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6天破亿,情怀满分却招来差评,网友:不能欣赏也别诋毁

  欠宫崎骏的一张电影票,现在终于还上了。

  时隔30年,宫崎骏经典动画《龙猫》重返大银幕放映,这也是其作品首次大规模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在中国大陆自12月14日上映以来,6天累计票房达1.07亿元,创下了今年重映影片最好成绩。单日票房成绩仅次于《海王》这部为DC创下中国最好票房成绩的超级英雄电影。

  《龙猫》是我国观众非常熟悉的一部宫崎骏作品,在豆瓣上有9.1的高分,由57.4万人打出了这个高分。更位列豆瓣电影TOP250的第19位,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曾有这样的评价:“只有心地纯真的人,才能看见龙猫”,让人没想到的是,如今《龙猫》在我国重映,部分网友们的“差评”,也让这句评价重现了。

  这些“差评”如是说:“跟以前的版本一样,搞得我跟小伙伴在电影院无聊地玩起了游戏”、“没啥意思,适合小小孩看”、“浪费电影票钱”、“以为是新版的,没想到是旧版的,没有一丁点改动”。

  看来,这些给差评的网友,是看《龙猫》重映版之前,并不知道这是30年前那部经典老片的重映,他们还以为是重拍的新版本。

  这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解罢了。

  而另外一些给差评的,则是吐槽这部电影的“低龄化”:

  “被评分骗了,因为我没看过这个动画片,只是陪孩子去看,还以为是老少皆宜的,结果完全是低龄化的。单从电影角度,只适合6岁以下的小朋友看。”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9点几的评分,没有一点剧情,没有一点特效,特别无聊。”

  “这也叫电影?适合3-6岁学龄前儿童看。”

  “跟《无敌破坏王》差远了”。

  对于《龙猫》在部分网友那里得到的“差评”,持有不同意见的网友却如是说:“意料之中,同一部作品,不同年龄看或者不同时代环境下的人来看,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不是影片不好,而是观影的人变了。”

  还有人说:“果然啊,已经长大的人,是看不见龙猫的”。

  “龙猫就是一部全年龄的动画片,成年人能从中看到幼年时的触动。”

  “龙猫表现了童年的魔法幻想和心理焦虑。”

  “喜欢刺激的人不适合看宫崎骏”。

  对于一部30年前,曾经温暖过许多人童年的动画电影,特效和技术显然不是评价它的唯一标准。

  1988年,当宫崎骏和吉卜力工作室创造出电影中的龙猫形象时,它就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动画形象。“人人都想有一只多多罗(TOTORO,龙猫的名字)”,温柔又魔法强大的龙猫,就是很多人童年梦想中的守护神。

  而此次中国重映《龙猫》的海报,由知名的海报设计师黄海设计,也将“温暖又强大”这一点放大处理:中国版海报上,小梅和小月姐妹俩,快乐地在龙猫的后背上,耳边仿佛能听见她们的欢声笑语。

  这幅中国版海报中,不见龙猫的全貌,却让人直接联想到了龙猫毛茸茸的质感和温暖的触感,因此这幅海报让日本网友也为之点赞。

  自30年前诞生以来,它不仅是吉卜力最赚钱的动画角色之一,龙猫也启发了许多电影工业的创作者。

  在皮克斯2010年的《玩具总动员3》当中,就曾经有向龙猫致敬的彩蛋。当年,该片执行制片人、身兼宫崎骏友人的约翰·雷斯特表示:“我们希望宫崎骏先生及吉卜力的各位,能从这一点发现到他们的存在对于皮克斯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超能陆战队》的大白,也是向龙猫致敬。大白的角色设计总监JinKim曾表示大白就是借鉴了龙猫,而且宫崎骏是自己的偶像。

  而演员黄磊发文说,太太孙莉也带女儿去看了《龙猫》,并且说二女儿的英文名“mei”就是大女儿多多给妹妹取的。看来,这部电影,是可以让两代人共享的。

  实际上,《龙猫》也一直都有“背后故事”的讨论。

  多年来,一直有种说法:这部电影是根据60年代日本的真实事件“狭山事件”而产生了创作灵感,这是一起真实的绑架女高中生案件。对于看似简单的剧情,也一直有争论,姐妹俩的母亲是不是去世了?小梅是不是真的溺水了?小月乘坐小猫巴士接到的小梅,是不是妹妹的亡灵?

  不过吉卜力工作室已经公开否认了关于小梅已经溺亡的猜测,却没有否认灵感来源于“狭山事件”。而且,《龙猫》中也的确暗藏着“狭山”的隐喻,就是搬家时老奶奶背后的“狭山茶”这个标签。

  《龙猫》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暗藏着对死亡、对疾病,对未知的大自然的泰然处之的态度,一种贯彻宫崎骏作品始终的“浪漫主义”。这不正是多年来宫崎骏的电影,一直带给人们的感动与温暖吗?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即使是公认的经典,也依然能时时带给人们思考,这就是“经典”存在的意义吧。

  刀刀叨文艺 原创文章,今日主笔:某小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