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被非议百年的菲利普夫妇,他们才是真正受冤者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们都说“家是心灵的港湾”,可有这样一个人,他孤独在外漂泊却有家不能回,他就是于勒。自1883年莫泊桑发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来,剧中人物“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罔顾亲情的行为就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尤其是在我国,几十年来各种教案、资料对这篇小说的主旨均归纳为: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菲利普夫妇也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我的叔叔于勒》作为一部经典小说,一百多年来仍畅销不衰。何为经典?就是每次诵读就会给人以不同的体会感悟。学生时代,我们也曾思考过:为什么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而不是于勒?我们普遍同情于勒,对菲利普夫妇嗤之以鼻;可真正踏入社会后,生活的重担让我们越来越了解菲利普夫妇,以至觉得他们才是真正的受冤者。

  

  我们来看教科书中《我的叔叔于勒》的删减部分:

  删减的开头: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

  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删减的结尾: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原版小说开头是以复述故事的形式展开的,故事当中有故事,通过故事解释了若瑟夫把五法郎给乞丐的缘由,并在结尾再次说“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前后呼应使得小说增强了可信度。再次认真分析,文章的主旨远远不是教科书中的讽刺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呼吁同情、关爱弱势群体。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大败,皇帝拿破仑三世被迫退位。战败的法国,除了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等大片矿产资源丰富的领土,还需赔款50亿法郎,加上战争损失,总计资金损失达200亿法郎。在赔款正式还清之前,德国还占领法国6个北方省。至此,战争的巨额赔款、国内市场的严重萎缩,使得法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一方面,农村出现了长达二十年的农业危机,农业技术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发展远远落后于英、德等国,为转嫁矛盾,赔付巨款,政府和财政寡头加紧剥削劳动人民,城市的小资产阶级市民大量破产。而菲利普夫妇就是这类破产小市民的代表。

  

  小说对菲利普夫妇全家贫困的生活条件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父亲做着事,很晚才回家,挣钱不多;母亲对我们拮据的生活感到痛苦;有人请吃饭从来不敢答应,害怕回请;买日用品常常是买减价的,买剩下的陈货;我们姐弟的衣服都是自己做,家里还样样要节省。

  如此糟糕的家庭条件,家里还有一个无赖于勒。于勒当初行为不正,好逸恶劳,不仅花光了遗产中自己应得的一部分,还大大占用了哥哥菲利普一家的财产。试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自己一家尚且生活艰难,怎么还有能力照顾一个不成器的弟弟?并且当时美洲的淘金热正如火如荼,广袤的美洲土地也需要开发,大量的破产小资产阶级渴望能够漂洋过海到达美洲,挣得一大笔钱后再返回故里。所以把于勒送上纽约的商船,在当时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当中人们普遍的一种期望。

  当于勒来信说在美洲发了大财,希望以后能够补偿哥哥的损失,并与哥哥一家快活地过日子时,菲利普夫妇的表现真的应当是正常人的做法。贫困拮据的菲利普一家,突然有一个飞黄腾达的弟弟,有可能一夕之间能让他们从穷人转变为富人的弟弟,他们的那种喜悦、炫耀也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由于家庭贫困,菲利普夫妇的两个女儿总是找不到对象。大女儿28岁,二女儿26岁,这在当时20岁左右成婚论嫁的年代已经是晚婚剩女了。终于有一个没什么钱的公务员看上了二女儿并最终决定求婚,很大可能还是在那一天晚上菲利普拿出了于勒的那封信,于勒和那封信已经成为家中的一个招牌。

  当全家在哲尔赛岛上游玩时,卖牡蛎的于勒突然出现在船上,一下子打乱了菲利普夫妇的旅行安排。此时的于勒又老又穷,满脸愁容,狼狈不堪,哪还是信中那个赚了大钱的于勒?认不认自己的弟弟?如果迎接于勒回家,自己曾经所有的豪言均会被戳穿,遭到邻居乡里的嘲笑暂且不谈,没有生活技能的于勒如何来生存?二女儿的婚姻定然会泡汤,大女儿的婚姻可能也没有指望了。所以避开于勒,让于勒活在大家的记忆里,留下一份念想,给大家一个盼头也是正确的抉择。

  无需埋怨菲利普夫妇,他们也有太多的无奈和委屈。哪有那么多的诗和远方,大多数人都还在追求苟且的生活罢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