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3》:爽了30年的神级大片,彻底烂了?

    作者:思路乐

  作为好莱坞历史上最成功的怪兽电影之一,《侏罗纪公园》不仅影响了一代人对恐龙世界的认知与向往,还开启了电影特效的新时代,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影史经典。

  多年以后软重启的《侏罗纪世界》也同样优秀。它在“情怀”与“创新”之间找到了绝佳的平衡点,全球狂揽16亿美元票房,也让观众再度看见了恐龙这一地球霸主的魅力所在。

    时隔四年,我们终于等来了“世界”三部曲的最终章——《侏罗纪世界3》。

  而对于过去两个月因疫情经营惨淡的中国大陆影院来说,本片无疑是久旱逢甘霖的救市之作。

    但对笔者而言,这部承载了众多影迷期待的完结篇,却未实现它应有的承诺。

  ——147分钟的恐龙之旅已不再抓人眼球,带给观众的只剩疲惫和臃肿。

  这部横跨29年的好莱坞传奇IP,似乎也未能逃脱“续集魔咒”的宿命,泯然众人矣。

    平庸的完结篇

  距离上一部的故事已过去了四年有余。

  努布拉岛因火山喷发而毁灭,恐龙失去了人为打造的栖息地,开始闯入人类世界,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

  两代地球霸主共占一片土地,这必然导致危机与混乱。本以为《侏罗纪世界3》会在前作“人与恐龙如何和平共处”的人文思辨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但没成想,这一命题彻底沦为了背景板,只是在片头片尾的电视新闻混剪中走个过场,除此之外便不再提及。

  《侏罗纪世界3》预告片

  作为《侏罗纪世界》三部曲的完结篇,主创人员似乎更愿意展现主角团在恐龙世界的动作冒险,各种惊险刺激的逃亡场面,才是这个系列的视觉重心。

  也正是因此,《侏罗纪世界3》在恐龙种类的丰富度也是系列之最。

  除去已有的27种熟面孔(霸王龙、迅猛龙、三角龙等),还出现了十余种新面孔:体格硕大的无畏龙,鲜红羽毛的火盗龙,空中霸主风神翼龙,以及体现最大的陆生肉食动物南方巨兽龙。

    但量大却未必管饱。

  尽管恐龙的出场时间占比变长了,存在感却是前所未有的淡薄。

  对于这个系列来讲,恐龙似乎不再是剧作重点,哪怕将其剔除故事也依旧能够成立。

  相较于恐龙制造的生态危机,改造蝗虫所带来的粮食短缺才是《侏罗纪世界3》重点渲染的主要灾难。

  ——对于主打恐龙为卖点的“侏罗纪”系列而言,这无疑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欺诈行为。

    另一方面,通过改造蝗虫所引发的粮食灾难来推进叙事,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编剧们的无能。

  第二部结尾引出“人与恐龙共存”的宏大命题在第三部几乎全程避而不谈,而恐龙所引发的生态危机,也缺乏细致详尽的描写,只能用简单粗暴的蝗灾取代,草草略过。

  《侏罗纪世界3》本欲突破该系列原有的剧情枷锁,但在过大的主题面前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碰壁之后也只能重走老路,辜负观众的期望。

  从这个角度来讲,本片与《星球大战》789三部曲的境遇何其相似,而票房与口碑的低走,似乎也是殊途同归。

    当然,《侏罗纪世界3》并不全是缺点,起码相较于以往的侏罗纪电影,它还是有作出突破和创新的。

  前半段地中海岛国马耳他的恐龙黑市,算得上全片最大亮点:法外之地的活体恐龙交易中,雇佣兵与商贩鱼龙混杂,在恐龙斗兽场的边缘摇旗呐喊,同时享用着碳火上的烤龙肉盛宴。

    主创团队终于拍出了恐龙融入现实世界后的变化,让我们看见恐龙是如何对百姓的生活与文化产生影响。

  这种市井气息浓郁的片段,才是我真正想要收获的惊喜。

  只可惜,创作者对恐龙文化的扩展也只是昙花一现,到了后半段又再度上演了系列固有套路:人与恐龙在封闭区域内的对抗逃亡。

    即使到了最终章,电影也未能破解公式化的束缚,只能在陈旧的剧作走向中奋力激起几阵涟漪,随后便只剩死一般的沉寂。

  在系列作品中历来传统的恐龙大决战这块,《侏罗纪世界3》的拙劣态度更是令我难以容忍。

  回忆前两部的恐龙对决,无论是第一部里暴虐龙、霸王龙和迅猛龙的三方混战,还是第二部同暴虐迅猛龙周旋的古堡猎杀,都有着出色的创意执行,并找准了各自的风格。

    但在第三部结尾,霸王龙、镰刀龙和南方巨兽龙的三方对决,却拍得敷衍至极。

  无论是情节铺垫还是战力对比,都凌乱不堪,而镜头调度更是与前两部相差甚远,摄影机只敢对准恐龙脚下不断逃窜的人类,而观众真正感兴趣的巨兽争斗却总是语焉不详。

  直至最后,霸王龙与镰刀龙联手击杀南巨,以槽点满满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斗,背弃了观众的期望,也侮辱了观众的智商。

    有着太多惹人嫌的缺点,《侏罗纪世界3》只能称作一部勉强合格的A级商业大作。

  对“侏罗纪”这个系列来说,它绝不该满足于此。

    侏罗纪,变无聊了

  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侏罗纪公园》开创了恐龙电影的新纪元,也启发了一代孩童心中对史前生灵的好奇与向往。

    时隔29年后重看系列开山作,抛开其背负的宣传噱头和历史意义,我们还能从中发掘出何种特质?

  在迈克尔·克莱顿在撰写同名原著小说中,恐龙不再是隐居于孤岛密林之中的远古生物,而是科学家通过琥珀化石中的血液样本所复原的克隆生物。

    这层设定,也给人类与恐龙之间套上了“造物主”与“被造物”的关系隐喻。

  食物链顶端的人类面对自然法则时的傲慢,必会自食恶果,以“造物主”自居,妄图牟取暴利,也必然被其所造之物所反噬。资本欲望、科技进步、人文伦理,种种哲学思辨都在强调创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也进一步提升了影片的思想高度。

    在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掌控下,《侏罗纪公园》在思想深度与视效奇观中取得了最佳平衡。

  但之后的两部续集却无法复刻前者的票房神话,也逐渐失去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最终彻底沦为A级制作下的B级怪兽动作片。

    直到2015年环球影业推出老三部曲的正统续作《侏罗纪世界》。

  22年后,观众终于有机会看见正式开门营业的侏罗纪公园。不仅满足了老粉丝的全部期待,也同样取悦了新世代的观影诉求:恐龙生态的展现,巨兽撕咬的场面,迷影细节的呼应,基因工程的探讨。

    毫无疑问,当年的《侏罗纪世界》是一部诚意满满的情怀大作,有资格延续这一IP所缔造的票房奇迹。

  但在今年的第三部里,创作者们所打的情怀牌却已完全失效。

  为了营造完结篇的仪式感,片方特地将《侏罗纪公园》的主演(由山姆·尼尔、劳拉·邓恩与杰夫·高布伦饰演的博士三人组)重新请回,看似是对观众的情怀收割,实际却是电影推进叙事中所不得不背负的累赘。

    为了引进旧角色,塑造新角色,编剧不得不使用双线叙事来推进剧情,通过大段大段的文戏来交代角色动机。

  当剧情推进到中后段,各种危机意外也让主角团被迫分散,故事线数量随之增加,最夸张的时候甚至有六条故事线在同步推进。

    如此繁复的剧作设计也必然造成反噬:角色戏份分配得过于平均,想要面面俱到,却又无法深入刻画,只好替主线任务让位,角色被异化成毫无特质的游览工具。

  那个中途加入的女飞行员便是如此,几乎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就跟随主角团一起出生入死,其行为动机与个人背景近乎空白,编剧甚至不愿为此多费笔墨,单纯将其看作引出人、龙、飞机三方追逐场面的工具人。

    老角色的回归也并未带来更多惊喜,当年的化学反应已无法复刻,演员们只能进行扁平化、符号化的低级表演,挤眉弄眼中不断抖出台词包袱,。

  究其原因,角色已不再是角色自身,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推进叙事制造奇观的人形工具,也是消费情怀收缴观众眼泪的提线木偶。

  只可惜,当这份情怀被收割殆尽后,《侏罗纪世界3》所能换来的也只有观众的冷漠与遗忘。

    愈发空洞的好莱坞续集

  当我们再度复盘整个《侏罗纪世界》三部曲,会发现其与《侏罗纪公园》三部曲有着高度相似的剧作框架:主角从失控的恐龙乐园中出逃求生,最后又不得不再度闯入进行探险。

  与此同时,对老三部曲经典桥段的致敬,也成了《侏罗纪世界》三部曲博得观众欢心的首要策略,屡试不爽。

    从继承,到套用,再到无节制的复刻,主创们愈发沉溺于这一过程所带来的便捷创作,不愿从中脱离,直至走火入魔。

  《世界3》里的邪恶商人反派便是典型案例。

  身为这场蝗灾的幕后主使,其目的便是通过基因改造后的蝗虫来推广公司生产的转基因作物,从而实现粮食垄断。当阴谋被主角发现后,这位反派却只会对着员工无能狂怒,自降格调。甚至还出现了用回收站来销毁证据的降智操作,实在有够无语。

    而他的谢幕方式则是又一场致敬:在跑路的过程中被双脊龙活活咬死,和《侏罗纪公园》里那位贪婪程序员的死法如出一辙。

  但当观众深究这一情节背后的合理性时,不禁质疑双脊龙为何会出现在几乎完全密封的列车管道内?

  编剧不愿解答,也无法解答,只能让双脊龙沦为创作意识的蹩脚化身,在情节的效仿中将故事的基本逻辑彻底击溃。

    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动作戏的编排中。

  诚然,马耳他段落中与恐龙一齐楼顶跑酷与街巷飙车的大场面均达到了系列最高水准,但细心的影迷不难发现,其动作调度和取景设计均是对《谍影重重3》的忠实效仿,就连跳窗的名场面都得到了一比一复刻。

    这一操作也揭示了该系列创意枯竭的尴尬事实。

  整个《侏罗纪世界》三部曲中,主创们几乎都是从其他类型中汲取创作灵感,或是挥霍《侏罗纪公园》三部曲所遗留的珍贵遗产。

  而真正称得上创新的部分,例如基因改造恐龙、克隆人的伦理思辨、人龙共存等议题都在过于急躁的叙事节奏中被一笔带过,成了爆米花风格下的牺牲品。

  简言之,《侏罗纪世界3》是一部失去生命力的“可复制”电影。

    乏味的主题说教,庸俗的戏剧对白,高重复度的场面设计,都注定了本片是大数据时代下过目即忘的工业流水账。

  再看近些年由好莱坞打造的热门续作/重启作:《速度与激情9》《007:无暇赴死》《蜘蛛侠:英雄无归》《神奇动物3》....无论口碑好坏,票房高低,它们大多都陷入了同样的窘境——空洞的奇观与虚假的情怀无法掩盖其故事背后的逻辑崩坏,只能在电影工业的轰鸣中不断产生刺眼的裂痕,直至崩塌。

    向下滑动查看美国电影票房前20名

  近20年来好莱坞热门电影里续作/重启作居多(排名来源:猫眼电影)

  名导马丁·斯科塞斯曾用“主题公园电影”的形容来讽刺漫威电影宇宙的产物,批评这类爆米花电影的千篇一律。

  现在看来,《侏罗纪世界3》似乎与这一称谓更加相配。毕竟该系列的叙事核心都是围绕一座主题公园展开。

  而身为观众的我们,也随之见证了这座主题公园这29年内来的辉煌与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