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湘潭丨湘潭古井

  编者按

  水是生命之源,滋养了万物,也孕育了人与人之间的许多故事。在城里,由于过去没有自来水,一口清澈、甘甜、源源不断的井,承包了很多人的记忆。人们总是排着长队,担着水桶去井边打水、洗衣。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多数人家都拥有一口属于自己的井,一手摇着压水泵,清澈的井水就从管子里咕噜咕噜地流出来。这时,调皮的孩子定会仰头凑过去喝上一口,那份沁凉的感觉让人无法忘怀。也因为与群众生活休戚相关,有些井还成了当地的一张名片。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很多井不再发挥供水的功能,而是变成了一份乡愁。它们见证着历史沧桑的变迁,承载着人们对朴素过往的怀念,也启发着大家常怀“喝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之心。

  

  伏虎井石碑。(记者罗韬 摄)

  伏虎井:

  诉说宰相故事和百姓乡愁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桔

  因为和百姓日常最为贴近,很多古井都生在喧闹之地。在湘乡市新湘路街道北正街社区,上千年的伏虎古井就位于人来人往的商业街旁。仲秋时节,我们慕名而来想见见伏虎井的庐山真面貌,不巧的是,古井正在修缮。

  湘乡市文旅广体局工作人员的手机里,一直保留着伏虎井的旧照。古井并不大,井口简单盖着石板以防止行人掉落,同时也能尽可能保持水质干净。为方便人们取水,石板中间留有一个圆形的洞口。相比之下,井边那块“伏虎古井”石碑显得更为气派些。

  伏虎井的名气,最初是和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蒋琬连在一起的。

  蒋琬(168年-246年),字公琰,湘乡人。市政协常委、研究室主任张作奇主编的《湘潭历史图说》一书中提到,“相传,古井为蒋琬年少时所凿。蒋公祠内有联云:‘蜀中曾继如龙相,湘上今传伏虎名’”。至于旁边那块“伏虎古井”石碑,书中也有记载,“为清朝道光年间典史袁宪健所书”。由此可以推断,伏虎井至今已有约1800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古井。

  凿出伏虎井的蒋琬是怎样一个大人物?

  蒋琬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他在20岁左右就知名于当世,赤壁之战后,以州书佐身份随刘备入蜀,初为广都(县)长。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率军驻扎汉中,作为丞相府参军的蒋琬统理后方军国事务,几年后成为蜀汉后方负责治理政事的实际最高负责人。诸葛亮死后,蒋琬接替其主持蜀汉朝政,曾任尚书令、大司马等职务。

  诸葛亮多次说“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还曾密奏刘禅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足见其对蒋琬之赞赏。

  蒋琬功勋卓著,也有文章流传于世。他著有《蒋恭侯集》《丧服要记》,情文并茂的《承命上疏》一文更是广受称誉。后世人十分景仰蒋琬,今四川绵阳西山之巅就有一座蒋琬墓,墓碑上面赫然写有“汉大司马蒋恭侯墓”。

  大名鼎鼎的蒋琬在巴蜀之地建功立业,他留在家乡的伏虎井,也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福音。

  今年80岁的曾志轩在北正街社区住了55年,从她家步行四五分钟就能到达伏虎井。从前,曾志轩家附近18户人家共有一个小井,但井水不够用,大家就提着桶到伏虎井取水,水最满的时候,手持瓜瓢就能舀上来。“伏虎井的水好,比其他井水更甘甜、清澈一些。”曾志轩至今都记得伏虎井水的味道。

  在“奔五”的北正街社区党总支书记谭燕芳记忆中,也有很多是关于伏虎井的。小时候,她经常担着水桶到井边打水,还曾扛着木盆到井边洗衣服。衣物都放在木盆里,双脚在衣物上反复踩踏,伙伴们一起聊天、说笑,岁月静好。

  在没有自来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伏虎古井滋养了整条街数千人,当时湘乡街上的粉丝厂、酱油厂也都是在这里取水。

  城市的变化是必然的。2008年,伏虎井附近开始建商业街,古井的命运面临挑战。一群工作人员来了,古井井体保留了下来,井边的几块石碑却被拆掉了。这可急坏了附近居民,曾志轩就是其中一个,“我们当时都反对拆掉,这么好的井,应该要保护起来。”

  居民们不知道的是,“拆”正是当地政府对伏虎古井的保护。“伏虎古井”碑等多块石碑,被存放到了湘乡市博物馆,伏虎古井也被列为湘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石碑上除了“伏虎古井”几个字之外,还能依稀辨认“清朝光绪年间”等能够说明时间的字样。

  这次对伏虎古井进行修缮,也是湘乡市保护古井的一个重要举措。修缮工作从今年6月份开始,现场负责施工的工作人员介绍,修复方案是将井底的淤泥清除干净,然后将井体四周以砂石加固,这样有利于保持古井的渗水功能。同时,井上方以花岗岩砌筑,打造修旧如旧的效果。修缮工作预计个把月内就能完成,届时,“伏虎古井”石碑又将重新回到井边。

  这些年,谭艳芳常常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来伏虎古井参观,她说,其中很多人都是从湘乡走出去的,回乡的间隙来看看古井,是那份乡愁在呼唤。

  

  三眼井。(记者 罗韬 摄)

  三眼井:

  出土珍贵文物楚简 见证两千多年前历史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廖艳霞

  湘乡市昆仑桥街道南正街社区三眼井巷,位于东台山下,涟水北岸。这里耸立着一座既具古典风采,又集现代气息的湘乡市中医医院。医院内有一口古井名叫“三眼井”,这是战国到宋代古井群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口古井遗址,有两千多年历史。这里曾挖掘出土珍贵的文物楚简,将该市历史提前250年。

  三眼井古遗址位于湘乡市中医医院新住院大楼地下停车场内,医院在古井四周砌了防护栏,加盖了玻璃井盖,并于上方悬挂了古井标识。透过玻璃井盖,我们可以看到井内仍有活水汩汩,井水清澈。这口古井在地表以下6米,井口径1.8米,残深2.1米。在医院的保护下,这口两千多年的古井既散发着现代气息,又透着浓浓的古代风韵。

  湘乡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刘尽晖介绍,2013年医院新建住院大楼,在基建开挖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三眼井周边的陶器、竹木质物品等,疑似文物,便马上停工,并上报到原湘乡市文物局。为了保留古井、保护文物,医院将住院大楼右移,并控制了楼层,将古井所在地设计为地下停车场。湘乡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10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三眼井遗址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出战国到宋代的古井10余口,其中三眼井遗址的1号古井出土了筒瓦、板瓦、陶器、竹木质物品及一批简牍,其中极为重要的是这批简牍。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简牍上文字形态为典型的战国楚文字,简牍内容多为政府档案资料,这表明战国晚期三眼井一带应为楚国湘邑官署所在地。“这表明湘乡设县始自楚国晚期,约公元前250年,比《汉书·王子侯表》中记载的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将湘乡设县(侯、邑)的时间提早250年左右。”这名负责人说。

  在湘乡市博物馆库房内,我们目睹了这批简牍的风采。简牍共有7000余枚,上编有号码牌,长度有23厘米、26厘米、41.7厘米3种(23厘米为楚国量制1尺)规格。这批从战国时期走来的竹简,被静置于恒温、恒湿的密封容器内,在微弱灯光的照射下,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见,见证着两千多年前的历史。“竹简的存放要求很高,我们的库房环境尽量模仿了竹简刚出土时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湘乡市博物馆专家把竹简当成宝贝,小心翼翼地守护着。

  这批竹简兼具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目前,有关研究还在进一步进行。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