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宁娶寡妇,不娶生妻!”什么意思?什么是“生妻”?

  文/格子道历史

  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齐家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齐家”顾名思义,也就是成家的意思,从古至今,对于成家立室,我们一直都是非常看重的。

  我们经常听到成家立业这个词语,成家代表的是结婚,立业代表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可以说,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中国人对于结婚这件事情都是非常看重的。

  因为,众所周知,一段婚姻的好坏与否将决定这个家庭的最终走向,也就是说一个男人能够取得的最终成就与婚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且,想必大家心里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婚姻观,大家通过这一观念选择自己的配偶。其实,婚姻观早在千百年前便已经出现,只不过当时,它是用俗语表达出来的。

  正如:“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就是古代婚姻观的一种。何为寡妇?何为生妻?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古人为什么会这样说?

  一、寡妇和生妻

  “寡妇”一词,我们相对容易理解一些,尽管是如今的社会,我们也经常听到“寡妇”一词。何为寡妇,顾名思义就是孤寡无依的妇人,也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在古代社会中,“寡妇”地位低下,生活处境极其艰难。

  而且,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之中,女人地位原本就非常低下,倘若女子丈夫离世,她便成为一个“寡妇”。当时的寡妇首先会被冠以“克夫”的标签,接着她将迎来如履薄冰的后半生。

  更主要的是,女子一旦成为寡妇,很大程度上便决定她将度过孤苦伶仃的后半生。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男人作为社会的支柱,即便是男人离世,女人也没有改嫁的权利。

  与此同时,成为寡妇的女人还要承担已故男人留下的重担,替他赡养父母,照顾孩子。不仅如此,寡妇要比其他女人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同其他男人保持较远的距离,“寡妇门前是非多”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生妻”一词,相信很多人没有听过,它与“寡妇”一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寡妇”指的是原有丈夫已经去世,而“生妻”则指的是丈夫并未离世。通俗来讲,“生妻”就是丈夫健在的女子,也指被舍弃的女子。

  “生妻”一词最早出现在李陵的《答苏武书》中,书中写到:“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

  李陵给苏武的书信中,主要表达的意思是苏武被迫留在匈奴那里,而他的妻子却改嫁他人。从那个时候开始,生妻从原意年轻的妻子改变为丈夫健在却改嫁的妻子。

  与“寡妇”相比,“生妻”增加一些主动的韵味。“寡妇”是因为丈夫离世,被迫离开丈夫,而“生妻”也是丈夫健在,主动离开丈夫,二者虽然都是离开丈夫,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二,生妻的出现

  “生妻”特指丈夫尚且健在,而妻子却离开丈夫的行为。在我国古代出现的“生妻”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被夫家赶出门的人,二是因为其他特殊原因主动离开丈夫的人。

  在我国古代,关于休妻曾给出一定相关的伦理要求,妻子倘若违背这些规定,势必会被丈夫休掉的。

  据史料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也就是说在古代社会,妻子倘若触碰不孝顺父母,没有后代,淫乱,嫉妒,有大病,说闲话,盗窃这七条规定,势必会被丈夫休掉。

  在古代社会中,一直存在着男尊女卑的现象,当时丈夫休妻只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因为这一原因,导致很多“生妻”出现。在众多生妻之中,多为触碰以上七条规定者,却也有极少部分例外。“生妻”同“寡妇”一样,都是封建社会中非常命苦的一类女性代表。

  三,不娶生妻的原因

  俗话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古人之所以这样说,自然有他一定的道理。正所谓谚语俗话,都是古人长此以往下来的生活经验,既然它们出现了,便证明有它存在的价值。

  对于“寡妇”和“生妻”为何古人宁可选择前者而不愿意选择后者呢?其主要原因还要追溯到这二者的形成原因。寡妇是被迫形成的,而生妻却大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形成的,与主动形成相比,古人更愿意选择被动形成。

  古代“生妻”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触犯到了古人制定的七条规定。按照常理来说,触碰这七条规定的女子,算不上大奸大恶之人,但都不是良家妇女,虽然也有少数例外情况,却只是少之又少。

  古人看重伦理纲常,绝不会二婚迎娶一个品质有问题的女人。长此以往下去,便出现“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的说法。

  相对于“生妻”而言,古人更愿意接受“寡妇”。虽然“寡妇”与“生妻”同样都是失去丈夫的悲情女子,但其失去丈夫的方式不同。因为这一原因,也构成这两种女子的本质差异。

  在古人的世界里,他们觉得能够为丈夫守寡的妻子远比离开丈夫的妻子可贵。因为这两种女性品质上的重大差异,导致古人会果断选择“寡妇”

  其实,古人宁肯选择“寡妇”而不愿接受“生妻”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古代所谓的“生妻”多为被原本丈夫扫地出门的女子,以封建社会中古人的思想观念,是万万不肯接纳这样女子的。

  所以说,生活在古代的女子一旦被钉上“生妻”的标签,恐怕很难找到下一个归宿,接下来,她们所面对的也只有来自世人深深的恶意,而这些恶意最终只能归咎于她们自己。

  结语:

  “寡妇”和“生妻”作为古代封建社会中两类悲情女子的代表,她们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却又有本质上的不同。与“寡妇”相比,“生妻”增加了几分品行不端的韵味,这样一来,也让“生妻”的悲情结尾增加了一些咎由自取的味道。

  客观来说,古代绝大多数生妻都是因为个人原因而被夫家休掉的。她们被古人当做遗弃之人,有着极其不公平的待遇。在这些生妻中,有绝大多数一部分人因为违反伦理道德而被丈夫遗弃,但也有丈夫喜新厌旧而抛弃妻子的现象存在。

  不管怎么说,古代女子一旦被钉上“生妻”的标签,那么她接下来的日子将比“寡妇”更加难过,她们不仅活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之中,而且永远不会被世人接受。

  正如俗语所说的“宁娶寡妇,不娶生妻”,足以得见古代生妻当时的社会地位。

  之所以会出现“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的说法,主要是由当时封建思想决定的。我们生活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曾经的封建思想已经荡然无存,对于昔日腐朽的婚姻观念,已经全部剔除。

  如今,我们的婚姻更多讲究的是情投意合,两个人真心相爱。只要两个人在一起能够过得舒服,其他的一切也只是摆设而已。

  参考资料:《答苏武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