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门防空炮就能击落敌机,金刚川最热血一幕,却是艺术创作
不久之前,国内电影院上映了一部非常热血战争电影《金刚川》。这款电影描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人民志愿军防空高炮部队,保护后方运输线的故事。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称它为过去一年最热血的战争电影,吴京等人饰演的我军士兵,用两门高射炮就击落了美国先进的喷气式轰炸机。
然而艺术创作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金刚川》内的一幕虽然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但却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创作,现实战争中,根本不可能出现两门高射炮就击落重型轰炸机,这种案例。那现实中,高射防空炮是什么样的呢?
这里首先要说的是,高射防空炮并非人们想的那样。实际上高射炮防空不但需要考虑炮弹提前量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凌空爆炸的碎片能否命中高速飞行的战机。二战期间,高防空射炮被广泛使用。所有被高射炮击落的飞机中,有90%都是被127毫米口径高射炮击落的。因为127毫米炮弹爆炸,在天空中形成的碎片最多。靠着碎片才能击落战机。
如果只有两门高射炮,无论射速多快,也无法在空中打出所谓的弹幕。没有足够多的炮弹碎片,也就无法击落高速飞行的飞机。所以在实战中,两门高射炮数量严重不足,往往只有几十门高射炮才能在一定空域制造弹幕。密集的火炮才能击落飞过的战机。
既然高射炮打飞机有这么多限制和前提条件,那命中率如何呢?可以很负责任的说,高射炮打飞机,命中率和大炮打蚊子不相上下。之所以命中率如此低,原因很多,比如天气是否晴朗?是否便于对空搜索侦查?敌方飞机飞行高度、速度能否提前掌握?能否提前预知敌机的飞行路线?这些信息只有都知道的时候,高射炮部队才能发挥威力。当然前提是使用大口径高射炮才行。如果高射炮口径太小,也没有用。
但大多数时候,上述信息防守方基本都不知道。所以防御就变得非常困难,命中率基本只能靠信仰,即便是老兵也只能靠经验打仗,因为也没有其他辅助设备,提升高射炮的命中率。尤其是一些小口径高炮,瞄准系统连光学瞄准镜都没有,只有简单的准星或者瞄准盘。一旦被打击目标高度过高,这种打击就变得非常不靠谱。能否击落敌机,取决于高射炮炮手的眼神,两眼2.0才可以,近视眼什么都打不下来。一款靠使用者自身素质的武器,命中率又能高到哪里去呢?
既然高射炮如此不靠谱,为什么这种武器还被使用了几十年,一直都是防空作战的利器,直到防空导弹的普及才被淘汰?答案很简单,实在是没有更好的防空武器了。高射炮虽然命中率很差强人意,但它比高射机枪等武器更好用。威力也更大,集群使用时,还是可以击落不少敌机的,这是其他武器比不了的最大优势。也是它能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