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谁寄锦书来–从易安词中谈易安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易安的词如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易安的词又如激昂的鼓,可以慷慨低迷的灵魂。那么这位“词中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这两首词写的都是李清照的早年生活,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沾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首词生动刻画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

  18岁那年,易安嫁给了与她兴趣相投的金石学家赵明诚。婚后不久,赵明诚便“负笈远游”,佳节又重阳,只将相思附诗词,这就是《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久,李清照的父亲被排挤出朝廷,发还原籍。后又因为北宋权相蔡京的构陷,公公去世,丈夫丢官。再后来,靖康之难来了,那是整个民族的劫难。那一年,金兵长驱直入中原,丈夫赵明诚赴任江宁的次年三月,城中叛乱,身为知府,赵明诚却乘夜从城楼吊下绳子,逃跑了。因而赵明诚被罢官。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对丈夫行为无声的控诉!

  五月,又复起用为湖州知府。心怀羞愧的他,纵马狂奔,赶往建康面圣,八月即染疟疾而身亡。

  内忧外患之际,丈夫也走了。无人能猜到易安心中的愁有多深。《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能从这首易安中年所做之词中略观一二。

  晚年的李清照生活困苦,兼担忧国家,于是写就《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