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废掉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回家过年?
没完没了地催婚、催生:“听单位的人说,不结婚的都是同性恋,不生孩子的都是生不出来?”
亲戚朋友鄙夷地追问:“考试怎么样啊?”“能不能上好大学啊?”“工作怎么样啊?工资涨了没啊?”
平日里因为生活工作的忙碌被压抑的烦恼,此时此刻被一股脑搬上了台面展览,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越来越讨厌自己,甚至越来越讨厌世界。
可是,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你承受的这些烦恼,都是你自己的问题,你所认为的“残酷的现实”根本就不存在,你是否会觉得惊讶甚至愤怒?
“明明我也很想活得轻松一些,可是现实总是给我泼冷水,怎么能说是我的问题呢?”
别急,《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指引,或许会让你变得更加自由。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的心理学理论基于“心理学三大巨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一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也是一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本书由两名推崇其理论的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古贺史健撰写,用“对话体”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借着春节假期好好研读这本书,会让我们对“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如何面对自己的缺陷?”“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课题?”等问题有更多深入的思考。
一、一切烦恼源都来自人际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第一点,就是“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这听上去有点绝对,因为这条理论否定了独立于“人际关系”以外的所有烦恼。
比如,一个女生天生就是单眼皮,一个男孩天生只有一米五,生下来就在不富裕的家庭等等,这些“与生俱来”的“烦恼”也是因为人际关系吗?是的。
因为有比较才会有落差,有落差才会有烦恼。这一切都是源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有“我”一个人,那么外表就变得不重要了,金钱交易也不会产生,我们也不会为贫富差距而感到压力。
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因此烦恼也会随之而来。
在这种人际关系的比较之下,往往会产生两种情结:自卑与自负。
我们见过那种喜欢远离他人,整天宅在家里闭门不出的人。一旦有人尝试关心他,他就会摆出一副自我厌弃的表情:“我反正就这样了,长得也不好看,能力又很差,我就是一个应该被唾弃的人,没人喜欢我也很正常。”
这种自卑情结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利用“因为我很糟糕所以我很弱小,没有人能够体会我的心情。”这样的痛苦把自己放在一个很“特别”的位置,用自己的“不幸”当作武器,以此来逃避人际关系。
而“自负”是另一种“自卑”,对自己“虚假的优越”自吹自擂,实际上还是由于在意人际关系中的比较,借助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获得价值感。
这两种情结都是因为始终活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人生观”中。
如果我们永远活在人际关系的“竞争”当中,我们就永远会觉得烦恼,也就永远无法摆脱不幸。
你可能想说,哪有这么容易?
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简单。
二、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一个人想要作为社会的一员生存下去,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的“人生课题”。而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起因都是由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如果能够学会“课题分离”,那么人际关系问题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如何辨别“这是谁的人生课题”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这个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比如孩子的学习问题,如果他不好好学习,成绩就会不好,上不了好大学(这只是某种假设),那么这个后果,是需要孩子自己承担的,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是父母的;
再比如,一个男生在毕业以后选择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父母却强烈反对,父亲暴跳如雷,母亲痛哭流涕,但是选择这份工作的后果是这个男生自己需要承担的,也就是说,这是男生自己的课题,不是父母的;
很多父母因为操心孩子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婚姻状态而整日焦虑不已,实际上是在为“别人的课题”烦恼;而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跟你也没多大关系。
因此,要获得“自由”,只要停止寻求别人的认可就好。
焦虑的父母、挑剔的亲戚、不讲道理的公司老板,这都是他们自己应该处理的个人课题,我们既没有必要去讨好,也没有必要委曲求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课题。
人生并不是与他人的比赛,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我们就像是无数个并不相交的平行线,不用与他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就好。
在这个过程中,冷静地划分界限,明确“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不缺干涉别人,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
你可能还会觉得疑惑:难道我就应该无视父母的关心,自顾自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吗?这也太不负责任了!
其实,这样的心态,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三、接纳自我,认真“活在当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脸红恐惧症”的女孩子不敢对喜欢的男孩子告白,因为她只要想到要告白,就会脸红,她很担心自己出洋相。
但是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这个女孩是因为想要做“不去告白”这样的行为,才会为自己制造“脸红恐惧症”这种心理症状。
背后的逻辑是:“只要我有这个症状,我就可以不用去告白,这样我就不用面对告白以后失败的结果。”
也就是说,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我想要通过业余时间做副业,但是我实在太忙了没办法”=只要我没有时间,我就不能做副业,这样我就不用面对副业失败的痛苦;
“我想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我的父母不允许”=只要父母不允许,我就不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就不用面对做了以后还是无法成功的失败感。
所以,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加安全,更加安心,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逃避自己的“人生课题”、逃避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这难道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吗?
要切实地摆脱被人际关系束缚的困扰需要勇气,第一步就是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我们之所以在意父母、家人的看法,同事、朋友的看法,是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些小群体中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让我们安心,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
我们寻求他人的认可,迎合或是讨好别人,就是希望维持这种归属感,但如果因为你的“反抗”就轻易崩塌的关系,其实一开始就没有联结的必要。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中,我们就永远不会自由。
如果对自己的人生课题有清楚的认知,就会明白,即使被讨厌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自己能够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的意思不是无条件的自我肯定,而是正确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假如自己只能做到60分,就真诚地面对这60分,并且认真地思考,怎么样能够向100分靠近。
这种接纳能为我们带来平静,能够更加真实地“活在当下”,不轻易焦虑,也不轻易愤怒,因为我们不会再把责任转嫁到别人身上,或是外在环境当中。
尾声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作一条直线,拿着放大镜去看,你会发现,这条线,也不过是无数连续的小点组成的。
人生就是像是无数个小点的组成,也就是连续的刹那。
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这一点,相信今后的人生会有很大的不同,而你的改变也会在不经意之间改变身边的人。
请从现在开始,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