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画大痴黄老子,与人无爱亦无憎”

  一张画是一个哲学,又是一种生命的态度。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得到此画,连呼:"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

  "此卷一观,如诣宝所,虚往实归,自谓一日清福,心脾俱畅。"

  "诚为艺林飞仙,迥出尘埃之外者也。"

  

  《富春山居图》真的可以牵动一个民族的情绪,寓意中华儿女的期盼统一之心。2011年,一幅有着百年历史、分居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得以“破镜重圆”。此次合并好似黄公望和无用禅师的再续前缘,兜兜转转,正如无用禅师当时急于得到此画的那种心情,一切欲言皆以为“真”,“无用师卷”回归祖国怀抱。

  

  元朝至正七年,名满天下的黄公望和无用道人(郑樗),正在浙江富春江畔游览,看那富春江边秀丽的山色,无用道人感慨良多。有意想请黄公望以“富春江”为题绘画一幅山水佳画。79岁的黄公望不违所托,开始奔赴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化之奇,领略江山勾滩之胜。

  

  构思《富春山居图》深入地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素材,《富春山居图》的创造,拥有扎实的生活积淀。黄公望运笔如风,笔法如火纯金,整幅画作落笔从容,简洁而明快,虚实相生。黄公望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秀丽的外貌。从79岁到82岁,四年期间,此画没有送出。此时的无用道人,越看此画越觉得好。

  

  看破红尘,淡泊名利的无用道人内心明了,此画一旦完成,必定是传世佳画。无用禅师是《富春山居图》的首藏者,明初被沈周收藏,并且重新装裱。到了万历年间,黄其昌购得此画,连呼:"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富春山居图》分为两卷,源于吴洪裕。1650年,吴洪裕视画如命,临终前欲焚画殉葬,其侄子“火中取栗”救下了此画,得以幸存。但已烧成了两段,首段为《剩山图》,剩余卷为《无用师卷》。

  

  乾隆前后得到了两卷《富春山居图》,先将赝品为真,直到了嘉庆年间,真品才得以证明。《富春山居图》深藏在故宫200余年,至1949年由国民党迁至台湾。而“剩山图”呢,在民间流落多年,1938年被书画家吴湖帆慧眼识珠,以国宝级的青铜重器而换取,目前成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画中之兰亭”。黄公望完成此画不久离世,享年86岁,葬于了虞山西麓。他赋予了《富春山居图》的生命,今日得以传承,拥有更深的寓意和价值。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