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神话》:日复一日推石上山西西弗,告诉我们3个人生真相

  西西弗神话的视觉呈现,比神话本身更震撼,艺术作品吸引人的原因和机制,角色代入理论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在画中就真实的连接到了自己疲惫和乏味,而在第三视角上又会比西西弗更在意,推石上山的意义何在?

  加缪写了这本《西西弗神话》,并不是以作家的身份以文学的笔法描写神话细节,而是以神话为楔子而对于生命的哲思过程,哲思随笔更为贴切。

  不管什么国籍、信仰、身份,读西西弗神话,人类有着共通的情感:“痛苦”。而痛苦本身没有什么意义,记得柴静说过:“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

  加缪的思考开头源于“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结尾以“应该想象一下幸福的西西弗。”结束,看似毫无关联,又隐含着考究的深思,而这中间的思想论证才是最伟大的财富,也是《西西弗神话》这本书存在的意义。

  01、痛苦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活着就是一种意义

  你可能很年轻,也很快乐,还没来得及思考过人生的意义这种宏大而沉重的问题,之所以说宏大,是因为至今没有唯一的答案,之所以说沉重,是因为解答有计时——人终有一死。

  但我们或许从父母辈口中听过这句话,或者影视作品里,大多数是在人处于绝望情绪低谷时。所以不是这个问题与我们无关,而是我们还真的没有绝望过。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认为在所有哲学问题中“生活的意义是最紧迫的问题”,因为他没有看到有人会为了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去死,但却有人因为觉得生活不值得过下去而自杀。

  李诞的“人间不值得”,很多人对这句话可能有一个误解,他们会觉得,人间不值得我来这一趟。

  而这句话本身的意思是积极的:人间本就是这样,它不值得你难过,活得洒脱一点。

  这和加缪的思想:人生正因为没有意义,就更值得一过。

  加缪开头从“自杀”开启,但并不沉迷于讨论自杀本身,而是由人生的意义这个全书终极大问题的一个细支推论。

  如果没有人知道人生的意义,那为什么会有人会选择“自杀”呢?他们是知道了意义还是忍受不了人生没有意义这个事实呢?

  西西弗因罪遭众神惩罚,被判处一块巨石推向山顶。由于巨石的重量和山体的倾斜,巨石总要滚下山,于是他又得重新来,就这样永无止境。“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

  西西弗别无选择吗?不,他还有一种选择,就是自杀,终结这一切所谓的“痛苦”。可是,他没有这么做,是因为找到人生意义了吗?还是他心中自有“希望”?

  加缪在《鼠疫》中描写突如其来的鼠疫遍布小镇,人与人的反应各不相同,呈现出每一个人的荒谬。而今-=我们正经历疫情,便更理解了这荒谬就是人生本身的经历,并非虚构、幻想。

  《鼠疫》中的里厄医生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抢救工作,加缪并没有对他做任何情感上的赞扬,而是将这疑问交给一心想要逃出城的朗贝尔,他说:我不是圣人,也没有英雄主义。言外之意,里厄的行为出自追逐名利或者慈善的心。

  里厄说:“我感到自己跟失败者休戚相关,而跟圣人却没有缘分。我想,我对英雄主义和圣人之道都不感兴趣。我所感兴趣的是做一个真正的人。”

  面对人生困境,逃离、躲避、选择按下终止键,都表示在否定意义的存在。在恐惧与沉默之间,唯有清醒地认识荒谬、承担着一切,这才是活着本身的意义。

  剧作家蒋胜男说“人们与鼠疫搏斗不是因为满怀希望战胜灾难,而是搏斗本身使个体获得了荣耀与幸福。正如搬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也是加缪笔下的人物),明知世界冰冷,仍要继续燃烧,不求改变这个世界,而是尽可能地穷尽今天。这就是生活本身。”

  这和《活着》里的福贵有一样的体悟,面对亲人离去,苦难紧随其身,读者都已心痛窒息,而福贵并没有选择自杀。这个故事之所以那么令人沉醉,就在于活着本身对于福贵的意义。

  而这意义是什么?无法用语言描述。你感受到的,不一定就是我感受到的。

  02、没有“好结果”的努力暗藏了更深的意义

  诸神惩罚西西弗,让他终日做没有意义的努力,诸神与我们一样认为,推石上山,目的就是把石头放在山顶。但是谁规定,把石头推到山顶就是终极目标呢?

  如果从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来看,西西弗确实做了毫无意义的事情,任何目标和动机和进展终将灭亡。

  这又让我想到了史铁生,大多数人都认为他身残志坚,身体上的残障激发了他的潜能,一生病痛意外成了写作的源泉。他承受着“苦难”的人生,追问其人生意义,我们帮他总结,一定是“写作”。

  他在《我与地坛》后记写了一篇哲思随笔,和加缪一样对一些不解不惑提出疑问,然后在思考推理,最终得出结论,那就是他并非为写作而生,而是为了寻找人生意义选择了写作,刚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有了些名气,却又感觉束缚,写作又失去了意义。

  他又想到了死,质疑“写作到底是不是我该干的事”?提笔之后的精神折磨让人困苦,周而复始。

  “后来你明白了,你明白你错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史铁生终于如西西弗一样清醒地意识到,写作是为了活下去,那么,一切就不再恐慌了,而且可以专注到此刻笔下。

  这就很好理解加缪在书里所说的:

  “荒诞人每天都这样努力,智力和激情相交混、相迷恋,从而发现一条将就他主要力量的法则。必须身体力行,执着与明察也配合征服者的姿态。”

  如果努力就是为了设定好的“结果”,那是智能算法,不是人类,人比其它动物和电脑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努力创造的过程,充满了无限可能。而这种可能,就是创造意义的可能。

  03、清点一下精神上的战利品,确认西西弗斯的幸福

  人人不能保证看懂加缪这本哲学随笔中间的内容,但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推石上山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应该想象一下幸福的西西弗。”

  所以加缪论证西西弗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命运属于自己,那块巨石是他的事,他很清楚自己的岁月自己做主。

  这三样,代表了无关肉身身处何境,精神是自由的。

  这让我想到了伊迪丝·博恩医生的故事,1949年由于政治原因,她被单独关在监禁里七年之久,最长久的一次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逼仄空间里长达六个月之久。

  没有狱友、没有可以交流的人,甚至没有阳光,没有人告诉她可以哪一天获得自由。就这样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当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消失,于是她开始自己构建一个世界。

  她开始背诵入门阶段的诗歌,并用掌握的六门语言背诵,创作打油诗。绝望之时,像托尔斯泰小说中的囚徒,想象所有去过的城市道路,她每天“走”上几英里,还会在头脑里留下离开的记号,以备下一次可以继续“漫步”。

  七年后出狱的时候,伊迪丝·博恩医生说自己比以前智慧些了,并且充满了希望。

  伊迪丝·博恩医生和西西弗一样,荒谬的人生活活地把她困在了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当人们都认为这就是“绝境”的时候,她自己创造出一条路,她不确定那是一条生路,也许明天就被拉出去绞刑,或者因为一场疾病彻底消失在黑暗之渊的牢狱里。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她死掉了,那么谁会在意这一段“惊人的七年”?没有人,她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没有想展示给谁看,就是和西西弗一样,纯粹到直面自己。

  加缪早年的另一句名言是:“在严冬 , 我发现我心中埋藏着一个不可磨灭的夏天。”他的观点贯以始终:以这样的“英雄”为例,告诉普通人也该在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里,努力把生命 “活得最多”,向高处的不懈奋进足够充实内心。

  04、很好用的阅读帮助

  加缪的《西西弗神话》并不好读,哲思随想,句句意识流。很多人在不同的年龄“巧遇”过它,读不读得懂,还是需要一些帮助的。读客的版本一直是我推荐给朋友的阅读经典的首选。

  有些细节太有用了,比某些读书群功能都强大,这本《西西弗神话》忍不住夸赞一下:

  1、视觉化笔记

  在扉页加了一张三折页“一图读懂西西弗神话”,就是优秀的加缪的阅读笔记,除了更清晰本书的逻辑推理过程,也get到了学霸读书笔记该如何做。

  2、页脚翻书动画

  翻书动画又叫手翻书,最早是年轻的手绘者自己画在书页脚或者本子上,实质上就是最原始的帧动画。70多页的动画,呈现的是西西弗下山,上山推石的动态,增强了无限循环的感受。

  制作很有难度,但能感受到编辑的别有用心,附加了这本书的“意义”。

  3、专业的导读

  有深度的书籍在阅读后,我经常要去翻专家学者的书评和讨论。这种叫导读,并非领读,保证了自主阅读的独立性,又拓宽思域,与阅读量极大的大咖不同的思想碰撞,是极好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后面加了张博(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文学博士)的导读文章,非常细致并忠于加缪的文字指向,层次分明的让我再深一层理解加缪阐述中逻辑思辨过程。

  4、拓展书单

  加缪阅读量太大,以至于在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哲学家和文学家的作品,读者很容易因为自己没读过而苦恼,但实际上不太影响阅读流畅度。

  读客这点太贴心了,在最后部分,附上了“存在主义发展脉络图”、拉了哲学的书单及文学类书单,不用苦哈哈地挨个摘出来了。

  《西西弗神话》是一本有魔力的书,它不归属于哲学范畴,因为他是加缪的著作,幸而不是哲学家的伟大著作,才让更多人轻而易举的读到它。但深度不减,思考不能停也是这本书的魔力所在,什么年纪该读?没有限制。什么时候要读?该是追寻人生意义的时候吧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荣荣家庭关系教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