那样,那再过几年出现了一个疾病,自己国家没有研究出药来,它就会很被动,这个“疫情”就有点这个味道对吧,但“疫情”有国家在背后还不一样。
那么其它药物呢?相信大家都懂这个意思。
这个站在药企的观点确实有道理,但是这个反对的也有道理。他们认为对方不过是一知半解纸上谈兵而已,理论没错,但缺乏思考。
首先保护知识产权没有错,但假如打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旗号利用垄断地位和产品特殊性牟取暴利就不对了,尤其是面对癌症病人就不一定了。
电影结尾一段,可以看看,其中说到关于专家对于格列卫天价药的质疑也不是空穴来风的,现实里这个事情闹得还沸沸扬扬的。根据2013年《血液》杂志全球120名慢粒白血病专家联名所发表文章显示:
根据格列卫在美国的售价计算,格列卫自2001年面世时的年度药费3万美元/年,到2013年的9.2万美元/年,十几年来收益有数百亿美元,而且据查,格列卫2017年的年度药费已经高达14.6万美金了,格列卫在美国的售价远高于其他国家。
该文章还说到:
据报告,把一种新型抗癌药推向市场的成本大约是10亿美元。这既包括研发成功的新药成本,也涵盖其他失败的药品成本,还覆盖了临床试验以及奖金、薪水、基础设施和广告等成本。
换句话说,一旦药物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剩下的大部分就都是利润。支持药企的说研发成本高,三十亿也好,四十亿也罢,但这药早就收回研发成本了,更是挣得盆满钵满了,但价格是不降反升,而且是比天价还天价,为什么呢?
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其实就是垄断造成了天价药,而非因为知识产权。慢粒白血病不是艾滋病,它不是消灭完就没了,他们的客户是源源不断的,因为没有竞争对手,所以他们就可以放肆定价。
所以,《我不是药神》的勇哥岂止是英雄,简直是菩萨,他用一己之力挑战现行政策和现实的脱节,用自己的牺牲换来大批病人不幸中的万幸,更是换来了人们对于天价药的关注,对无良奸商的声讨,以及唤起了国家的及时填补,救千千万万百姓于水火,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正面人物,谁还是正面人物?
另外,现在网络上任何话题都容易立场先行,反而忽略电影事实本身。
《我不是药神》也没有把药企高管完全打扮成衣冠禽兽,也并没有觉得其把矛头指向这个公司本身,我记得不错的话,高管的出场好像只有抗议和电视上讲假药出场过,并没有怎么着墨于刻画高管,只是引出了“价格贵,部分人被逼急了。”
为以后协助走私贩卖作铺垫以及“严厉打假”,为后文抓主角作铺垫,如果电影要树立一个反派角色那需要更多的着墨才对,它只是点出了这个现实且残忍,并且难解的问题。
上面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很多观众只看到电影第一层,那就是药企天价原研药物,认为这些医药公司真的太黑暗了;一些网友会看到第二层,很典型的就是药物价值,原研的药物在前期开发中的投资,随着时间早就赚回利润了。
大家仔细想想,这件事情还有第三层,因为所有新药都会有专利保护期,专利保护期间,药物可以按照药企的需求定价,这个时间不等。药企在这个时间内,是完全可以赚回研发成本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讨论更深一层次的问题就是,这个药凭啥不是你定价呢对吧。
这些年中国的发展有多快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用四十年时间走完西方两百年的工业化。所以在一些高端制造业领域,比如这个生物制药,化药领域,中国和发达的国家比起来有很大的差距。
这些领域是没有办法一蹴而就的,都不是钱和你的能力问题,这是真的需要科研技术,完整产业链,最后用时间和经验去研发,试错,沉淀,最后就是垄断。
这件事的根本问题就是《我不是药神》时期,那时中国没有能力生产这样的仿制药。仿制药是什么,就是国外的原研药过了专利期,所有的公司都可以仿制他们的化合物,推出自己的药物。
仿制药更加便宜,效果也基本能达到要求,片中的印度仿制药,就是这样。
但那个年代中国的药企还在萌芽和新生阶段,仿制的水平很低,老百姓没办法吃上真正放心的仿制药,我们也没有和这些跨国药企谈判的资本。20年过去了,国家医药飞速发展,我们这些外行不了解就不讲了。
这个格列宁最终降价还不是国家出手了,背后和外企的谈判也是几番博弈。这个有兴趣的可以搜搜,大家想想以其它高端制造业为例,只要我国研发出来的产品,跟着全世界同样产品就降价。
如果这个药是中国药企研发出来并且定价的,那么这药还会有那么贵吗?
这部电影的成功,算得上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它强的地方其实还是题材和剧本,事实证明观众还是很关心电影的深度,而不只是爆米花。剧里的人物行事要符合逻辑,而不是为了巧合而巧合。当所有的人物都合逻辑的时候,这个剧本才立得住。
《我不是药神》还有一个巨大的成就,就是以一个现实主义电影的身份取得了商业片都难以达到的市场价值。按照正常逻辑,这电影都这么赚钱了,资本应该再投资这类题材的电影吧,然后增加了佳片出产的几率,缩小了了烂片诞生的空间。
但是4年过去了,国产电影并没有出现下一个《我不是药神》。
如果站到病人的角度,这个《我不是药神》药企,病人和其它各方的争议只怕不会落幕。如果站到电影的角度的话,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拍出下一个《我不是药神》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