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悬疑剧做出爽剧质感?王俊凯在追的《骨语2》烧脑又下饭

  原标题:悬疑剧做出爽剧质感?王俊凯在追的《骨语2》烧脑又下饭

  在剧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家都知道“小成本网剧”要一炮而红有多难,而在突围之后,续集归来时,如果还要保持着好口碑、高热度,那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骨语》系列就是那个例外。

  2018年的夏天,改编自女法医王雪梅真实工作经历,讲述五人小组互相配合、高能断案的网剧《骨语》上线 23 天后,就交出了网播量破 10 亿的好成绩,在悬疑剧市场内脱颖而出,一炮而红。

  而在经过了三年沉淀之后,导演扈耀之携原班人马,带着《骨语2》归来——热度不减、口碑大爆,更有明星剧迷王俊凯、张若昀等化身“自来水”边追边吆喝。

  那么,《骨语》系列为什么能成为那个“例外”呢?

  其实,你要是发现了《骨语》系列的创作者对观众心理无死角的拿捏程度,你就会知道这部出圈的悬疑刑侦剧魅力何在了!

  譬如,很多人对《骨语》系列的第一印象就是节奏快,不拖泥带水,这就是非常符合大家追剧习惯的选择。

  要知道,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追剧是为了解压,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拓展知识面。

  因此,那些故弄玄虚、自说自话、连篇累牍的“注水”悬疑剧就会被观众们毫不留情地分手。

  此时,平均1.5集一个案件,单集时长不超过45分钟的《骨语》系列自然成为观众的最优选择。

  当然,光是“快”也是不够的。不少悬疑剧在尝试拉快节奏时,反而会出现不注重细节、叙事混乱的情况——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因此,《骨语》系列的成功,还在于它在叙事节奏和叙事内容、叙事细节之间的完美协调。

  扈耀之导演手中破解这些难题的钥匙,就是对于“真”的追求。

  观众们在《骨语2》里,可以看到法医工作流程的真实还原,和以此为支点的刑事案件破案全流程。这在让观众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对这些胆大心细、睿智冷静的法医工作者们产生由衷的钦佩之情。

  当然,导演的“真实美学”可不止于此,它还包括了对犯罪心理的精准捕捉,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精确深描。

  比如,最新一集,公园长椅上出现了一具年轻女尸。

  女法医经过仔细检查发现:该女子脚底光滑,并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的现象,生前应该长期卧床。这也意味着,丧失行动力的她,根本不可能主动坐到长椅上,公园一定不是第一案发现场!

  五人小组密切配合下,受害人的身份信息逐步清晰。这是一个瘫痪、智力存在障碍、生活水平相对拮据的女孩,同母亲相依为命,有位父亲在外打工。

  其实,仅从这些不完全的信息,创作者就带出了中年失独、残疾人生活保障及其家庭问题等种种社会现象。它们恰恰是剧集最真的部分——对它们的描写道出了一个真实的、百味杂陈的人间。

  基于此带动观众们的反思,也是每个创作者的良心、人文关怀的直接体现。

  因此,不少观众在《骨语2》里获得爽感之余,也获得了思考,并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防止每一个潜在的问题成为悲剧性事件的根源。

  总而言之,有这么懂观众追剧习惯、懂观众内容的需求的创作团队,《骨语》的一炮而红是顺理成章,升级后的《骨语2》的大爆同样水到渠成。

  快一起来追《骨语2》吧,在如此尊重观众的剧集里,享受每一次烧脑的快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