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片下的国产文艺片洪流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电影的商业化,国产文艺片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之前,中国仅存的董事只有贾樟柯、王小帅、娄烨、万玛才丹。
一般来说,文艺片主要指题材相对较小的电影,如《山河故人》、娄烨《浮城谜事》、王小帅《地久天长》,这些电影的特点是导演的个人艺术魅力,几乎忽略了电影商业化的元素,因此票价往往很低,而且不受欢迎。
如果有著名导演或演员参与创作文艺片,票房也可以很高,例如,韩寒的《后会无期》通过粉丝效应获得6.6亿的票房,排名第10;张艺谋的《归来》的张艺谋票房为2.95亿,而冯小刚的《芳华》排名第五。当然,除了这些高质量的电影之外,这些电影本身也能卖得很好,多多少少,因为电影人流量巨大,他们可以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然后通过口碑发酵,票房迅速增长。此外,文艺片可以通过出售版权来赚取利润,特别是获奖影片,如果不在电影院放映,也能赚钱。
因此这要看电影不赚钱谁来拍。
当然,有些导演的文艺片本身并不是要在银幕上放映的,因此票房通常在几百万到几千万之间,无论如何,这是不可能与动辄超过10亿的商业电影相比的,所以票房回归原值是有好处的。
那么我们就要问:既然这种电影基本上不受观众欢迎,这种电影有必要存在吗?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文艺片在拓展这一艺术形式的边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毕干的《路边野餐》这部电影里几乎所有的场景都是关于梦的,叙事非常混乱,但仍然受到许多电影节的青睐。一个重要原因是《路边野餐》的叙事手法接近诗歌和散文,也就是说电影在做一些应该用文字来完成的事情,这对电影本身来说是创新的;其次,文学电影更容易关注的是个人和社会的热点问题,这对通过电影关注某些社会现象起着重要作用,比如《三峡好人》为底层,文艺片的成本较低,有利于新导演获得拍摄资金,对电影创作者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那么观众需要去看电影来支持这样的电影吗?
答案也很简单,喜欢看走,甚至不喜欢。真正有诚意拍文艺片的导演,不会因为你的票没了就停拍,如果投资方真的想赚钱,他们从电影项目一开始就已经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如果只是利用文艺片的噱头圈钱,对促进文艺片的发展不会有太大的好处。归根结底,观众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电影产业的反馈和影响力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大。观众每天都在骂这部坏电影,但坏电影仍然每天上演;观众每天都吹《霸王别姬》,但在过去的里,我们从来没有看过类似的电影。
在互联网发展的即使是少数文艺片,只要内容还可以,总能找到自己的观众群。赚钱不难,观众不用担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