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1个故事讲3遍,凭啥开局9.4分超过《八佰》

  文/余沧海

  近日,由管虎、郭帆和路阳导演的战争片《金刚川》正在热映。

  票房首日破亿,观众的反响也相当热烈。甚至在某个电影平台开局的时候,影片的评分一度高达9.4,比之此前赚足了很多观众眼泪的口碑巨制《八佰》还要高出0.2分。

  事实上,《金刚川》没有盲目迎合大众“全程高能爆燃”场景的需求,而是走出了一条属于国产战争电影的新路。

  影片虽取材于抗美援朝战争,但并非完全还原,人物原型与历史战役也并不是一一对应。甚至跳脱这些,《金刚川》可以说是一个基于真实战役所改编的新故事。

  不过这其中,连长张振智的故事却是真实存在的。

  

  《金刚川》的真实背景,离不开张振智连长及兵工团的坚守

  影片的基调立足于1953年爆发的金城战役,这场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个阶段。

  为配合前线发起有利的进攻,志愿军的后勤部队需要保证在前线军队在发起进攻前通过金刚川,从而为前线及时补充战斗物资。

  困难的是,金刚川常年水流湍急,如果不从桥上通过,单凭人力很难直接渡过这条河。而在战事完全拉响之前,金刚川上原本完备的两座车行桥和人行桥均已被炸毁。

  面对即将全面拉开的攻坚战,为确保战事补给充足,志愿军工兵第十团第三连连长张振智因此而得到上级指令,命令其在金刚川重新架起一座承重桥,以确保后线物资运输的通畅。

  

  从命令发出到要战事完全拉开,张振智仅仅只有8天的时间。

  而在这短短的8天里,张振智所要面对的,不仅仅只是横空架起一座足以运输后方补给的承重桥,还有美军不断的干扰与狂轰乱炸。

  那个时候,美军为了阻止张振智的兵工团架桥,开启了地毯式的轰炸模式,炸河、炸人,也炸周边的森林。

  令人拍手称快的是,张振智利用美军轰炸森林过后留下的树木就地取材,直接将一些没有被炸断且还能承重的树木用作建桥木料,带领兵工团连赶7个日夜,终于赶在期限前完成了这座救命桥的搭建。

  

  与此同时,在一众兵工团志愿军为此欢欣鼓舞的时刻,美军也发现了这座可能影响战事结果的关键木桥,并出动了24架次素有“黑寡妇”之称、拥有巨大杀伤力的轰炸机,对这座刚建设完成的木桥发动了袭击。

  仅仅不过两小时,在近千枚炸弹的轰炸下,金刚川上的桥梁再一次被损毁。无奈之下,张振智连长带领整个兵工团志愿军,以血肉之躯抵抗美军压倒性的战斗力,先后7次补救已被损毁半数有余的承重桥,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无可复制的神话。

  电影《金刚川》的历史背景就来源于此,而现实中张振智连长所做出的贡献,也比电影更加动人。

  

  影片来源于金城一役,也不同于此役

  影片中对应张振智连长的,是由魏晨所饰演的工兵连连长这一角色。但影片的重点不是突出连长,反而更多体现一众志愿军们面对敌人的疯狂轰炸,众志成城、誓死保护这座桥不被敌方炸毁的顽强精神。

  

  而事实上,根据史料对比,金刚川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远远不及北汉江。

  因此在金城一役中,其实金刚川并非像影片所呈现的那样,对战争结果起着唯一的、决定性的作用。而同时,为了更多表现影片的冲突性与张力,《金刚川》也将当时史料背景上的承重桥改为了人行桥;把美军的绝对战斗力调整为高射炮;志愿军后方部队的作用也不是为了单纯的物资运输,而是转为直接参战。

  由此可见,《金刚川》更多是取材于历史而并非一比一还原。但电影的冲突设置,却让更多的平凡人物进入到我们的视线,得以让观众用他们的视角,去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平凡英雄的伟大。

  

  3位导演,2个月时间,完成了4个视角的影片呈现

  和很多表现战争主题的电影甚至是电视剧不同,这一次由三位名导执导出品的献礼片《金刚川》,并没有万众期待的恢弘画面,也没有燃爆全场的大场面,而是通过相对简陋且平凡的视线,瞄准“炮兵、步兵与工程兵”等三个小人物的身份和桥的视角,去讲述同一件事。

  坦白说,一部电影用这样的叙事手法另辟蹊径,很容易造成口碑的严重两极分化。

  但同样,这种新奇的尝试,在让部分观众感到“阵痛”与“一时get不到很多爽点”的同时,也让一些观众更多聚焦于每一个平凡的生命。因他们的选择而选择,为他们的取舍而感叹。

  

  而非全知视角下的三段独立故事互相穿插,既较好地展现了整场战役的重点,也为三位导演分别取景、同步拍摄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观众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导演们的拍摄时长与难度。

  很多人可能也听说过,因为这部影片的整体完成周期非常短,从拍摄到完成后期制作,再到后续的上映,仅仅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因而影片的最终呈现虽然的确存在诸多细节方面的小问题,如难以规避的镜头缺失以及后期制作上的稍显仓促,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三位导演用三个人物视角分别进行取景与故事衔接,既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快地完成了拍摄,又独立而合理地塑造了几个有血有肉的平凡英雄。

  所以我们看得到班长刘浩在面对被迫下达的修桥任务时的不满,也感受得到他为战友拿回勋章时的血气方刚;我们看得到美军飞行员身上桀骜不羁的莫名自信,也同样能感受到他们对以血肉之躯顽强奋战的志愿军们的态度转变;我们既看得到班长关磊和排长张飞之间影响并不十分正面的小龃龉与“势力”,也看得到隐藏在矛盾之下、属于平凡人物的热血与忠义。

  

  “桥”在影片中的意向,通过血肉之躯得到了升华

  影片的最后一个部分,是属于“桥”的章节。桥,既是志愿军拼死也要修补的桥,也是生命之桥。

  对很多观众而言,美军轰炸机肆虐过后的震撼,可能比不上最终仍还活着的志愿军用身体撑起桥面,以堂堂血肉之躯供给大部队迅速通过金刚川的画面来得更为强烈。

  而这,就是名副其实的“金刚川”。

  一个个来不及被载入史册的名字,也因此永远停留在这里。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或是籍籍无名,或是功勋卓著,都为了共同铺就这座人行桥、完成他们的使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从影片的章节分布来看,最后部分的“桥”更像是整部电影的核心。

  一座普普通通的木桥,却因为承载着兵工团志愿军们的最后希望而变得意义非凡。在不同人物的视角交叠及穿插下,桥也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可以说,金刚川的这座桥不仅代表了一场悲壮的战役,代表了志愿军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还见证了一个时代。

  在真实的战场上,志愿军工兵们架设完全的虽然并不只有金刚川上的这一座桥,但金刚川这座桥之于整场战争的胜利,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金刚川》的意义,在于纪念为战争而付出生命的所有英雄

  因为时间的仓促,从电影制作层面来看,确实还有诸多遗憾的《金刚川》虽然谈不上完美,也无法得到所有人的肯定与理解,但却实实在在地刻画了一个个普通人在战乱频发的年代,通过自己的一次次选择而成长为一代英雄的人物影像。

  在历史无法完整还原的当代,战争片的出现依然足以让我们透过小小的一角得以窥见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他们之中的更多人,或许并未来得及被载入史册,而那些被雕刻在纪念碑上的名字,也能通过影片的层层推进变得生动起来。他们有血有肉,有自己的脾气,也有民族的血性,他们不再是距离我们过于遥远、一页页翻过而无波无澜的文字符号。

  而影片《金刚川》的意义,就在于纪念。

  

  所有那些留名青史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我想,《金刚川》的真正意图,大概也还在于通过聚焦这群原本普通的小人物,从而感受众多寻常志愿军眼中的冰冷战争。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不论头衔大小,是老是少,都值得被所有人铭记。

  比起歌颂和平,这一次,我更想为这些无名英雄送去最高的礼赞。这一次,我们不歌颂赢家,只缅怀那些所有为和平事业付诸生命的、已知名和不知名的平民英雄。

  英雄烈骨,刚川共度,是谓家国归途。