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洼地上起高楼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大火,媒体、投资人和业内的评论有不少连称“没想到”。其实也不是没想到,是“胆子小”和“不肯动脑子”这两大影视投资界的通病束缚了人们的思维。从来都是“物以稀为贵”,大家只要认真想一下,这些年以“高层反腐”和“涉案”作为剧集主要特色的电视剧,有多少能进入热播的行列?这样便基本能找到创立新高的突破点。搞建筑,很难在洼地上起高楼,搞影视,却恰恰需要反其道而行之。

  如何读解一部“热剧”的成功

  对于《人民的名义》的亮点,媒体上的评论以及网上涌现的诸多“表情包”已经充分地予以了表彰。但剧集之所以能成功,景深处的元素似乎还分析得不够多。

  《人民的名义》的热播,首先得益于“天时”——社会的持续反腐大背景、近年电视和网络播放平台上社会题材剧的稀缺,尤其是“反腐”“涉案”作品的稀缺,以及近几年来人们对这类剧集的欢迎(有《北平无战事》的常年回播和《大明王朝1566》重播为证),都是该剧获得成功的前提。媒体也对这类戏一直抱以善意的期待,苛刻度要远小于对待其他剧型。

  不少媒体拿《人民的名义》的表演团队与流行剧的“小鲜肉”做性价比对比,试图从商业和演技角度进行探讨,其实都是外行冒充内行的举措。《人》剧的老戏骨们,对观众的影响力可是比小鲜肉们大多了,也持久多了。虽然在对快餐剧集青少年观众群的影响力上,老戏骨一对一单挑小鲜肉颜值的胜算不大,可一旦深入角色塑造、深入剧情,乃至演员之间的整体氛围营造、互动的能力,小鲜肉里除了极个别人,在总体上可以说是“断无生路”的。老戏骨能在一部戏里群星荟萃,自《大宅门》后,在电视剧界极少出现。2017年却突然涌现出了两部(另一部是新版《射雕英雄传》,但人数规模要小多了),都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喜欢小鲜肉的观众,绝大多数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不少都属于马三立经典相声和家长口中的“倒霉孩子”,这些观众喜欢的艺人对象,从两三年一换,到两三部剧一换的,比比皆是。你不能说这部分观众没长性,但他们的审美会伴随着自己的阅历成长不断拓宽,一直到和自己的爹妈达成某种共识。在《人》剧热播前,他们已经是被潜在争取的观众源,网络表情包的制作者和第一传播层,核心也正是这群人。至于那部分心智更成熟的剧集观众,则更不可能反过来去追捧小鲜肉剧集。此消彼长,《人》剧在观众源方面的胜算是稳稳的。剩下来只看编剧水准、导演功力与播出平台。

  《人》剧的编剧水准是目前国内一流的。周梅森擅长编视野恢宏的高层反腐剧情,他甚至可以被称为这方面的第一人。周的作品,卖点和不足都很明显,这有点类似于金庸和琼瑶。你用他就得全盘接受,人家能努力到什么程度,只能看最后的成品结果。照目前的反响看,显然是成功的。当然局部的不足照例还是有,我们后面谈。

  导演李路在眼下的电视剧界,一直是一线人才。但之前的运气确乎稍差一点儿,接拍《人》剧有点儿“险中求胜”的意思。而往往就是这种情况,主创团队会表现出很强的爆发力。播出平台通常跟投资方、制片方以及导演的人脉有很大关系。湖南卫视在上星频道里,影响力一直排前列,当年《大明王朝1566》该频道好像也是首播之一,《人》剧由该频道首播,在成熟观众群里会多出某种情怀上的说服力。也算是个小小的“地利”。

  如此一来,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因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加上拍摄团队愿意为题材付出和吃苦,成功自然也就顺理成章。

  接地气的“工艺”与“工程”

  社会题材的剧集历来不好写,尤其是反腐剧。尺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正反人物定位和关系的设置。《人》剧很努力,在人物形象的呈现方面,较之周梅森以往编剧的剧集,“反转功课”做得更到位。如吴刚演绎的“李达康”、丁海峰演绎的“赵东来”都属于一出场疑似问题人物,实则正义担当;张志坚演绎的“高育良”一出场颇具正角的神采,实际上则是重要的反派之一。这样的正反面角色错位式呈现,更加符合影视的创作规律,也更给演员提供演技的施展平台,提升剧集看点。

  社会题材剧集如想成功,人物对话必须接地气、摆脱假大空。周梅森以往的剧集,身居高位的正反面人物,动辄在日常生活对话里,当面背后都是“××同志”,显得过于“装”,被一些观众诟病和质疑,这一次在《人》剧中有所改观。有些对白还被媒体目为“尺度大”,其实那不能叫“尺度大”,应该叫“说人话”,因为现实生活中,中国人的沟通并不都是办公室和酒会场面中的“绕着说”,直来直去毕竟还是大家交谈的主流方式。何况影视本来就是直观的文艺表现形式,有时一些生活中不便直说的内容,在影视中是允许的,还能强化戏剧冲突。

  《人》剧如果说在台词上还存在不足,就在于有时候公务员的办公室关系,演绎得过于浪漫。比如属下上赶着给上司找对象,部下在会议上直接跟新到任反贪局长呛声,都过于脱离生活的逻辑。戏剧性虽然被强行制造出来了,但显得太假。这也说明了,当代题材剧集在“接地气”这一环节上,工艺性还有待于加强。

  对于当代题材剧而言,“接地气”不仅仅是写作对白时的一门技术、工艺,它同时也是关乎全剧乃至整个剧集类型的一项系统工程。考虑到影视的广泛传播性和观众思维方式的千奇百怪,尽量减少个别观众的误读可能,这是必须考虑在内的。从《人》剧在播出过程中,个别观众出现的“检察系统的正面人物多”“城管形象不好”之类的议论,或多或少都跟剧集正反角色前期表现在各行业的所占比重有一定关系,随着剧情“反转”、展开,有些误读的前提自然就消失了。但如果一开始,正反角色在所涉及行业里都有更合理的比重呈现,这对于那些塑造群像人物式的剧集,无疑会更稳妥一些。这也给以后同类型剧集的拍摄,留下了可资借鉴的提示。

  考虑到《人》剧的走红,势必在短期内带动同类剧集的投拍,以上的讨论不仅仅可以视作对一部剧的总结;更多的,还可看为是对该类型剧集建设的一个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