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0岁老妇找到失散60年红军丈夫下落,民政局:补办婚礼

  1994年3月24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有一对特别的新人在新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与全村村民的注目之下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婚礼,这场婚礼的主角就是82岁的赵基生与77岁的蒋红英。

  这对夫妻自1934年在长征途中失散后,本以为对方早已离开人世。谁知晚年的一次相遇,竟让分别60年之久的二人再度重逢,再度相见。

  他们在众人的祝福下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幸福。

  他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爱情故事?

  蒋红英和赵基生

  1917年,蒋红英出生在浙江省定海市的一个贫苦家庭之中,为了养家糊口,父母带着刚刚出生的蒋红英来到了上海务工。

  一家人长期生活在上海的贫民窟里,一直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贫苦生活。

  1919年,在蒋红英两岁那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之下,广大人民群众、市民、工人等各个阶层共同参与到这场反帝反封的爱国主义运动中来。

  为了响应号召,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游行,希望能够通过这场伟大的革命来改变个人的命运,一直以来饱受资本家剥削的蒋红英父母也积极参与到了这场工人运动之中来。

  在父母的影响之下,蒋红英也早早进入共产党开办的工会学习,工会不仅教会了她读书识字,也让她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那时年幼的她就立志长大之后一定要为共产主义而战,为民主革命事业而奋斗。

  五四运动

  1927年4月,蒋介石勾结李宗仁、白崇禧等国民党内右派集团军阀,联合大资产阶级以及以杜月笙为首的上海黑帮势力,发动了惨无人道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打压上海的工人组织。

  仅仅三日时间,就有三百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不明去向。整个上海笼罩在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下,为了躲避战乱,母亲带着蒋红英跑回了定海老家。

  之前搬离定海老家时,他们早就将所有的房屋耕地卖给他人了,她们娘俩只能投靠舅爷一家了。在那个战乱年代,家家户户都不宽裕,根本无法养活这一大家子人。

  于是,为了能够吃饱肚子,在舅爷的安排之下,蒋红英的母亲忍痛将还未满十岁的她送去村里一个姓陈的大户人家,给那户人家还未满九岁的儿子当童养媳。

  母亲本以为女儿到了陈家能好过一些,可没曾想到女儿却被送进了痛苦的深渊之中。

  国民党

  虽然陈家生活条件还不错,但是公婆待人十分苛刻,年幼的蒋红英被他们当做了奴隶一般使唤。

  蒋红英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就要早起给全家人做饭,吃饭时也不能上桌,只能在一边干看着。

  白日里还要劈柴犁地,洗涤衣物,只要有一点没让尖酸刻薄的婆婆满意,便会迎来一顿毒打,因此,蒋红英的身上总是淤青遍布,伤痕累累。

  受尽折磨的蒋红英实在忍不住了,她趁着公婆不在家时,匆忙逃回了母亲身边。看到伤痕累累的女儿,母亲难过地大哭起来,她决定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女儿再回去受那份苦了。

  辗转之下,母亲与从前的党组织人员取得了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之下,蒋母带着蒋红英从定海逃了出来,为了填饱肚子,二人只能以乞讨为生,艰难度日。

  乞讨者

  1928年,母女两人一路从宁波、南京、汉口辗转到达了位于大别山腹地的河南新县。当时新县是鄂豫皖边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这里也是红四方面军第一支队伍的诞生之地。

  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总人口不足十万人的新县就有超过5.5万人为革命牺牲,可以说得上是“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

  在浓厚革命氛围的影响之下,年仅11岁的蒋红英加入了农民赤卫队。

  1931年4月,蒋红英所在农民赤卫队被改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中来,14岁的蒋红英成为了由徐向前将军所领导的红一军红一师的一名通讯员。

  也正是在这里,她遇见了自己的丈夫赵基生,赵基生也是蒋红英入伍红军的登记人。

  红军

  赵基生于1912年出生在河南新县箭厂河乡松林洼村,他在1926年时就一家参军了。由于赵基生文笔不错,再加上跑步迅速,行动敏捷,就被师长徐向前留在身边当通讯员,平日里送送文件,跑跑腿什么的。

  由于两个人工作性质相似,且蒋红英年纪尚小,首长便让赵基生带着蒋红英熟悉熟悉工作,在生活上也应多加关照。

  虽然年纪小,但蒋红英做事十分麻利,从不拖泥带水,每次都能够顺利完成领导所交代的任务。

  因此,赵基生对于蒋红英的印象也非常好。两人经常一起执行任务,一起聊天,一起畅谈自己的革命理想,成为了彼此最为要好的朋友。

  一次,他们所在的部队接到了重要情报运送任务,他们需要穿过国民党统治区来向外传递情报,任务十分艰巨,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剧照

  然而,怎么样才能将这份重要的情报运送出去呢?通讯连的一位同志提出了一个想法,让执行情报运送任务的连队假扮成“成亲队伍”来掩人耳目。再三思量之下,连队同志们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于是,领导进行了简单的分工安排,由连长担任媒人,蒋红英与赵基生假扮新婚夫妻,剩下的同志假扮成轿夫。幸运的是,这一行“成亲队伍”穿过了敌人严密的监视之中,顺利执行了此次任务。

  此后,根据部队送情报的需要,蒋红英和赵基生经常配合起来假扮新婚夫妻进行行动,先后完成多次情报运送任务。也总有战友们打趣这对“小夫妻”看起来和真夫妻一般恩爱。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蒋红英与赵基生两人早已暗生情愫,只是觉得国家已经到了如此危难的时刻,他们不应为这些儿女情长所驻足,应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伟大的革命事业,所以没有将自己的感情表露出来。

  成亲队伍

  1931年,赵基生所在的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合编组成红四方面军后,赵基生也正式从后方转移到了前线,奔赴战场,先后参加大小战斗共计40余次,履立战功。

  在双桥镇歼灭战与红四方面军第三次反围剿行动之中,表现英勇非凡,多次受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将军的嘉奖。在这战火纷飞的日子里,蒋红英与赵基生相互依靠,相互勉励,感情逐渐升温,走到了一起。

  1932年4月,蒋红英与赵基生共同写下结婚申请书,上报党组织。后来,经时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师长廖荣坤的介绍与红四方面军军长徐向前的批准。

  在湖北随州的红军营地里举办了一场朴素的婚礼,在战友们见证之下,这对“假夫妻”终于成为了真夫妻。

  革命战士

  婚后,这对恩爱夫妻又再次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

  1932年7月,国民革命军以多达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发起大规模围剿行动。

  10月12日,迫于国民革命军的强大压力与紧急形势,红四方面军决定放弃鄂豫皖苏革命区,除了由红七十四军与蒋红英和赵基生所在的红七十五师负责留守该根据地负责游击战外,其余主力部队均撤离,转战西部地区。

  赵基生一直跟随部队辗转多地作战,而蒋红英依旧留在后方当通讯员,平日里两人只能通过书信进行联络。

  1933年初,赵基生发现自己已有一个多月没有收到过妻子蒋红英的信件了,自己寄出的信也都没有回音,他只好四处打听妻子的下落,但都没有人任何线索。

  战争

  原来早在1933年初,蒋红英经常扮成当地村民来运送情报,在一次执行任务的途中她不幸遇到了敌方部队。为了不让重要情报落入敌人手中,情急之下,蒋红英将情报塞进嘴里,不料这一动作刚好被看见。

  敌人立即对蒋红英产生了怀疑,连忙去搜身,但仍没有搜到任何证据。恼羞成怒的国民党士兵抄起手中的刺刀对着她的大腿狠狠连捅三下,因为失血过多,她当场就昏迷过去不省人事。

  万幸的是周边放羊的村民发现了晕倒在山坡上的蒋红英,连忙将她送去医院进行包扎,这才保住了她的性命。她醒来之后,不顾自己的伤势严重就要回归部队。

  医生将她拦了下来,劝说道:“你的伤势实在是太严重了,你现在要出院的话,万一伤口感染时会有生命危险的,你要等病情稳定了才能走。”

  蒋红英听取了医生的建议,留了下来养伤,这一待就是两个月。

  女战士(剧照)

  待伤势好转后,蒋红英所在的部队因损失惨重被迫撤离,她彻底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为了寻找部队踪迹,蒋红英开启了流浪之旅,辗转多地仍没有任何收获,在途经南京时遇到了与自己分别多年的母亲。

  她便留在南京和母亲一起生活,一边做工挣钱,一边打探丈夫与部队的消息,迟迟没有收获,即使有时能听到一些消息,也都是国民党军队所散播的负面消息。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丈夫赵基生在一次与国民党军队的激战之中身负重伤,和她一样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1933年夏季,赵基生所在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先后与国民革命军激烈交火,在七里坪战斗和鄂东北皖西北地区保卫战中部队受到严重损失,全军从1.2万余人锐减至3000余人。

  战士

  在湖北随州作战时,赵基生所在的团遭遇国民党军队突袭,加上敌我力量十分悬殊,到战斗结束之时,整个团的部队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赵基生也在那场战斗中身负重伤,他的背部、腰部、腿部均有多处枪伤,战友将其送到了后方医院抢救。

  为了减轻行军之路的负担,也为了让伤员能够安心养伤,组织决定让他们暂时留在后方,休养好之后重新归队。

  赵基生也深知组织的良苦用心,为了不拖累大家,他主动回到了新县老家养伤。

  受伤的战士

  1934年年底,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决定让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向陕北地区行进,同陕甘苏区红军会师。

  待赵基生身体康复之时,红二十五军已顺利到达陕西延川,他也只能留在老家新县继续生活。

  就这样,蒋红英与丈夫赵基生彻底失去了联系,赵基生以为蒋红英在运送情报的路上牺牲了,蒋红英也以为丈夫也在战斗之中牺牲了。

  即使这样两人还一直心存希望,苦苦寻找着对方的下落,但始终没有任何进展。

  战士

  蒋红英与母亲在南京的生活十分清贫,平日里只能做做保姆,帮别人洗洗衣服来养活自己。

  蒋红英的母亲觉得自己年事已高,蒋红英年纪也不小了,她害怕自己撒手人寰后,女儿只能一个人孤苦度日,无依无靠,便劝蒋红英别再等赵基生了,重新找个人嫁了吧。

  虽然蒋红英心里还是挂念着赵基生,但她看到每日以泪洗面的母亲十分不忍,便答应了母亲的安排。在周围人的介绍之下蒋红英嫁给了在南京一家饭店做会计的浙江同乡张聚缘。

  张聚缘比蒋红英年长近10岁,在发妻亡故之后与女儿相依为命,不过好在张聚缘为人忠厚本分,对蒋红英也十分不错,两人在婚后相处得十分融洽,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结婚(网图)

  在1952年时,张聚缘成为了河南省第五建筑公司的一名员工,他们一家人也从南京搬到了郑州生活,住在单位分配的宿舍里生活。

  建国之后,由国家民政部门组织各地政府前往革命老区进行走访调查,寻找与组织失散的老红军们,恢复他们的荣誉。

  蒋红英也很想要回自己的红军身份,但由于年代久远且当时与部队失联时,并没有人为她证明。因此,她也一直未能获得红军失散人员证明书。

  1985年时,张聚缘因病逝世,68岁的蒋红英也被当地社区列为“五保户”,一个人在郑州安度晚年。

  红军失散人员证明书

  而另一边的赵基生在与部队失联后,便返回家乡新县箭厂河乡务农。在回到家乡务农的最初几年,赵基生一直在等着妻子蒋红英的消息,但一直音信全无。

  赵基生的父母不愿儿子再这么意志消沉下去了,也不想让赵家的香火就此断了,便为赵基生张罗了一门亲事。起初,赵基生并不同意父母的提议,父母每日都在为这事唠叨个不停,甚至还要以死相逼。

  于是,赵基生只好同意了这门亲事,结婚没过几年,妻子就因病去世了,留下年幼的儿子与赵基生生活。

  相较于蒋红英一直未能恢复红军身份,赵基生显得更为幸运一些。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后,赵基生就被当时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一同并肩作战的战友找到,战友们纷纷为他作证出示证明材料,相关部门为他颁发了红军失散人员证明,让他拿到了这份迟来的荣誉。

  新中国成立

  蒋红英与赵基生从未想过,两人还会有再次相见的那一天,可谁能想到命运却是这么的奇妙,蒋红英居然能在自己家门口的杂货店里遇到赵基生的孙女赵桂英。

  1987年,一天清晨,蒋红英像往日一样吃过早餐后去家附近的岗坡路菜市场买菜,她看到菜市场门口新开了一家杂货店,很是热闹,便抱着好奇心走了进去。

  进去之后,她一边挑着东西,一边与店主闲聊,她总觉得这位姑娘的口音有些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到底是哪里的口音了。

  于是她便和店主攀谈起来,在聊天中得知这位店主是河南新县人,名叫赵桂英,为了做生意才从老家来来的郑州。

  一听到河南新县,蒋红英又再度勾起了对曾经的丈夫赵基生尘封已久的回忆和那段在大别山革命斗争的激情岁月。

  菜市场

  两人聊着聊着,赵桂英说起自己的爷爷以前也是一位老红军,蒋红英问道:“姑娘的爷爷叫什么啊?说不定我们还是老战友呢?”

  赵桂英说道:“我的爷爷叫赵基生。”

  听到这个名字,蒋红英一下子懵了,难道赵基生当年没有牺牲,这难道真的是一个巧合吗?

  她询问赵桂英家中是否有爷爷这赵基生的照片,赵桂英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张全家福,指着合影中坐在中间的老爷爷说:“这就是我的爷爷赵基生。”

  看到这张照片上熟悉的面庞,蒋红英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这的的确确是她曾经的丈夫赵基生。

  战士

  赵桂英有些吃惊,便问道:“奶奶,您怎么了?您怎么哭了。”

  蒋红英拉着她的手讲起了当年的往事,讲述她怎样参加革命,怎样与赵基生相识、相恋,以及二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失去联系等一系列往事。

  听到这些,赵桂英也十分震撼,连忙给远在新县的爷爷写了封信,说明了情况并附上了一张蒋红英的照片。

  收到孙女桂赵英的来信后,赵基生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上的老妇人就是自己失散了60年之久的妻子蒋红英,虽然经历岁月的打磨,两人的模样都有了不少变化,但却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1992年秋天,赵桂英陪着蒋红英来到了新县箭厂河乡,这对失散60年的夫妻终于再度重逢,一见面就拥抱着对方痛哭起来。

  剧照

  1994年3月,蒋红英再一次从郑州来到新县看望赵基生,赵基生的后辈在得知两位老人的故事之后决定重新撮合这对夫妻重新生活在一起,来弥补一下当年的遗憾。

  新县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知道这件事后,专程赶来为两位老人当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在信阳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全村村民的见证之下,这段跨越60年岁月的爱情终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这段美谈也被登上了报纸,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当年与两位老人一起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们纷纷出来为蒋红英进行指认和作证蒋红英曾经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1994年10月22日,相关部门为蒋红英老人颁发了“红军失散人员证明”,并为她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优待证和第一份优抚金,了却了她一直以来最大的心愿。

  1995年1月31日,赵基生因病逝世,享年83岁,遗体葬入新县革命烈士陵园。

  东海儿女:定海籍老红军战士蒋红英的生死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