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回魂》:原来历史上还真有“杀人小丑”!

  文 / Snow大叔

  

  有关西方小丑的粗略历史,我们前面已经聊过(请点击:《小丑回魂》背后的西方小丑原来是这样的)。然而,让你我或许有些纳闷疑惑的是,为什么在历史上这样原本是以逗乐与嘲讽现实为主的经典形象,又怎么会最终转变为一个如电影《小丑回魂》中的恐怖人物呢?

  

  其实,这个转变也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

  

  根据西方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小丑大致在十九世纪晚期的时候由英国传至美国。经过了数十年之后,大约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美国进入了电视剧时代,随之小丑艺术获得了极大繁荣。不久后,一个艺名为颇勾的小丑艺人在芝加哥各种聚会与募捐活动中进行演出。然而,让人大为意外更感到惊恐的是,正是这位四处表演的小丑后来竟然是一个在六年间至少奸杀了三十五名男性的杀人狂魔——杀人小丑。还有让大家感到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原名为约翰·维恩·加西John Wayne Gacy的杀人狂魔,有着悲惨且遭受摧残的童年,但在后来取得大学文凭后几经波折,竟然在成功经营多家肯德基店的同时,还荣获了商会副主席的荣誉。

  

  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现实社会特别是成年的世界是极为复杂多面的,光鲜与阴暗也只是同一块硬币的正反两面。而加西只是最为极端的典型案例罢了。

  

  

  杀人小丑加西的可怕事件,由此一下子给当时的美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动与恐慌。父母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经常在马戏团中引得满场捧腹大笑的小丑,竟然会转身成为这么可怕的杀人狂魔。从此,小丑渐渐就转变成了一个让人恐怖的代表之一。

  

  当然,只有加西的这一个事件还不足以引起社会上对小丑持续的恐怖认知。在艺术领域,艺术家们一致都在殚精竭虑地思考探讨着历史现实与复杂的人性等,而人性的隐秘领域则似乎更具诱惑力。于是,小丑类题材也随着艺术家对人性的探索而搬上了电影银幕。(其实,在以往表演中,小丑不仅展现出娱乐的一面,同时也展现出自身卑微、幽暗的一面。如流行于十八十九世纪西欧与英国的哑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曾获得奥斯卡奖项的电影《地球上最棒的演出》,正是一部讲述一位马戏团小丑巴通的影片。在影片中,这位小丑有个特点就是从不卸妆,到最后人们才知道原来这位从不卸妆的小丑竟然是此前谋杀自己妻子的一名医生。

  

  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斯蒂芬·金创作的恐怖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如斯蒂芬·金创作的《小丑回魂》就在1990年被翻拍成同名电视剧。而曾引起极大轰动的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也是斯蒂芬·金的作品。

  

  当然,除了改编自斯蒂芬·金的作品的恐怖小丑影视剧之外,还出现了其他各种类型的关于小丑的恐怖电影,而进入千禧年之后上映的《电锯惊魂》系列可以说是最为经典的代表作品,此外也不能漏掉电影《蝙蝠侠》系列等等。

  

  总之,正如音乐、美术等等艺术形式一样,它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最终展现的则都是人性的复杂幽深,而小丑,无论是最开始的作为娱乐与嘲讽批判的社会角色,还是此后转折变化的小丑类恐怖电影,它们都一样,无一不是在喋喋不休地诉说或者喝斥着遭遇迷宫一般困境中的自我。(至于,心理学与医学领域的小丑恐惧症,那就另当别论了。)

  

  而这,或许正是包括恐怖小丑类电影在内的所有艺术,所执着挣扎与探索的目的吧。

  

  完

  其他精彩内容,敬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