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独行月球》导演张吃鱼:嘉兴人,二次元宅男,花了5年拍出爆款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陆芳

  今年暑期档最火爆的片子,非浙产电影《独行月球》莫属。这部开心麻花的科幻喜剧大片,给很多人带来了久违的欢乐和感动,被赞让人笑泪横飞。

  截至8月4日16时半记者发稿时,《独行月球》上映7天票房过15亿,打破了过去三年科幻电影暑期档票房纪录,观影人次超3600万。

  随着《独行月球》成为爆款,该片导演张吃鱼,这位有着独特名字,身高一米八的年轻导演,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独家获悉,张吃鱼原名张迟昱,嘉兴人,是一位地道的浙江籍导演。

  

  张吃鱼

  近日,张吃鱼导演接受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畅谈电影拍摄的台前幕后。

  土生土长的嘉兴小伙,是个二次元宅男,还写过网络小说

  张吃鱼高高瘦瘦,一脸斯文,染了一头黄发,看上去就蛮二次元的。除了是电影导演、编剧,他还是个痴迷于动漫的二次元宅男,《海贼王》《灌篮》《棋魂》《异世界的舅舅》等,都是他喜欢的。

  

  张吃鱼

  早年,张吃鱼还写过网络小说。

  “我出生在嘉兴,大学之前的时光都是在嘉兴度过的,小学上的是嘉兴市中山路小学,初中上的是嘉兴市第三中学——现在嘉兴人称之为老三中,高中上的是嘉兴高级中学。”

  他笑着表示,从小兴趣比较广泛,画画、看小说、打乒乓、打羽毛球,对什么都好奇,不过大部分都是浅尝辄止,没啥能称得上是精通的。

  而实际上,张吃鱼在嘉兴的时候,曾多次在市级绘画、作文、乒乓球、智力竞赛等众多赛事上拿过奖,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嘉兴高级中学毕业后,张吃鱼考上了北京印刷学院的编辑出版专业,主要学习读书出版相关的专业知识。

  大学期间,他迷上了网络小说,还出版了《我的模特邻居》《 青春是一场折腾》两部网络小说。

  “出版的小说都是在大学期间写的,那个时候受第一波网络小说影响,觉得自己也能写,于是就开始在网上连载小说,后来就出版了。也正是因为有了写小说的经历,日后才从网站编辑跨行进入影视圈,成为了影视公司的文学策划,再到2011年年底的时候,开心麻花招编剧,我很幸运地应聘成功。”

  张吃鱼入职开心麻花后,从编剧做起,一开始写网剧,后来写话剧,再到后面写电影。

  2017年9月30日,张吃鱼参与执导及编剧的开心麻花喜剧电影《羞羞的铁拳》上映,获22.13亿票房。

  今年7月29日,他独立执导的科幻喜剧《独行月球》正式与观众见面。

  

  搭建月盾基地就花了半年,6000平米影棚铺设200吨沙石

  从31岁到36岁,电影《独行月球》花了张吃鱼五年时间。

  2018年2月18日,张吃鱼想把漫画《独行月球》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开心麻花的人都知道张吃鱼是个二次元宅男,拍的东西也很漫感,导演的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他肩上。

  《独行月球》是开心麻花第一次涉足科幻喜剧,项目之大可想而知。连沈腾都说:“驾驭这么大的一个片子,是非常考验一个导演的综合能力的,非常难。”

  加上张吃鱼不仅是个二次元宅男,还是个“数据型”宅男,对细节的把控十分在意,要他说说创作过程中的困难,他坦言:“每天都是困难。”

  但他也表示,“每个题材都会有自己的难点。喜剧,观众笑是它的难点。科幻,怎么去建立世界观,可能是它的难点。但我觉得拍一部片最难的,依然是对每场戏本身的把握。只要戏到位了,别的我觉得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独行月球》筹备时间长达两年多,包括剧本概念设计,月盾基地的搭建,虚拟拍摄等诸多前期工作。

  现在观众在大银幕上看《独行月球》,荒芜的月球表面,陨石雨降临,沈腾饰演的独孤月身着厚重的宇航服,在陨石密集的攻击中,在月球上失重奔跑……整个场景与氛围,都达到了逼真的程度。

  据悉,剧组的美术制景团队为了模拟真实月面,使用了15个共计超4万平米的摄影棚,并在6000平米的影棚中铺设200吨沙石模拟月面粉尘,实景搭建了一座月盾基地。

  

  “场景搭建了大概半年。第一次进到完成的景里时,我特别赞叹,特别惊讶。我觉得这也是做电影最好玩的一点,当一个一直存在你想象里的东西,很生动地展现在你眼前时,就会觉得特别棒。”

  张吃鱼说,整个月盾基地都很喜欢。

  “喜欢的道具也很多,很多道具都挑得非常细心,包括马蓝星房间的音乐播放器,是一个老款索尼的经典唱片机。我觉得要去细心地淘,才能找到。包括月球车,也很喜欢。我可能最喜欢的是返回舱,很带感。”

  人见人爱的“刚子”,是特效制造出来的

  《独行月球》上映后,与沈腾在月球上大打出手,闹出了不少笑话的“刚子”金刚鼠受到了观众喜爱。这只大袋鼠动作灵敏、脾气暴躁、表情丰富、肌肉发达。

  

  而在激昂的配乐中,袋鼠和独孤月飞越峡谷,在蔚蓝色的地球映衬下,构成的绝美画面,也是电影最浪漫的桥段之一。

  金刚鼠栩栩如生,但它是一个数字特效角色,也就是说是电脑特效制作出来的。

  张吃鱼特别喜欢小动物,家里有一只狗四只猫,年纪大的狗狗有十四五岁了。拍摄《独行月球》时,他养了十一年的猫猫去世了。

  因为喜欢动物,张吃鱼对做“刚子”挺有信心的。他选择了国内的特效公司,墨境天合无锡数字图像科技公司(MORE VFX)。这家公司,制作过《刺杀小说家》中的数字角色“赤发鬼”。

  《独行月球》里的金刚鼠,则是剧组先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把演员的动作表演录入电脑,之后再放到虚拟环境中进行特效渲染,再进行制作。

  刚子的很多动作和表情,来自开心麻花旗下演员郝瀚的动作捕捉。郝瀚需要穿戴袋鼠骨架装置,表演时保持半蹲的姿态,模仿袋鼠跳、扫尾、挠头等动作,有些场景还要穿宇航服表演。

  郝瀚是电影中一个没有台词、没有露脸的主角,凭借着敬业和专注,完成了金刚鼠的动物角色表演。

  

  张吃鱼和郝瀚认识很久了,一直很欣赏他。

  “我需要找一个愿意花心思,沉下心去研究琢磨这件事的演员。郝瀚之前和我合作中,就给我感觉非常踏实,人又聪明。我觉得最可贵的就是又聪明又踏实。后来定了郝瀚之后,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琢磨研究袋鼠,甚至自己搬到动物园旁边去住,我觉得这都是让我非常感动的地方。”

  当郝瀚的表演和袋鼠“合一”后,张吃鱼觉得自己没挑错人。

  “郝瀚最后的表演效果非常好。后面在现场,关于袋鼠怎么演,我更多的是听他的想法。因为首先要给观众的感受,就是 ‘它’是一只真正的袋鼠,当然这个角色 也有 ‘飞’的地方,但整体基调,我们希望呈现的是一只真实的袋鼠。”

  MORE团队也对真实的袋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设计了符合故事需要的袋鼠形象,通过三维制作方式完成袋鼠的骨骼、肌肉、肌肉蒙皮、皮肤、毛发,表情等等。尤其是袋鼠的毛发更是做了大量的分析、测试,并且确保袋鼠在动起来后,毛发会有挤压,变色,改变方向的效果。

  沈腾这次太不容易了

  2020年12月,《独行月球》正式开机拍摄,拍摄周期长达五个月,也是开心麻花电影中最长的一部。

  郝瀚说了一件在拍摄现场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他发现吃鱼哥一直在跑步前进,“(导演)一直在跑,从监视器到现场反复地跑,每一场都在反复地跑,每天都在反复地跑。他真的是我见过最勤快的导演,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我们拍完以后,他每天回去要改,然后要看今天拍摄的内容,制定明天的拍摄内容,他真的很辛苦。”

  对于张吃鱼而言,拍摄现场除了体力上的辛苦,还得思考更多创作的问题,尤其是如何把握《独行月球》喜剧和科幻的度?

  “肯定会担心,喜剧包袱会不会消解科幻高大上的感觉;科幻的冰冷会不会消解掉包袱的喜感,所以其实从一开始就要从各方面去找平衡。把科幻和喜剧结合在一起的电影比较少,科幻+喜剧,是《独行月球》很大的特点。”

  

  月球整体是灰黑白三个颜色,是纯冷色调的。电影又是喜剧片,他经常在想有一个小黄人走在月面上。“我想要的宇航服是暖黄色的宇航服,在灰色月面上非常显眼,并且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希望的感觉。”

  这个穿着暖黄色宇航服的小黄人,就是沈腾。沈腾这次奉献了绝对精彩的独角戏表演。

  

  张吃鱼说,独角戏是很难的,好在是腾哥来饰演。腾哥无论是能力还是个人魅力,都很好地解决了独角戏一个人很难撑住这个难题。

  他说:“腾哥一直塑造的都是小人物,给观众带来的形象也是一个小人物的形象。独孤月和腾哥的喜感是有共同的点。拍完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腾哥和独孤月真正的契合点,是 ‘坚韧’。独孤月能在月球一直这么坚守下去,有他苦中作乐的点。其实腾哥在拍摄当中也是。”

  

  聊到沈腾这次和以往表演的区别,张吃鱼表示:“喜感那些就不说了,腾哥我觉得在喜感上面已经绝对是炉火纯青。但我觉得这次对腾哥来讲,最难的是电影里情绪的大起大落,起伏太多了,全是生生死死,这是一个难题。可能不会在其他电影里看到一个演员要经历这么多生死起伏,而且全是大喜大悲的。不同的大喜里面,要找出不同的大喜的特点;不同的大悲里,要找到不同的大悲的特点。真的太难了,我觉得腾哥很好地完成了。”

  电影里,沈腾也有不少动作戏,顶着40斤重的宇航服道具,本身有腰伤,进组前也有颈椎的老毛病,沈腾依然咬牙坚持。

  

  张吃鱼说,演喜感动作的时候,腾哥非常得心应手。纯动作的话,首先腾哥不是动作演员,其次是宇航服太重,能完成已经非常不容易,真的很为难他了。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张吃鱼希望宇航服能减重,构造设计得更合理一些。

  

  马丽说,导演像林黛玉总想保护他

  聊到马丽,马丽这次饰演的马蓝星也不是以往的喜剧角色。这个角色果敢干练,两次最艰难的抉择都是她完成的。

  张吃鱼说,如果用贴标签的方法,马蓝星是外表很刚硬,内心也很刚硬的角色。但她最后有被软化,一个铁血女强人,最后展现了她柔软的那一点。

  

  “马蓝星这个角色,最打动我的是她在电影里一共按过两次按钮。最初她发现独孤月被落下了,但她毫不犹豫摁下了火箭发射的按钮。但按最后按钮的时候,她变得犹豫不决了,这是非常打动我的一个点。”

  

  而马丽说到导演时,则表现了她特别喜感的一面:“他是一个非常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善于去表达的一个导演。在现场非常随和,非常低调,也很可爱。我老觉得他像林黛玉,我特别想保护他。本身马蓝星这个角色又是一个指挥长,特别强势,喜欢命令别人、指挥别人。所以我觉得在现场,他来跟我说戏的时候,我的心情都是 ‘我想要保护导演’。”

  

  2021年4月28日,张吃鱼终于“熬”完140天的现场拍摄,随后进入后期制作。电影全片95%的镜头涉及特效,不管是逼真皎洁的月球,还是震撼人心的陨石冲击,都离不开特效的加持。

  张吃鱼说:“这次特效的工程量,(特效公司)希望限制在1700个特效镜头,但实际应该超过2000个镜头。”

  另外,他坦言电影的声音处理也很难。“在太空里如何处理音效,这个音效的处理程度如何?就好像在月球车里说话,和透着玻璃说话,声音的差异度在哪里,都很难的。我们请到了国内最顶尖的声音制作团队,测试了一些版本,讨论如何既让观众感觉到,确实是太空里能听到的声音,但又不失真。”

  宇宙这么大,我们都是中间人

  8月1日,《独行月球》为票房突破10亿发图并配文:“宇宙这么大,我们还会遇见”。张吃鱼说,这句话就是《独行月球》故事的内核。

  

  “独孤月由一个普通人,最后站在了地球和π+的中间,从被人推举成英雄,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从一个孤独的人,变成了被全世界关注和关心的人,从只能暗恋到最后与女神那么亲近,他的人生完整了。”

  张吃鱼说,独孤月就是一个普通人。独孤月说自己是“中间人”,“中间人”就是普通人,不出头、不垫底,而大部分的我们其实都是这样的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