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万人打出9.4分,深度解析《星际穿越》,诺兰的脑洞太大了
诺兰的几部经典电影之中,最经典的到底是哪一部,这个问题一直被大家争论不休。
基本的大比分出现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和《星际穿越》两者之间。但其实,谁是第一已不重要,两部封神作品,都有其巨大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星际穿越》,一部至今未被超越的太空科幻电影,豆瓣153万人打出9.4的高分。
深度分析它除了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硬核科技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使之可以被称为神作?
01.音乐
《星际穿越》100%的原创背景音乐都是由被称之为配乐教父级大师:汉斯·季默完成。
这是汉斯·季默第五次与诺兰的合作。前面4次分别为《蝙蝠侠系列三部曲》与《盗梦空间》。
我们来简单看看汉斯的履历表:
《末代皇帝》以配乐制片人身份与坂本龙一合作;《雨人》是他第一次入围奥斯卡金像奖。
此后他又在《为黛西小姐开车》、《末路狂花》、《狮子王》、《石破惊天》等等为其配乐,其中《角斗士》获得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以及一座金球奖。
近年来,最为大家所熟知的电影配乐就有《银翼杀手2049》、《沙丘》。
汉斯·季默的音乐磅礴大气,他并不会使用常规的音律作曲,而是会用不同的材质声响去打造氛围感。
也许你不能简单地将其定义为音乐,更为适合的词可能是:音符。
《星际穿越》原声大碟,推荐一首代表作《Tick-Tock》。这是一首被称之为“跪着听完的神曲”,管风琴被大量运用其中。
管风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乐器,被称为乐器之王,常常出现在教堂之中。
汉斯认为管风琴是一种带有天堂感的神圣的乐器,正因如此,在为电影录制配乐时,他就把收声装备搬到了教堂里,现场演奏管风琴,收入其中。
空旷的教堂回声巨大,气势雄伟,与电影里浩瀚的宇宙,相得益彰。
当你听到这首神曲时,第一次知道,原来时间可以这么被完美的表达,无法用语言描绘的时间概念,原来是可以用音符被诠释出来。
而电影中的情节正是强调时间的流逝,“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越来越急促的音响,就像观众内心急切的催促:快走啊,再不走,人类就灭亡了,他们没有时间了。
曾经有人说过:音乐其实就是外星人的语言,它不属于地球,却在地球上被传播使用,去完成那些地球人无法传达的信息。
不无道理。
02.场景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人称诺神,说过一句名言:“我讨厌特效!”
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诺兰电影,为了追求真实,尽一切可能采用实景实物拍摄,这已经成为诺兰的标志。
然而在一部硬科幻电影里依然坚持着这个风格,简直是疯狂的。
看过电影的人一定会对男主库帕跌入五维空间的场景,印象深刻。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后期电影特效的杰作,却没有想到,这是诺兰实景搭建的。
道具组用书架和隔板实现了这个构想,再加以灯光渲染,营造出了五维空间的感觉。
另外, 影片一开头的玉米地,广袤无垠,原本以为是特效。谁曾想,居然是剧组租了一块空地,提前种出来的。
而选择玉米作为末日食物,也是因为玉米被称之为“外星植物”,个中原因,这里就不一一展开。
男主和女主登陆的第二个星球,冰天雪地,人迹罕见,颇为壮观,但这也不是特效,而是导演全世界选景,最后才确定在冰岛上实景拍摄的。
太空舱内部细节满满,是剧组根据实际太空舱,一比一还原建成的。在这样的场景下表演,代入感真的好强!
03.脑洞
按理,一部严谨的科幻片,(或者已经不能被称之为科幻片,而是科学展望片)其所运用的理念都是跳不出严谨的科学理论的。
但是《星际穿越》里几个全新的观点,却深深震撼到我,触动我的内心,颠覆我的世界观:
其一,关于爱的诠释。
没有矫揉造作,而是基于科学的浪漫,基于浪漫的科学。是啊,爱是一种能量,一种指引,它并不虚无,它也可以是有逻辑的,只是我们还无法找到罢了。
其二,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1949年由美国的一名工程师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亦称墨菲法则、墨菲定理等。
原文为: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俗称:越是担心的事就越会发生。
为此,男主的女儿墨菲,为了这个名字,还耿耿于怀。然后爸爸给到女儿的解释却有另一番观点。
其三,外星人就是我们人类自己。
当时很多人被电影里这个脑洞惊到了。那个在飞船里和安妮·海瑟薇“亲密接触”的第三类,那个在宇宙中刻意放置虫洞的“有人”,以及制作超立方体的人。在最后都引向一个答案,就是未来的人类!
是我们人类救了人类自己,正如那个引导墨菲解开方程式的“幽灵”就是未来的爸爸。
人类发展到未来,已经可以打破维度的局限后穿越空间,在关键节点上,助推了一下当时的人类,使得地球在能源危机末日来临时,人类得以延续。
按照这个脑洞,那么也许宇宙中并没有什么外星人,有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区别在于现在的人类以及来自未来的人类。
多么令人心碎的孤独感啊!
《星际穿越》于2014年上映,拿下第87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等五项技术类奖项。毕竟,奥斯卡的评委对商业片都不是太感冒。
但即便如此,作为一本偏理科的电影,片中流露的深深的文艺情节和略带伤感的人文情怀,使其脱离了一般科幻片的只注重逻辑,缺乏更深的核心理念的弊病,而真正做到了震撼人心。
当安妮·海瑟薇来到最后那个她爱人所在的星球时,摘下头盔深深地呼吸一口气的时候,她的眼中透着深深的哀伤。
此时,她的爱人已经逝去,而她以为人类也已经灭亡,唯有她带着的人类胚胎,将在这个遥远的星球,从头再来。
当库帕回到太空站,面对垂垂老矣的女儿,喊着自己爸爸的时候,他满眼的疼爱,和女儿眼中的欣慰,真是令人动容。
宇宙之爱,莫过于这一生父女一场。
最后,想简单提一下剧组主要演员:
马修·麦康纳,在星际之前,并不是那么大红大紫,但是看一下下面右边这张来自《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剧照。
马修为了演绎这个身患绝症的角色,瘦到皮包骨肉,拿下当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敬业程度,让国内小鲜肉们汗颜。
安妮·海瑟薇,放弃美貌,剪短秀发,颠覆形象只为演绎一位为航天事业奉献一切的伟大女性。
马特·达蒙,居然演绎了一个出场不到1/4的反派,也只有诺兰可以这么用他了.
麦肯基·弗依,爱死了这个小姑娘,当年在《暮光之城》中就惊为天人,冷峻的气质让人过目不忘,与父亲的深厚感情被她演绎得分外动人。
迈克尔·凯恩,这位老戏骨出现在太多的诺兰作品里,仿佛一看到他,就有了定海神针,知道诺兰出品,必为精品了。
正是这些全心投入的演员,以及各路专业大神的加入,从而打造了一部被影史载入史册的作品。
人类何去何从,我们无法预知,也许我们会一直这么孤单下去,但是能穿越星际和维度的,除了引力波,
还有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