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有了不少经典的理论

  作为影响着个体情感、认知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格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众多研究者对其提出了不少经典的理论。但正如大多数心理学概念一样,以往提出的诸多经典人格理论大多基于描述性研究,因而至今对人格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神经测量和脑成像技术逐渐被引入心理学研究,为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静息态磁共振成像作为最热门的脑成像技术,已经有心理学家借助其来探讨与人格相关的神经机制并取得一些成果,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艾森克人格理论上,而对一致性最高的人格分类模型——大五人格理论各维度背后的脑神经机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借助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中的局部区域一致性技术来揭示与大五人格各维度相关的神经生理机制,为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作进一步补充。

  以往研究者往往将人格和智力视为两个完全独立的概念,但鉴于人格目前还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研究者提出智力也许是人格更大领域中的一个构念。从已有研究中可以看出,人格各维度与智力间确实存在着相关,尤其是神经质和开放性与智力间的关系尤为稳定。以往多项研究中发现了智力的额顶整合理论,除此之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智力与扣带回、杏仁核之间存在关联。

  

  而Gioia的研究中发现外倾性与额顶网络也存在着关联,另外神经质与扣带回和杏仁核之间的关系也在研究中被证实。尽管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脑神经机制的角度来看,人格与智力间关系的研究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以往研究得出的结论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原因之一是之前研究中选用的研究量表并不统一,多偏向于一些认知测试。以往有关大五人格的研究往往只以其五个经典维度为研究对象,而对大五人格的研究中发现还有比大五因素更为聚合的两个因子,称之为大五人格的元特质。

  元特质理论源于因素分析的大五人格理论在研究中被发现其五大特质间并非完全独立,进而发现其五大特质并非最为概括的水平。Digman使用探测性因子分析对大五人格各因素进行研究后得到两个显著性因子,他分别将其命名为a(神经质,认真,愉快)和b(开放,外向)。后续的一系列研究也证实了这两大维度的存在,并将之称为大五人格的元特质,被命名为稳定性和可塑性(由大五人格的五个因素组成)。

  

  可塑性反映的是“在行为和认知两方面都以新奇的方式灵活探索和参与的倾向”。稳定性则由宜人性、尽责性和神经质组成,指的是“保持稳定性和避免情绪、社会和动机领域混乱”的倾向,“描述了社会化和交往过程”。与对他们的解释相一致,这两个重要因素预测了与行为可变性、冲动性和控制性相关的结果。例如,稳定性高的人外化行为较低,一致性较高,早晨型较高,发散性思维较低。

  而可塑性高的人,外化行为更高,从众性更低,早起型更低,发散性思维更高。稳定性维度由宜人性、尽责性和神经质构成,三者与人际交往、动机和情绪方面的稳定性有关。神经质的情绪稳定性维度与避免负向情感和抑制行为或动机有关。以利他、信任等特质为标志的宜人性能够维持稳定的社交关系。尽责性与动机的稳定性有关,包括有条理、成就追求、自律等特质。

  

  可塑性由开放性和外向性构成,两者与对新奇和意愿自主探求的趋向有关,与认知和行为的灵活性及可塑性相联系。开放性包含好奇心、想象力、对新感觉/观念/行为的灵活性,表现了个体对经验感受进行验证及对事物进行扩展的需求程度。人们对外倾性的关注通常着眼于社交上,但外倾性实际上与对兴奋和新颖的寻求、积极情感和奖励敏感性有着更密切的关联。

  人格的神经生物学机制。Eysenck根据其假设的人格相关生理机制提出艾森克人格理论。他认为外倾性基于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由网状激动系统产出;神经质源于大脑皮层下结构的兴奋阈值,其定位脑区为边缘系统。Eysenck所假设的外倾性和神经质相关的生理机制,为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激起之后众多研究者对人格相关的神经机制产生探索欲。

  

  因此,在之后的研究中多种生理测量被用来对人格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以往研究多用脑电图记录仪(EEG)对人格的脑神经机制进行探讨,主要有两方面的发现:一是在对大脑不同部位活动水平的测量中发现,alpha波可以用来对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进行预测,与人格特质有着密切的关联;二是在与情绪相关的研究中发现,不同半球的大脑活动水平分别对应着不同性质的情绪,又鉴于情绪与人格间不可分割的联系,研究者开始假设大脑活动水平的不对称性与人格亦存在关联。

  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磁共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大大拓宽了各个学科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也不例外。功能磁共振(fMRI)作为磁共振技术的分支之一,其依靠自身对相关区域磁共振信号强度变化的敏感性来检测大脑各区的活动水平,而磁共振信号强度变化由大脑皮层微血管中血氧水平的变化所引起。在人格研究中,研究者常常利用fMRI技术来对脑功能活动特性与人格的关系进行探测。

  

  已有的对人格的神经机制的研究多采用任务态fMRI技术,也就是首先设计涉及人格的认知实验,然后再进行实验的同时用fMRI技术检测被试的相关脑区信号,最后用相关统计方法对量表、实验和fMRI结果进行分析。例如,在一项显示受试者观看动画片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双侧颞叶皮层,眶额叶皮层,腹侧前额叶皮层和双侧杏仁核的激活强度与他们的外向得分呈正相关。

  在一项由面部表情图片作为实验材料的研究中发现,外倾性得分与被试大脑中杏仁核的激活强度有关。当用n-back任务作为实验材料并结合fMRI技术时,Gioia揭示了额顶网络与外倾性维度的关系。一项用功能连接来探讨人格生理机制的研究中发现,使用负性面部表情(如悲伤)作实验材料时,发现大脑前扣带回与杏仁核与被试神经质得分相关。上述种种结果证明了人格特征的确存在着神经生物学基础。

  

  然而,一方面关于人格的神经生物学原理尚未有统一的结论,诸多研究结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而另一方面又由于以往研究中较多使用的是任务态fMRI技术,用静息态fMRI来探讨人格脑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相关研究发现,静息态脑功能信号具有特殊的生理学意义,与任务态fMRI相比,其不仅具有可重复性高、可控性高且干扰因素少的优点,还由于其具有常态性和稳定性的特质,更适合用来研究同样具有稳定性的人格特质。因此,使用静息态fMRI来对人格特质在大脑中的功能区域进行定位对揭示人格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有着重大的意义。

  智力理论概述。尽管关于智力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至今对智力的定义都是众说纷纭,以下是一些代表性观点:(1)Biner和Simon将智力定义为做出清晰决策并最终使他们能够实现并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在1918年,他们将智慧重新定义为判断力或正确的实际感知力,以及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为了做出准确的判断,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这些是智力活动中的一环。

  

  (2)Spearman对智力的定义是剥去外在现象,推论出事物内在联系和相关特征的能力。(3)Wechsler的观点是,智力是个人合理思考,有目的地采取行动并与环境进行有效沟通的整体能力。(4)美国心理学会对智力的定义是个体独有的,对复杂概念的理解、有效地适应环境、从经验中学习、从事各种形式的推理任务并思考如何克服障碍的能力。通过国际公认的测评量表,我们可以获得人们智商的分数。

  世界上第一个智商测量量表——比纳-西蒙量表是最具代表性的智力测验之一,除此之外,瑞文推理测验和韦克斯勒量表也是国际上公认的经典智商测评量表。其中韦克斯勒量表(韦氏智力量表)是当下应用最为广泛的智商测试量表,它包含三个可以从幼儿到老年使用的量表,即学龄前儿童的WPPSI量表,学龄期测试者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成年人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