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千与千寻》影射出了哪些涵义?

  简单说一下。《千与千寻》并不仅仅是一位少女跟随父母闯入异乡的奇异梦幻,还代表了一代日本长辈嘱托年轻人的警示之梦。 它好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个童话故事里折射出的是对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反思,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可以在这个故事里读出自己的理解。

  整个电影主要要表达的我理解为:勿忘初心。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社会的整个产业发展壮大,人却永久性的失落了。”我认为这是现代化最大的危机: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机器日益成熟运转之际,我们作为个体的人却有沦为这部机器的螺丝钉的危险,而使得自己作为“人”而拥有的特质被遗忘和忽视。整个故事可以说是对将要进入成人社会的年轻人的警示:你要成为社会里有用的一员,同时你不要迷失了自己!千寻可以说代表着所有刚要踏入社会的年轻人:1,要承受不知何去何从的惶惑感,笨手笨脚地试着进入社会这个大机器成为有用的一员;(在电影里,不愿工作、好吃懒做的人变成待宰牲畜或煤灰)2,面对名利、物质等等诱惑。(千寻的父母身上即可见日本经济虚假繁荣时代的社会风气)

  汤婆婆剥夺人的名字,并且支配人的含意就在于:名字是自我的契约。当人与社会之规则立约,常常忽略了与自我的契约而丧失自我。细节:千寻在汤婆婆那里签约的时候,本来签是自己的本名荻野千寻,而后被汤婆婆改为“千”;白龙嘱咐千寻: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白龙在千寻的帮助下想起了自己的真名,从而又重新蜕变成了自己。千寻刚进来的那个时候,懦弱胆小(进山洞抓住妈妈的手不肯放),娇惯任性(躺在车里说自己不愿意去新学校),那个时候千寻还是一副小孩子的摸样,没担当没责任感。但是在这个世界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成熟稳重的千寻,她变得坚强勇敢(敢于和汤婆婆讲理,独自找钱婆婆),体贴无私(帮助河神,拯救白龙)。到最后,千寻不仅成为了汤屋的楷模(成为有用的人),同时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也始终保持了真正的自己,所以她不仅救出了爸爸妈妈,也解救了无脸男、小白等人。与千寻成为参照的,则是一个大家都很热衷于讨论的无脸男。无脸男是一个有着残缺的孩子的心理,孤独、被人冷落,当强制改变自己成为周围人愿意接受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更加的孤独、空虚,然后被各种欲望占据,只有吞下河伯的丸子,吐出所有的欲望回归到最初的单纯时,才是真正的自己。

  他与千寻形成对照的主要是这么几点:1,在千寻以一个小工的角色勇敢融入汤屋的时候,无脸男迟迟徘徊在堂屋之外。2,在无脸男发现大家喜爱金子的时候,他学会了巧妙地利用人们的贪婪来填补自己的空虚的满足感——对于这个社会的种种规则,千寻的态度则是冷静的面对,不为所动。无脸男不愿再承受自己的空虚孤独,于是迫不及待的将各种食物甚至人吞下去,形成一个虚假的庞大的假“自我”:应该说,这是对于现代人的更加真实的写照。同样可以作为对照的还有小白先生。小白先生也就是赈早见琥珀川,从他一开始放弃了自己的名字,跟汤婆婆学习魔法的时候,理想和欲望模糊了界限,到最后决心重拾自己的名字,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回归平凡的生活,这是每个人各自需要完成的业力。

  整个故事的背景也是有很明晰的提示的,即是在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结合背景来说,这也是对于一个时代的反思。经历过泡沫经济的那一代日本人将会在这一幕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社会的迷失、贪婪与疯狂,人性的负面。宫崎骏先生主动从历史中抽出,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隐喻在童话中展现给年轻人,期望不要再下犯同样的错误。这是最真诚的自省。是民族自强关键因素之一。

  而在整个大主旨之下,还是一些其他的脉络,单独拿出来讨论也很有意思的。

  比如环保主题:那个被人类污染到面目全非的河神爷爷。河神受难形象的出场,保留了宫崎骏对于自然环境及生态平衡的一贯关注和人性感召。说到河神爷爷,他在临走的时候送给千寻的丸子可以说贯穿了电影的主线。河神的丸子,功能即是清洗,清洗出琥珀主的诅咒、以及无脸男吃掉的那些利欲燻心的人和污秽。

  再比如……减肥的主题:这句真的很励志有没有……

  然后分享一下我对于这部电影里面印象非常深刻的几个小细节:千寻那一段车上的旅程,音乐非常棒,看了这一段总是会感到异常的安静。感谢久石让。青少年时期对下午阳光投在地上的影子带来的时间流逝的巨大的恐慌感;(宫崎骏伟大的地方不仅是你可以得到启发,还在于你可以在他这儿看到自己)最后两枚彩蛋。

  经历过的事情是不会忘记的,只是记不起来而已。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一代宗师的词儿,用在这里真是合适)

  多图预警。

  看到这个问题也忍不住要答一答。并不多谈这部影片谈的主旨什么的,这个网上的说法研究,包括大家说的都很好了。大师的每一笔每一划都不是白给的,里面有很多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在这儿主要从日本文化角度谈一下看《千与千寻》时联想到的日本文化因素及涵义。

  有知友提到这些说法是不是动画想要表达的原旨,很遗憾不是的,官方并没有给过这样解读,这儿的回答多数都是一家之谈,有个人的看法也有上学时研究日本文化的老师讲过的观点,不过并不是不负责任的跑火车,都是有一定的根据的。答案并不敢说客观,相信说的对和不对的都有,就写在知乎上和大家交流。

  1. 电影的开篇说明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都市中间层崛起后,千寻一家:爸爸妈妈和一个孩子,有车,有房,爸爸是白领,三人形成的典型的核家族。

  2. 鸟居:神社门口都有鸟居,但是都是位于正中央的。这儿用神社不寻常的鸟居的位置来暗示进入另一个世界。

  3. 这个两面神的形象,是保护神的形象。能想到两处可能是借鉴之处。一个是日本的《日本书纪》的「両面宿儺」,一个是罗马神话中的守门神「Janus」。

  

  4. 看这儿的建筑风格,里面是欧洲风格,而外面是正常的日本世界,有种奇怪诡异的感觉。

  5. 风:日本人认为风中也是有神的,「風の神様」。

  6. 走进去的商业街的场景是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昭和30年年代的商业街,这种场景让现在的日本人看起来会很怀念。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大部分品牌都是那个时期形成的。

  7. 千的爸妈吃东西的场景其实侧面上包含着一种日本人对中国式料理的理解。

  与一般的日式料理不同,很多日本人认为中国式料理是吃完了就再给,千寻的爸妈吃了还有,吃了还有,最终吃成了猪。PS:听一个日本老师讲过一个笑话和这儿的意思暗合:他们几个老师来中国交流,晚上中国老师请客吃饭,上来了一大桌子的菜,然后他们几个人就非常努力的不停在吃,到最后终于要把菜吃光的时候,又上来了新的菜,他们拼命把新上的菜也吃光的时候,又上来了新的菜。这是他们终于吃不动了,只好跟中国的老师说:“菜很好吃,但是实在吃不下了。”后来经过聊天才知道,日本人做客的时候不管菜好吃难吃,也会努力把菜吃光以表示礼貌。而中国人却以为菜不够吃反而不停的在上菜。

  8. 黄昏:在日本有个指代黄昏的词叫做「タソガレ」「誰そ彼」(那是谁?)黄昏是不属于人的时间,迎面走来的可能是人也可能不是人,是看不清楚来人的时间段。「百鬼夜行」也是从此开始。

  顺便说一下,在日语中有「八百万神」这么一个词,成千上万的神。日本人认为,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神的附着,下面出来的河神,萝卜神,各位客人都是神了妖了的。

  还有个词叫做「付丧神」,指器物放置不理100年,吸收天地精华、积聚怨念或感受佛性、灵力而得到灵魂化成妖怪。现今日本传承妖怪中有相当一部份均为付丧神。随便找张图,这里面有挑担子的,有戴草帽的,有可能就是这些东西化成的神。

  

  9. 在日本人的印象中,从水的对面来的是神。

  日语中有个词写作「客人」读作「マレビト」。一个意思就是从:从大海彼岸的异乡来访,给人们以祝福后离去的神。

  这时响起的音乐也是宴会时用的音乐,用来迎接这些各种各样的神。

  同时在琉球还有一种传说:传说在大洋彼岸的海底,每年都会有神仙降临以保五谷。

  这些形象和场景都是和日本的文化习俗息息相关的。

  10. 动画中出现的野生动物,都是神仙的使者。

  11. 青蛙:在日本青蛙的「蛙」和回去的「帰る」同读作「カエル」。也有暗示着回去的意思。

  12. 釜爺:锅炉爷爷,负责烧锅炉的锅炉爷爷控制着澡堂泡澡用的药材和热水。虽然看起来很凶,但是内心善良。这儿和两个形象相呼应,一个是「薬師如来」一个是「千手観音」。

  同时,药也在故事中多次出现,锅炉爷爷烧水用药,千从河神那儿得到药又用要来救人,这个烤蝾螈也是药。。。

  13. 擬制親族:虽然不是血缘亲,但经过礼仪等仪式具有与实际的亲子,兄弟姐妹一样或更亲密的关系,如乌帽子父母,教父等。这儿锅炉爷爷说千寻是自己的孙女从而使之名正言顺,别人不会有太多的抱怨。

  14. 这个形象的来源。

  其实来自「なまはげ」,生剥节,是秋田县的民俗,青年头戴鬼面具祭祀。放一张图对比。

  15.大根:也就是萝卜,是农业的神仙。12-13世纪萝卜在日本出现,刚开始主要是用于药物,贡品等。这儿的这个大萝卜也就是农业之神使得千寻没有暴露保护了她。

  16. Great Mother 大母神,代表成为母亲的荣格心理学原型的一种,在神话中以女神,魔女等形象出现,具有养育的一面和包容的一面。

  17. 女中部屋:千寻睡觉的地方。女佣房间的样式。

  18. 徒弟制:千和玲之间的关系就是。作为前辈的玲非常重要,成熟女性,异界的先导者的形象。

  19. 花园里面的花,仔细观察是四时之花,佛教的极乐世界的形象。

  里面有紫阳花(6月),梅(2-3月),夹竹桃(7-8月),山茶花(2月),杜鹃花(5月)等。上两张图。

  20. 御握り:饭团。关于饭团有种说法就是握饭团会把这个人的能量注入其中,吃了会得到力量。在这儿小白也是将自己的魔法注入,意思契合。

  21.腐れ神:也就是零落之神。日本高速经济成长时代(1950s-1973s),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环境破坏严重(1960s-1980s),反映人们生活的变化,以及对河流的忘却,连神都零落了。千寻给洗澡的神是河神,这儿出现的是被人们污染的河神,垃圾,自行车等等,看出环境的污染破坏。但是并不是千寻自己把大神给洗干净的,这里有众人的帮助。

  

  

  22. 看这个无面男的形象

  首先说无面男现在的是一种鬼的形象,是绘画在扇子上的「ふすま絵の鬼」(大津绘)的形式。变成了一种无法满足自身欲望的鬼的形象,这正是日本的歌舞伎,神乐等一直的主题。

  第二,现在的无面男是虫子的形象。看过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同学们都知道,虫子的形象。这里宫崎骏也是与之暗合的。

  23.这儿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对松本零士 「银河铁道999」和宮沢賢治的童话「銀河鉄道の夜」的献礼。

  看这个检票员。

  再看「银河铁道999」中的检票员。

  大家看一下,两个检票员都是:中年男性,胖,白手套,蓝制服,看不见脸。十分有意思。

  再看从电车下去的人,都像影子一样的乘客。

  又和宮沢賢治的童话「銀河鉄道の夜」中暗合。

  这儿既涉及了「銀河鉄道999」又有「銀河鉄道の夜」,是很复杂的层的叠加。

  24.无面男的黄金是假的,有暗示市场失败的意思。泡沫经济(1988-1991),经济的崩坏。

  ============================补充部分===================================25.千寻与父母刚走进商业街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眼睛的画面。

  再看一下这个图片

  下面这幅图来源于つげ義春的「ねじ式」,引用下豆瓣的介绍。【作者】つげ义春

  柘植义春原本有份为平价图书市场画插画的安稳工作,因为这种行业的消失而落入失业大军,而柘植义春与主流审美相左的画又无法被漫画市场接受,在处于人生低落处境时,柘植义春在公寓的屋顶上打盹做了个梦,这个梦后来就成了《ねじ式》的蓝本,结果1968年,作品一经出版就掀起了一阵热潮,离奇的故事加上意味深长的意象,给《ねじ式》酝酿了一种浓浓的绝望与疯狂情绪,这个故事中不少细枝末节也成了他往后许多重要短篇的灵感来源。 眼睛的是日语说法是「目」读作「め」,而「夢」读作「ゆめ」,联系到柘植义春的梦的故事以及看板的相似度,可以怀疑大师是用这儿的眼睛的招牌来指代这就像一个梦境。

  26.爬坡,桥。

  日语中坡是「坂」读作「さか」,还有一个词是「逆さ」「さかさ」英语可以写作reverse,意思是 逆,倒,颠倒。二者是存在联系的。这儿爬坡,也许就是说明这上面是一种逆向的世界,不是千寻的世界,也就是说是不是人类的世界。而桥呢,桥的发音和桥的两端的的发音是一样的。用桥将这两部分两部分联系起来,在这儿千寻也第一次见到了不是同类的小白。

  27.春日神

  放两张现实的图。

  

  28.人头是「牛鬼」的形象。

  但是在这儿只有男人的头,有「去勢」即阉割,削弱气势的意思,用来象征汤婆婆的力量。

  有知友提到了千与千寻与台湾九份的关系,没有怎么研究过,但是今天刚看了下日本维基百科,上面说宫崎骏本人否定了千与千寻是取材于九份的说法。

  因时间问题,暂时更新这些。写的还是太乱了,抱歉。原来几乎没怎么看过国内网上的资料,现在看看发现光论文都好多,再附一个中文千与千寻的链接,里面有些简单的总结分类也挺好。什么时候有空更详细分类总结下,大家先凑合看。http://zh.wikipedia.org/wiki/千与千寻

  如图所示,这才是最重要的含义啊!你们没看出来吗?!!

  —————————————————————

  说正经的,

  作为一个前前后后看了千与千寻不下二十遍的执着少女,我觉得我有必要来好好答这个问题了(? ??_??)?。

  按照时间顺序来看

  1.千寻其实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不同于一个寻常十岁少女的郁郁寡欢和沉默少言。当汽车在密林中前行,沿路的风吹草动,奇幻陌生的风景,神秘诡异的石像都引起了孩子心中不安的直觉——这显然不是一条寻常的路。千寻的父母却浑然不觉,而且在后来来到神隐世界的入口时也全然不顾瑟瑟发抖的女儿的阻拦,径直走进了神秘黑暗的隧道。

   这里影射的其实是日本社会中父母与儿女不能互相体恤的冷漠和隔阂。 父母对千寻的关注甚至不如汤池中的普通员工小玲,而且后来三人来到香味四溢的美食街,父母再次不听千寻阻拦,开始大吃特吃,任由女儿独自一人在陌生世界里随处乱走,街上可是空无一人啊,真是不由得感慨这夫妇俩心得有多大╭(°A°`)╮

  2.千寻父母贪婪而丑陋的大快朵颐是对现实社会中人性的贪婪的影射。

  其实我认为普普通通的人类女孩千寻和这部片子中所有人,神,鬼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千寻不贪婪,她是无欲无求的,无论是千寻父母对食物的欲望,澡堂里人们对金钱的欲望,汤婆婆对于权力的欲望,甚至白龙对于法术的欲望,其实都是他们无法离开这个地方的羁绊。影片中吃了神隐世界食物的人会变成猪,不认真工作的人会被汤婆婆变成动物,看似严酷的规则却传达着一个单纯且适用于任何世界的观念:切勿不劳而获。千寻,尽管她刚开始来时胆小,怯弱,懒惰,甚至不太有礼貌,但正是因为她从不贪婪索求,所以并未迷失心智,未被无脸男的金币诱惑,才能在神隐世界中得以安身立命。

  3.名字的隐喻

  在这部电影里,凡是在这里生存的人,都要被汤婆婆夺去名字和过去的记忆。白龙把写着千寻名字的卡片交给她时嘱咐她: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否则就再也回不去了了。

  我在十岁时第一次看,以为这是一种让人们忘记过去,不再想着逃离汤婆婆的控制的手段。然而十年以后我再看时,才体会到这是一种“本我”的隐喻,一个人的姓名和过去,是我们生而为人的证据,如果人类失去了记忆,失去了对亲人和爱人的牵挂,我们和这里所有面目模糊的魑魅魍魉并无分别。

  后来汤婆婆的孪生姐妹钱婆婆也一语点破:

  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是不会忘记的。

  记忆不会消失,只是你暂时想不起来了。

  4.在汤婆婆的浴场里,我们可以看到森严的等级制度、奖惩规则。

  每个人各司其职,宏大怪异而有趣的汤池隐喻的是正是人类社会,在千寻与锅炉爷爷的相处和汤婆婆的言语中都可以看出宫崎骏对于辛勤劳动的赞赏,和对于懒惰胆怯的斥责。小千在刚出场时显然是娇生惯养,从小没吃过苦的人类小女孩,但是在后来居然可以克制住内心的不安恐惧,指挥浴室上千人齐心合力拔扯出河神身上的杂物,而且得到河神馈赠的有灵力的丸子。原本奇诡可怖的神灵浴场,一时变为融融恰恰的热烈团结,令人无比振奋,也昭示着主人公小千的一次飞速成长

  5.受到污染的河神

  宫崎骏的每一部电影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他对环境的关注。从《龙猫》里与世隔绝的小村落,《幽灵公主》里人类与自然的激烈矛盾,《风之谷》《哈尔的移动城堡》里宫崎骏风格相当明显的景物都可以发现他对于这一主题的执着,环境保护确实是老爷爷作品里不得不提的一个话题。河神的身体里有各种散发着恶臭的污物垃圾,金属,木棍,最后还拉出了一辆自行车。最后浴池里的工作人员狂喜地疯抢清理过后留下的金砂,但是每一个观众在这一刻想必都会觉得十分痛心。这也是我觉得日本动画电影比中国的做得好得多的一点:千与千寻这样的影片,无论是孩子,少年还是成年人来看,都能感受到心灵被触动到的震撼。

  6.无脸男

  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人物。

  还记得他第一次看见小千,一座熙来人往的桥,安静站在人潮之外的无脸男,和那个牵着白龙走过的人类小女孩。

  千寻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你站在那里不怕淋湿么?窗子我不关了哦….”

  那么,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呢?

  “你要金子么?我可以给你金子哦,我只给小千,不给别人哦….”尽管连声音都不是自己的,但是还是可以感受到他对千寻毫无条件的爱慕。

  后来,无面男纯净的内心开始变得虚荣,狂妄。汤屋几乎所有人的追捧,让他的内心变得开始膨胀起来。

  可是,他只是想在千寻面前表现他自己。 他只是在众人面前堂堂正正的向千寻示好。

  这也应验了小千说的“你在汤婆婆这里会变坏”的预言,然而最终无脸男还是留在了钱婆婆身边,心灵得到了净化,变回了他原来的样子。

  无脸男简直是人类社会里每一个人性本善的然而迷失方向的人的缩影。孤独,沉默,自我,用最笨拙的方式去对待他心里最珍爱的人,然而却达不到他自己想要的结果,在熙攘喧闹的人流里逐渐听不到自己心里真实的声音,失去了爱的勇气和能力。

  最后说一点和隐喻无关的感想

  在我小时候电脑还没有那么普及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是买光碟在VCD或者DVD里播放的,千与千寻我买过两次,为什么一部动画片要买两次呢,因为第一张碟片都被我反反复复播放了太多次,片子表面都已经全是划痕模糊不清了,可是我还是觉得这是我童年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至今记得小玲以大木盆代船,送千寻、被缩微的乌鸦和乖宝去水中的车站那个场景。沿途的景色优美异常,但迥非人间。大雨已使浴场所在的山谷变为壮丽的大海,透明水底的游鱼,怒放般的大团白云,幽雅的日暮天光,微微荡漾的明媚水波拥簇的站台,勉强可以露出水面的枕木上,一列长长的火车呼啸而至,是典型的宫崎骏影片景色,也是我一回忆童年最先想起的场景。

  很多年我都在想小千和白龙分开之后还会不会再见,白龙最后说会去人类世界找她是不是只是为了让小千放心离开成了我儿时最牵挂的谜题,官方的说法是小千和白龙之间的感情是友达以上,恋人未满,评论里有人对这一点有很好的解读。

  最后那一幕里:

  在白龙“千万别回头”的嘱托声中,千寻恋恋不舍地与白龙分手,两只紧握的手依依难舍,缓缓分开……

  我相信千寻也会做这样的梦,梦里似乎听到呼啸的风声,窗户和门都激烈地颤抖碰撞,像十岁那年一样。

  打开门看见白龙在月光下威风凛凛地出现

  他说:

  “小千,我来接你了”

  

  <千与千寻>这部电影在华丽魔幻的外壳之下包裹了的却是有些黑暗和残酷的内核,我认为这是一部讨论“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影片,当然对影片的解读是不存在标准答案的,因此我的立场也仅代表自己,来给大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影片原名<千与千寻的神隐>当中出现了“千寻”和“千”两个名字——分别是千寻的本名和汤婆婆赋予她的名字,名字所代表的就是一种身份,一种定义和标签,它决定了一个人在他人眼中的模样,也因此决定了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千”和“千寻”这两个名字分别代指了“被成人定义的千寻”和“原本的千寻”。

  故事背景设置在千寻一家搬家的途中,搬家这个情节在另外两部儿童心理学电影<鬼妈妈>和<头脑特工队>中都有类似的设计,搬家其实就在比喻千寻从“旧世界”步入“新世界”的这个过程,这两个世界分别代指什么,我在文章最后会给出结论。神隐世界中发生的故事,其实正是对千寻内心世界的描绘,因此我认为这部影片是一部描绘成年后自我疗愈(以回溯童年成长历程的方式)的寓言故事,而“神隐世界”就是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千寻“内心世界”,汤屋则代表千寻内心定义的“成人世界”。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们先试着摘掉对日本文化背景的主观判断和自己的一部分情感立场,重新来梳理一下影片的思路,这里有两个要点:一,“在汤屋中每个人都必须要工作”常被观众解读为影片对工业化的一种反思。二,千寻父母把自己吃成了猪这情节,也时多被理解为人类的贪婪和愚蠢。而实际上我认为影片真正传达的是:千寻在对成人世界的初始认知阶段,在她眼中,成人世界的规则被主观定义为“刻板和一成不变地工作”,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工具化”的关系,彼此交往只能依靠“利益的交换”来实现,而她对成人世界的这种“偏见”也让她对成人世界产生了内心的抗拒,因此,她对父母产生了负面和抵触情绪,主观上将他们认定为是贪婪和愚蠢的,父母变成猪,就是她当时内心赋予父母的一个形象。

  这种世界观只是千寻在成长过程中对成人世界的初始认知,并非成人世界的真实模样,在后来千寻一步步成长为千之后,她慢慢改变了曾经的偏见,抵触和回避,开始正确地认识和融入到成人世界,也逐步接纳了自己,用千寻的前后两种世界观进行反衬和对比,而其实后一种世界观才是影片真正想要传达的视角,也就是,成人世界也同样存在着温暖,关怀和真实的感情。

  下面我们来对影片进行梳理:

  刚一开始,千寻和父母三人进入神隐世界大门之后,进入了一个神圣但荒芜的废弃教堂一样的空间(她神圣又荒芜的内心世界入口),而在他们在走入神隐世界之前,千寻回头看到了三个门,这三个门正是给自己和父母留下的入口,也说明她一直是渴望父母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但从外面看却只有一个门,也就是说,其实只有她自己才能够走进来,当她们三人进入神隐世界之后,寓言故事就开始了,很快父母变成了猪,前面说过:她对成人世界的初步认知使她主观上将父母定义为贪婪,愚蠢和丑陋的,一旦对父母的原本的认知产生变化,她原本的儿童世界就坍塌了,内心世界立刻危机四伏,充满了游魂和鬼怪,而她只能无助地四处奔逃,身体也在逐渐消失(代指自我认知的破碎)。

  这个时候白龙出现,这个角色有些复杂,我将他放在最后来说。

  汤婆婆和钱婆婆:

  汤婆婆和钱婆婆是儿童千寻内心赋予母亲形象的两个化身,这两个形象表面看似是矛盾的,而其实是源自于千寻对母亲认知的两极化。在儿童千寻心中,汤婆婆(母亲)是神隐世界(内心世界)的绝对权威,是她内心世界的代理人和主宰者,汤婆婆对待千寻的态度是强势威严并有些蔑视的,她并没有给予千寻足够的爱和尊重,并且千寻内心对汤婆婆始终怀有恐惧,其实这就暗示了千寻在童年时期与母亲的并不良好的情感关系。当千寻渴望获得一份工作(真正进入成人世界)的时候,汤婆婆其实是千寻内心的最大阻力,她始终怀有对成人世界的恐惧,而恐惧的根源正是来自于自己的母亲。钱婆婆是成人千寻在自我疗愈之后内心赋予母亲的另一个形象,她是温暖,平静和充满关怀的,也就是千寻在真正成为千(长大)之后对母亲的重新认知,此时的母亲已经不再是她世界的主宰者,而是成为了一个温暖和安全的角落。

  锅炉爷爷和小玲:

  那么千寻在神隐世界是如何认知到成人世界的具体规则的呢,其实是通过两个角色——锅炉爷爷和小玲。锅炉爷爷和小玲这两个形象,其实正是千寻内心中成人世界规则之下父亲和母亲形象的(另一个)化身。通过锅炉爷爷千寻认识到成人世界必须要一成不变地进行枯燥乏味的工作,而通过小玲,千寻则认识到成人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已经不再是“无条件的爱和包容”,而是转变成了“工具化”的一种情感关系,需要依靠利益交换才能换取回报——你要生存,就一定要工作,想要达到目的,就必须付出对方所需要的东西,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可以顺利运转。这也是为什么小玲这个角色的出场总是与便当和食物有关,其实正是在传达成人世界的基本规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部电影中用“食物”来比喻“规则”,要融入成人世界,就必须吃这个世界的食物,也就是必须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

  无脸男和巨婴:

  在对成人世界法则的认识过程中,千寻的儿童世界在不断坍塌,她是被迫进入成人世界的,但当他成长为母亲眼中合格的成年人(治愈了河神的一场戏)后,千寻却发现自己的内心产生了矛盾和混乱,也就是她对自我的认知陷入了混乱,“千”和“千寻”两个身份不断地冲突和矛盾而衍生出了两种人格,一种是没有自我,卑微,依赖,顺从和虚假的人格,这里用戴着面具的无脸男做隐喻。另一种是极度自我,甚至自负的,对抗和任性的人格,这里则是用汤婆婆的巨婴来隐喻。也就是说这两个形象此时其实都是千寻的一部分。

  无脸男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张面具和时隐时现的黑色身体,面具就是千寻在探寻成人世界过程中对自己的一种伪装,说明她采用的是顺从和讨好的一种低自尊的姿态来融入成人世界。当无脸男通过隐身来帮助千寻获得了药浴的牌子(获得好处),然后又了解到金子对其他人的意义之后(了解到了换取的意义),他立刻学会了变化出金子然后引诱汤屋的人们,其实正是代表此时的千寻,在企图通过顺从和讨好的行为(让别人觉得自己很乖,很听话,很像一个大人)来换取大人们的奖励(关爱和尊重),同时通过模仿大人的言行和规则(吃掉汤屋中的青蛙等人)来逼迫自己成长,她企图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获得进入成人世界的资格,但却因此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对自我本能的压抑只能让她越来越远离真实的自己,最终无脸男吞噬掉汤屋中很多人之后,它变得越来越不堪负重,痛苦不堪,没有办法再承受这种虚假的自己。

  巨婴和无脸男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当无脸男产生变化之后,千寻就私自跑到了汤婆婆的房间(穿过汤婆婆房间时多面镜映出千寻的身影,其实就是一种对多重人格的隐喻),然后见到了巨婴,也就是说当她进入成人世界的过程中,会被讨好和低自尊的自我吞噬,而立刻建立完全相反的自我——任性和对抗的自我,然而这种自我其实也是一种伪装,是儿童企图通过情感要挟来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因此巨婴在面对汤婆婆和面对千寻的时候态度是不一样的,他其实非常清楚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并且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获得。

  无脸男和巨婴同时出现,标志着过度讨好和过度自我的这两种人格实际上是一体的,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往往内心越自卑的人越是容易表现出自负和优越的情绪,因为他需要营造一种优越的幻觉来填补自己的自卑,因此一个人的自卑感越强烈,他的优越感也容易凸显的越严重,而一旦现实无法满足这种优越的幻觉,他就会立刻被打回原本那个自卑的自己,从而感受到强烈的痛苦,这就像是一种报复性反弹,一个人自律得越严格,一旦松懈下来放纵得也就越厉害,其实这种自律就是一种不自律,它打破了内心原本的平衡。所以一个人可以同时产生既依赖又回避,既顺从又叛逆等等复杂和矛盾的心态,而这一切的矛盾其实都来自于一个原因,那就是对另一部分自我的不接纳,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冲突。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接纳程度很低的时候,他对外部世界的接纳程度也会很低,继而主观上强烈的感受到外界对自己的伤害和排斥,这种情况下的人格都是矛盾和分裂的,因此其实他还没有真正的长大和成熟,在千寻克服了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困难(河神)并收获了足够的勇气(河神的丸子)之后,她只是成长为了被母亲所定义的成年人,但其实这一系列经历所产生的巨大副作用,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这种既顺从又任性的矛盾人格,打破了原本内心的平衡,失去了那个平静和稳定的自我。

  白龙

  最后来说白龙,和千寻一样,白龙也是一个遗忘掉自己名字的角色,白龙所代指的是千寻的爱人,为什么儿童千寻会出现一个爱人的设定呢,这里我要对影片的思路做一下解读,如果说<鬼妈妈>和<头脑特工队>是在描述由儿童世界成功进入成年世界的过程,在主角成长为成年人之后,就表示她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人格。而<千与千寻>则表达了一个儿童进入成人世界的过程中,既有收获,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伤痛的遗憾,因此必须在与原生家庭留下的伤痛进行和解之后,才算彻底治愈了自己,这时候才算完整了自己的人格。

  所以我认为千寻这个角色代指的本体,其实已经长大了,她原本就是一个成年人,但内心却并未完全接纳成人世界的规则,而在这个自我疗愈的过程中,正是新的家庭(也就是爱人)带给了她重塑自我勇气和信念,而这个爱人,就是白龙(所以锅炉爷爷才会说出: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啊)。

  白龙这个形象是非常反复和矛盾的,千寻在改名后白龙呈现出的冷漠态度一度让她怀疑是否有两个白先生,说明白龙其实同样是一个带有童年创伤的复杂儿童(后来被千寻所治愈)。但化为龙形的白龙却并非是千寻的爱人,我认为这里代指的是千寻的父亲,这也是这个角色的复杂之处,千寻在白龙(龙形)出现的时候,始终不能确定他就是白龙,一直到最后一刻白龙(龙形)在千寻面前化身为人形,千寻才真正确认二者其实是一体的,也就是明白了自己的新的情感关系中想要寻找的,正是对缺失的童年感情的弥补,白龙的爱其实就是她曾经缺失的父爱。

  

PC端 手机端

Copyright © 2014-2025 265学校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