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证先锋 4》,没内味儿了

  原创 三声编辑部 三声

  

  港剧在早年间能够因为先锋姿态备受追捧,也就会在今天因为原地踏步而不再受宠。最近我们总把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归纳成“内味儿”,我想,TVB曾经的先锋姿态,就是我心里的“内味儿”。

  作者 | 陆云霏

  上周《法证先锋4》终于开播,距离《法证3》竟然已经过去了9年,不过因为前三部在剧荒的时候算是重温过几次,倒是压缩了对这个时间长度的感知。

  法证系列在TVB的刑侦剧类型中也算是明星产品了,口碑效应让《法证4》在TVB翡翠台首播当晚获得33点直播收视,打破了过往8年TVB剧集的首播纪录。

  看完头几集,习惯性地查了下制片信息,让我意外的是,《法证先锋4》是一部完全由TVB出品的“正经”港剧,监制也是一以贯之的梅小青,而之所以说意外,是因为剧集的调色一改TVB的偏暖色调,冷白的颜色透着一股合拍片的气质。

  

  剧中主要演员

  演员经历了一轮大换血。

  法证部的核心人物由黄浩然饰演,对标前三部的第一男主欧阳正华和黎耀祥,黄浩然的演出不免被拿来比较。前两者擅长在专业职业形象里融入风趣感的表演,如果对那种“看上去毫不费力”的形象有所憧憬,《法证4》的男主就总会给人一种“劲儿劲儿”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不是与他幼年失散妹妹、又热爱摔跤运动的人设相关。

  法医角色和第三部一样由女性担任,实际上在《法证3》的张可颐之前,我印象最深的女法医是《鉴证实录》里陈慧珊饰演的聂宝言,当时这个角色的安排实际上也打破了很多人对于法医职业的刻板印象,而延续到这一部的李施嬅,我都始终认为这种选择很有意义。

  而与前三部以Mandam为核心的重案组不同,《法证4》的警队配置的是阿sir,启用的演员也是观众不那么熟悉的谭俊彦——他另一个相对更被认知的身份是狄龙的儿子;主要拍档的演员朱晨丽则因为台词水平总被诟病,这一次问题依然存在,不够清晰的吐字让她饰演的女警少了几分“飒”感。

  大概是头炮要响,监制梅小青在第一案请来了谢贤和米雪客串,戏骨做戏自然都是爱看,却也是更衬得有些年轻演员接不住戏,有利有弊吧。看预告后期还会有金像影后鲍起静的出演,作为《天水围的日与夜》的爱好者,我还是蛮期待的。

  

  谢贤

  

  鲍起静

  主题情节并没有什么变化,法证、法医、重案组关系稳定,配合破案。

  第一个四集的单元案是个发生在粤剧团里的连环三杀案件,凶手不止一个,还涉及到了教唆杀人。法证出场“咔咔”秀了一堆高精尖设备,血迹喷溅、刀伤角度一顿数字模拟,众人围着一个大型的触摸屏一推理就把案子破了。

  

  模拟案件的触屏

  大概是初初几集,不少剧情的时间都拿来交待人物关系了,法证组的头儿是重案组组长的哥哥,还有个幼年被拐如今成为记者前来寻亲的妹妹,这个妹妹又租住进了重案组头儿的房子里……如不免俗,这些人之间还得产生点情情爱爱,此时祭出一张港剧“祖传”关系图实在是最恰当不过了。

  相信港剧看得多的观众,对于TVB演员来来回回各种组合早已经习惯了,但也正是这种习惯,让我在看完第一个案子去搜了角色简介才弄清楚这其中的人物关系,港剧高密度情感关系的特色始终一以贯之。

  在《理娱》的一篇针对监制梅小青的口述采访中,她说道“第四部要避开前面三部做过的东西,案件、人物全部都要重新组合。记得当时,我在黑板上面排:这个主角和这个主角搭配,这个人物关系做过不要做了,法证不一定要与法医扯上关系的,可以做好朋友,不一定要谈情说爱的。”

  但在我看来,拍了4部的法证之所以“人物全部都要重新组合”,就是因为在每一部中,人物关系都被用尽了,要么互相有情感瓜葛,要么就是必定涉案其中。

  参考它的美剧前辈C.S.I.(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系列,15季的体量里好几位主线角色都出演了超过十季,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核心角色们都尊重了互为同事的关系,角色形象始终统一,而把大量的剧情都留给了剧集的核心内容——犯罪现场调查。

  而我们的职场剧,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在延续以偶像剧为内核的套路。其实是4集破一个案子还是7集破一个案子,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计较的,观众实际上在意的是核心剧情的密度,比如说对一部叫《法证先锋》的电视剧,观众对于它的预期必然是一整套的破案情节,而不是很多评论所诟病的“没推理、不解剖”的“划水”情节。

  第四集结案的一段戏尤其让我印象深刻。讲道理的剧情哪里都有,但是三个部门五个人围坐在一起,红酒杯在手,镜头一张张脸扫过,一人一句“人生道理”,足足讲够三分钟,如此非要“上价值”的桥段,也实在是太过生硬了。

  

  “上价值”式座谈

  我始终相信,观众对于一部戏人文方面的感受,绝对不会在大段的说教台词里,而一定是包含在故事情节里的。

  最近看到一条微博,大意就是讲因为监控、大数据和各种鉴证手段的发展,古典本格推理(以逻辑至上的推理解谜为主的推理方式)类型的小说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如果将这一逻辑投射到《法证4》上,倒是多少能对推理剧情的缺失有了些同理心。你可以看到,《法证4》的鉴证组只要出场,都各种3D扫描、采证器材傍身,台词里的化学成分单词也出现得越来越频密。我不知道观众的观感会是觉得“Pro”,还是觉得生硬,至少在我的感觉中,很有距离感,加上对这些高科技的呈现没有很好地融合在情节中,似是为了展示而展示,反而有一种“有必要吗?”的违和感。

  

  3D扫描仪的剧中截图特别不真实

  尤其是大量法证五人组酷爱“列队”、重案组热爱“围坐”的站位式的镜头,以及带着音效不断切换的画面,总有点播放PPT的错觉,越是高清越是眼晕。

  

  法证法医的「列队式」镜头

  其实在对《法证4》产生强烈的不适感的时候我也反思了一下,是不是我难以自拔地陷入了“情歌总是老的好”的思维之中,又特意去看了几集第一部的《法证先锋》。说真的,除了作为硬件的演员的更迭和泛意义上的技术的进步之外,套路还是那个套路,也许就是这种停滞感,让我觉得,它过时了。

  仅仅从职业剧这个单一范畴,港剧在中文电视剧中间引领了多少风骚,《壹号皇庭》、《妙手仁心》、《刑事侦缉档案》这些经典剧集让很多人对律政、医护、刑侦这些职业有了具体的想象。我也是从曾经的“神剧”《大时代》,“天地三部曲”《天地男儿》、《天地豪情》和《创世纪》这些剧集里,想象了一点什么叫豪门商战,而反观前一阵反响平平的《黄金有罪》,讲的也是股市浮沉兄弟情,却处处窠臼,观众也热情难再。

  “港剧式微”这样的话,这些年相信大家都没少听,港剧在早年间能够因为先锋姿态备受追捧,也就会在今天因为原地踏步而不再受宠。最近我们总把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归纳成“内味儿”,我想,TVB曾经的先锋姿态,就是我心里的“内味儿”。

  实际上《白色强人》和《金宵大厦》的成功就足以成为TVB自己的镜子,前者是剧本的进步,后者则是题材的更新。相较之下,我对《法证4》的期待与失望大概也都在于此。

  最后算是个个人的建议吧,通常港剧在视频网站上线,不会缺席的一类弹幕就是看普通话版本还是粤语版本的争论,我觉得TVB拍戏很值得被尊重的一点就是坚持同期收音,可以看一看粤语的版本的试试,它更可以感受到演员的整体表演,以及和拍摄环境的融合。而且,毕竟,语言也是“内味儿”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