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公正,铁面无私,的包青天

  要是让你举几个做事公平公正,不会故弄玄虚的人,你会想到谁呢?要是让我来说,第一想到的就是包拯。包拯是我国北宋的难得的清官,曾任枢密副使、礼部侍郎等官职,也被封为东海郡开国侯,去世后又追封为礼部尚书。他在世64年,从来没有做过糊弄人的事,一直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是平等的,他只用证据说话。包拯的为人令许多老百姓信服于他,还将其称为“包青天”。

  包大人公平公正,铁面无私的形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现在为大家普及下更多的关于包大人的知识,

  包大人是安徽合肥人,很多人自幼便对他的故事耳熟能详:打龙袍、斩驸马、陈州放粮、端州掷砚……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包公出生于公元999年,逝于公元1062年,至今已在历史的长河里越过千年,他为什么还能如此为人所敬重?

  这是因为,包公清正廉洁、刚直不阿,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体恤民情、爱民如子,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人们需要这样的“包青天”。

  “ 清心直道”是包公为自己打上的人生底色,也是他严格自律、清白做人的底线。一个人只有清心寡欲,正直厚道,才能不为利困,不为名累,宁静致远,成就一番事业。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缤纷的色彩看多了就会让人两眼昏花,歌乐欢动,喧哗不已,听久了就会使人耳聋失聪。山珍海味吃多了反而使人胃口病伤而厌恶饮食。驱马奔驰,围捕狩猎,时间久了会让人心智狂乱而纵情放荡。贪求宝物而不知满足,时间久了就会使人行为乖戾而举动失常。”所以,圣人只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生活,有选择性地取舍。

  

  包公就是这方面的圣人,“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一千年来是人们争相效仿的表率。有据可考的“包公掷砚”的故事,就是他管好小节、止住贪念的最好诠释。北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包拯由天长调到端州任知府。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打着进贡的旗号,大肆敛取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或赠送当朝权贵,或占为己有,令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包拯到任后,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他在任时没有拿过一方砚台。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包公任满三年离开端州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感到事有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感激,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石砚,并非金银珠宝,于是便收下了。包公认为这事有污名节,不能收下,可是想退回去又不可能,他为了教育下属,坚守清白,不搞“下不为例”,毅然将端砚抛入江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