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2》口碑不敌前作!三个方面让它难以超越

  口碑上《釜山行2》确实输得很惨。

  一部8.5分,一部6.4分,这样悬殊的分数,让人不免疑惑,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难道是因为演员换了吗?

  难道是缺少孔侑、马东锡、郑有美吗?

  显然并不是的。

  从立意上开始,《釜山行2》就注定难以超越前作。

  一、从火车到汽车

  从火车到汽车,交通工具的变化,不仅仅是人物活动载体的变化,更是人物展现方式的变化。

  对于火车来说,必然是群像的展现,但是转投到汽车之上,显然是单人的特技表演。

  所以在《釜山行2》中,充斥着大量的飙车戏码,从方向盘到手刹再到轮毂,每一个镜头确实足够震撼,但是更像是汽车的广告。

  观众将关注点从人身上转移到了汽车身上,这是一种投机取巧,当然也是一个败笔。

  在《釜山行》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密闭狭小空间内,对人物群像的展现,当然在群像之中,突出的展现几个重点人物,自然每一个人物都显得有血有肉。

  此时的列车不过是人物活动的载体,除此之外更是营造出了一种令人窒息、紧张的环境氛围,更加让整部影片充满紧张紧凑之感,此后一切的发生都有理有据了。

  《釜山行2》中当然这样的环境是整个半岛了,但是过于庞大的空间,以至于无法聚焦,而将人物活动载体放在更加狭小的汽车之内,显然无法体现群像,对单个人物的表现也是有限,毕竟一个人物不能在汽车上自如活动,只能体现在表情之上了。

  所以让整个汽车活动起来,变成了主要环节,所以大量的飙车戏码占据主导,汽车才是这一部戏中的关键。

  它们也成为了最大的看点。必然盖过了人物形象的展现。

  二、从人性游戏到生存游戏

  《釜山行》显然是一部人性游戏。

  首先是孔侑饰演的证券师人性的转变。

  从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历经生死考验逐渐转变为开始帮助他人,甚至为爱牺牲,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父亲。

  然后是马东锡,危难之间,坚持着人性的善,不计前嫌拯救孔侑父女,最终更是牺牲自我。

  而金常务让我们自始至终看到了一个人的恶到底是如何被展现的,只为自己,更是不惜诬告污蔑,将人性的自私自利丑陋展现的淋漓尽致。

  棒球恋人也是历经生死,成为了生死恋人,还有那对老奶奶姐妹的不离不弃。

  流浪汉大叔无疑让我们看到的人性的善恶不分人群,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善的坚持总是让人敬佩仰慕。

  这样一个个鲜活人物,在生死列车之上,共同演绎着人性的游戏,生存之下,是人性的展现。

  而《釜山行2》中,显然更多的是生存游戏。

  姜栋元为了生存才重返韩国;

  在631营地更是玩起了生存赌博;

  当知道了可以逃出半岛,每个人为了生存都是拼尽全力,

  而631营地的那些人的杀戮显然也都是个人的恩怨。

  当然也不能说没有一点人性的展现,至少在女主和女儿身上,我们又看到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诞生。

  但是这些与《釜山行1》相比还相差甚远,刻画表现的少了许多,更多的是逃命般的生存游戏。

  三、从平民到战士

  在《釜山行2》中,每一个人都俨然成为了战士。

  因为历经四年,他们必须要成为一个战士,才能抵御住丧尸的侵袭,还有恶人的袭击。

  从小孩到大人,再到老人,每一个人都会使用武器,都有了逃命的本领。

  这在《釜山行1》中显然是没有的,在第一部中还只是拳头、棍棒之类的原始阶段,而到了第二部已经进入了热兵器时代。

  在这个时代,显然每一个人都是战士,无惧一切。

  自然就是目空一切,骄傲了起来。

  在第一部中,更多的是平民与丧尸之间的斗争,而到了第二部已经是战士与战士之间的斗争,因为可怕的不再是那些无脑的丧尸,而是这些高智商的战士。

  重点对象的变化,让这部影片也发生质的变化。

  《釜山行2》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打斗动作片,你追我逃,只要能够生存就是最大的本事,每个人身上背负着不再是任何使命,而是逃出半岛或者在半岛上生存下来的私欲。

  《釜山行2》显然与丧尸没有了直接关系,比丧尸更可怕的是,幸存者们没有了容身之所,被同伴玩弄,被他国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