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会唱的《歌唱祖国》,是他在火车上创作完成,当时一大娘以为他疯了

  一件伟大传世的作品的创作过程,有的时候需要创作者呕心沥血,而有的时候却又是在不经意之间就创作出来。

  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他的一次省亲途中,偶然参加了都督阎公的一次宴会即兴发挥而创作的千古名篇。直到如今,也是不可超越的骈文第一。

  还有影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云宫迅音》,也是音乐大师许镜清在一次吃饭的时候,看到有人敲着饭缸发出的声音,而灵感迸发创作出的经典作品,至今无可超越。

  同样,也有一首经典歌曲,也是在不经意间创造出来的,它的知名度之高,几乎国内人人都会唱,它就是《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每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被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感动,振奋人心,甚至会热泪盈眶。

  但是关于这首歌的作者,和创作的过程却很少有人知道,今天文史君就来和大家聊聊。

  《歌唱祖国》这首歌的词和曲出自同一个人,创作者是王莘。

  王莘原名王莘耕,江苏无锡荡口镇人。著名作曲家。曾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音乐,和冼星海是音乐知音。先后担任天津音乐团团长、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天津歌舞剧院院长、中国音协常务理事等职务。

  

  1950年9月,32岁的王莘从天津到北京去购买乐器,当他途径北京天安门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动: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蓝天白云的辉映下,无比喜庆;无边无际的鲜花,铺满了整个天安门,明艳动人,一派生机;工人们为准备新一年的国庆忙碌着,锣鼓喧天,欢庆洋溢。

  王莘有感而发,心潮澎湃不已。此时他已有了创作歌曲的心思,有构思好的片段,他默默地记在了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

  一直到坐上了返回天津的火车,他的脑海里还是想着创作的事。由于太过投入和兴奋,在火车上他甚至手舞足蹈,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还会唱起来。

  

  坐在他对面的一位大娘看到王莘那个样子非常不解,还专门把他上报给了列车员。当列车员走到他跟前才知道他是在聚精会神的创作歌曲。纸上写满了五线谱和歌词。

  往往最伟大作品的诞生,都是在高度集中的环境中创造出来的。

  相传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家里非常贫寒,甚至到了无米下锅的境地。妻子为此发愁,他却为了创作完全进入了故事情节。

  当妻子告他家里没有粮食的时候,他竟然头也不抬的说道:“陇上麦熟,领三千甲兵去割”。这一情节,正是曹操攻打西川途中的故事情节。

  列车员接过纸条读了起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列车员读到这里,回头对王莘说:“不错呀,这个!”这样一来,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围观。

  人群里正好有个小朋友,是少年宫的小号手。他不仅识得曲谱,还随身带着小号。于是王莘的《歌唱祖国》的处女演奏是由一个孩子的小号完成的。

  

  王莘回到家后和妻子王慧芬再次同声哼唱这首歌曲,并连夜完成了第二段和第三段歌词。

  《歌唱祖国》这首歌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热情豪迈,每当演唱的时候都给人一种气概万千的感觉。而且这首歌朗朗上口,一学就会,所以现在基本上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但是这首歌刚刚创作出来的时候,却并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王莘曾向报社投稿,竟遭到了报社的退稿。但他却没有退缩和沮丧,而是深入到广大民众之中去传唱。

  直到1951年,这首歌被北京电视台看重,并由北京工人合唱团演奏后,才迅速传播开来。后来还得到了领导人的重视,周总理亲自签发文件,向全国推广这首歌曲。

  

  王莘从1936年参加革命,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有《边区儿童团》、《祖国颂歌》、歌剧《宝山参军》等。

  当然,《歌唱祖国》是他最得意的一件作品。而这首歌是划时代的伟大作品,把中国“东方巨龙”的形象跃然纸上,用声音传播到国内外。成为代表新中国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