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明明只有五部,为何要叫“八部”?其他三部去哪了?

  金庸一生创作创作的武侠小说都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其中《天龙八部》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天龙八部》于1963年开始在金庸自己的报纸《明报》上连载,历时四年完成。小说一共50回,前后历经六次修订,是金庸武侠作品的集大成之作,陈世骧先生称其为“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

  《天龙八部》小说的每一回的名字连接在一起,就成了五首词:

  第一卷:少年游 (段誉十回)

  青衫磊落险峰行,玉璧月华明。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觳纹生 。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 。

  第二卷:苏幕遮 (段誉萧峰合十回)

  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昔时因,今日意,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虽万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

  第三卷:破阵子 (萧峰十回)

  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莽苍踏雪行。

  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荡寇鏖兵。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挥洒缚豪英 。

  第四卷:洞仙歌 (虚竹十回)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且自逍遥没谁管。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风骤紧,缥缈峰头云乱。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梦里真,真语真幻。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胡涂醉,情长计短。解不了,名缰系嗔贪。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

  第五卷:水龙吟 (萧峰、虚竹、段誉合十回)

  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王霸雄图,血海深仇,尽归尘土。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枯井底,污泥处。

  酒罢问君三语,为谁开?茶花满路。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 !

  第一首用《少年游》,写的是年轻公子段誉出入江湖的奇历。第二首《苏幕遮》,转入乔峰的故事叙述,其中涉及“胡汉恩仇”,而“苏幕遮”三字,正是胡语,为西域舞曲,暗与本事相符。第三首《破阵子》,写乔峰追踪带头大哥和大恶人不遂,由中原返回辽国,后助耶律洪基平定南院大王之乱的经历。此调拗怒激越,又是写军情,不论题材内容或声情,也正是合适。第四首为《洞仙歌》,洞仙歌一调,极为清净幽渺,此部又以虚竹为主角,其经历更为匪夷所思,兼及逍遥派往事,奇幻飘渺,正是洞仙歌的本色。末首为《水龙吟》,前事各种冤孽情由,尽皆在此部收束,《水龙吟》一调,清壮顿挫,兼有郁勃言之不尽的声情,用在此节,也是颇为合适的。

  但是可能有人会问,这《天龙八部》只有五部,为什么叫“八部”,那三部去哪里了?

  其实这个问题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的开篇就已经解释过了,大体就是这么回事:

  天龙八部,佛教术语,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

  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

  金庸先生用“天龙八部众”象征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芸芸众生,表面上和小说丝毫没有关系,但是其实却是极其契合小说的主旨的。

  比如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即帝释天)。且天人死前有五哀,乔峰正是哀莫大于心死。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虚竹接掌灵鹫,振臂天山,以宅心神技统领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诸魔,使之弃恶从善,歼敌保国,是为夜叉。

  现在大家知道了为什么《天龙八部》明明只有五部,却为什么叫八部了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